正文 第 16 章
底层官员 作者:杨少衡
第 16 章
有过以往这些故事,吕先生刘副乡长彼此间自然绝无好感。吕金华肯定没打算再跟刘副乡长打交道,刘克服却咬住不放,悄悄盯着人家,时候一到竟然不请自来,闯进了雅座。毕竟刘克服还是本乡副乡长,再怎么不想让他插手,到这种时候,林渠也不好当众赶人,只能吩咐多摆一张椅子,让刘副乡长跟吕先生喝两杯再走。
刘克服不是来喝酒的,当然他也不是来搅局,他有话跟吕先生说。他告诉吕自己已经抽到县竹笋办工作,时间一年,目前除了移民村事务,乡里其他事情概不参与。因为还料理移民村的事情,涉及到吕先生的项目,所以一听说吕先生在这里,他才赶过来。他想劝吕先生一句:吕先生在岭兜搞的几个项目都很好,但是现在不好做,尽管已经搞了半拉子,最好赶紧先停下来。为什么?开山办厂当然想要赚钱,吕先生这么搞别说赚钱,弄不好怕是血本无归。
一桌人无不大惊。招商引资如此之热,这种时候只能说好,哪敢说坏。吕金华在本县官员眼中属一大巨商,搅坏了项目,得罪了他,刘克服不怕死吗!
吕金华也非常惊讶,说刘副乡长这讲的什么?
刘克服说讲的就是移民村。吕先生在岭兜投资搞项目,需要县里乡里的重视支持,同样也需要当地百姓的配合协助。厂子办在哪里,就得跟当地百姓发生关系,就吕先生这些项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与移民村的关系。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办好,自项目开工以来,厂子与村民纠纷不断,以致前些时候村民袭击乡长,阻塞交通,政府动用了警察,拘捕了村民。目前虽然事态平息,村民与厂方已经结怨。移民村民风特别剽悍,村民对以往搬迁耿耿于怀,认为处置不公,吕先生在岭兜生活过,一定有所了解。这一回吕先生的项目占用大片移民村的山坡,用的是“零地价”方式,县、乡给的补偿远低于村民的要求,村民个个愤愤不平,认为极不公道,追之既往,特别不服。这种心情哪怕一时压服,到底无法化解。他敢断言,随着吕先生项目的进展,当地村民情绪会日益激愤,这种情绪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发泄,今后肯定麻烦丛生,今天道路不通,明天围墙倒塌,后天干脆就打起来。这厂子还怎么办?项目还怎么搞?
林渠吆喝,说刘副喝多了!别胡扯!
刘克服说人家吕先生清楚,这说的都是大实话。
吕金华说:“刘副乡长拿这种大实话吓唬我?”
刘克服说不是他吓唬吕先生,是他自己让移民村百姓吓唬住了,所以很为吕先生操心。有一句老话叫皇上不惹乞丐,吕先生能比皇上吗?移民村百姓却好比乞丐,这可以惹吗?吕先生可以不把刘副乡长当回事,能不把移民村当回事吗?一两百号人满腹怨气,天不怕地不怕,恰在当地卡住吕先生的脖子,吕先生过得去吗?
吕金华恼了,扭头问林渠:“林乡长,这是你们的意思?”
林渠即声明刘克服跟乡里无关,也肯定不代表县里。
刘克服说:“是我自己的意思。”
林渠拉下脸:“刘副你别再多嘴,出去!”
刘克服即起身。看到一桌人个个脸色发白,他发笑,说不要紧张,他只是想让吕先生明白情况的严重性。他知道眼下让吕先生关门走人,县里乡里受不了,吕先生更受不了。已经投入的资金打水漂,这个不要紧,最为可惜的还在今后:岭兜这片山地有资源有财富,加上未来大通道通行,条件大为改善,一旦开发起来,肯定财源滚滚,吕先生有眼光,哪里舍得放弃。
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几张纸,放在一旁吕金华随员的面前,说吕先生可以看看这东西,这里提供了一个可以解决双方根本问题的办法。现在吕先生好好喝酒,回头他另找机会磋商。
刘克服转身离去。
他留给吕金华的是一份移民村整体搬迁的初步设想。如果吕金华从未接触过这件事,相信从今天起他将分外关注,不会无动于衷。这位吕先生以及他的项目是刘克服心目中最重要的现实因素。刘克服跟移民村村民重提搬迁计划时说,这件事以前做不到,现在有可能了。凭什么如此认定?就凭这位港商,还有他的项目。吕先生的开发使昔日穷山恶水顿增价值,他的开发同时也剥夺了移民村民的一些基本权益。作为独具慧眼抢先到达的开发者,他有权享用本地官员提供的各种超额优惠,但是他也应当支付必要的成本,特别是为利益受损的百姓提供补偿。从长远看,他从其中得到的收益可能远大于支出。他是商人,商人应精于算计。
刘克服需要吕金华的这种算计。如今别说搬迁一个小村,搬一户农民都会生出许多事情,其中最不好办的就是钱。往年移民村数次议论搬迁,最后不了了之,关键都在耗资巨大,经费难以筹措。这一次同样,县里乡里让刘克服提方案,这方案的要害不在于往哪里搬往哪里迁,而是钱怎么来。各级政府能为移民提供的补助有限,帮群众建房之外,还得考虑道路、桥梁之类公用设施的巨大投入,所以得多谋财源。以往无从去找善主,所以办不成。现在来了个吕先生,挨着村庄轰隆轰隆放炮,开山办厂,机会便随之而来。这个商人有能力,也应当提供必要的补偿和捐助。
王一梅对刘克服说,以后再不敢通风报信了。林渠追查谁把吕先生到来的消息透露给刘克服,她承认了,书记一顿臭骂,说她是猪脑。她整个人都傻了。
刘克服让她不要害怕,说最终林渠会感谢她的。
“刘副你好大胆,酒桌上那么说真吓死人。”
刘克服说所以给赶了出来,他觉得自己很没用。现在他最盼望的就是手中能有权力。当年他在中学里当教员,有人说他到头来怕是老婆都找不到。那时满心盼望能有贵人相助,改变命运。那种处境的感觉很深刻。忽然有一天有人喊他“贵人”了,让他感慨不已。他帮得了他们吗?号称一官半职,其实就是小小副乡长,成什么事?他觉得自己非常低微非常无力。
“只好铤而走险。”他说。
4
几个月后,移民村迁移方案眉目初露。
吕金华成了移民新村的一大资助人,出资修建移民村输电、自来水等公用设施。从大畅岭到岭兜乡集原不通车,只有羊肠小路相连,现在需要修建车辆可行的公路,一步到位修建为水泥路面,也由吕金华的公司承建。协议是在县里最终商定的,双方各有所获。移民新村解决了耗资巨大的几大公用设施的问题,吕金华则免除了身边隐忧,厂区范围相应扩大。从长远看,修筑新村这条道路对吕金华自己也有好处,将来与省里新建的大通道连接,他的企业交通运输将更为便捷。
吕金华的参与使形势顿显明朗。移民搬迁的种种好处得到了认可,各相关部门渐渐形成共识。搬旧村建新村,资金是最大难题,其突破促成其他障碍一一破解,局面终于打开。如刘克服所说,搬一个小自然村对一个县不是天大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容易的话,谁还需要恭候刘克服如此“贵人”?所以大家都说小刘行啊。
刘克服却陷于担忧,他的胳膊常会突然发抖。
方文章书记再次光临岭兜乡。这一次与上回有别,他没再张嘴骂人,问林渠是不是死的。书记心情不错,他说走,快活一下。
他们上了大畅岭,踏满山乱坟寻访快活。
这一天方文章去看地形,亲自为移民新村定点。林渠等乡主要领导陪同前往,刘克服、王一梅奉命跟随。那天天气热,因大畅岭暂时只住鬼,不住人,没有人家,无处歇脚,林渠让办公室从杂货店买了一箱汽水,让通讯员扛着,跟领导上山。
路上方文章说,岭兜乡的方案上报县里后,他亲自主持开会研究,认为基本可行。如果只解决移民村历史遗留问题还不容易定,但是再加上扩大招商,发展工业这一个好处,那就应当下决心了。从农村建设项目里支持一点,再设法从省市里各部门新村建设、灾害补助项目里争取一点经费,加上其他方面的资金,凑一凑吧。
林渠请求上边多给钱,他说岭兜乡除了石头,其他的不多。
刘克服插嘴,断言这笔钱值得,这件事是注目长远,除了一举还清旧账,给困难移民一个新的幸福生活,也让岭兜有望成为招商和工业开发的一个亮点,在全市全省都可能叫响。
方文章道:“这么说小刘有功?”
刘克服说:“功劳是两位书记的。有问题绝对不敢怪罪别人,那一定是小刘。”
方文章大笑,说看来小刘不只会多嘴,还学会说话了。
那天在现场,刘克服继续“学说话”。他对方文章提起数十年前为移民村选点的故事,讲到传说某位县领导口渴,在耕山队落脚喝茶,之后不想走了,决定把移民点建在那里,留下了数十年的矛盾和纠纷。当时曾有人建议走到大畅岭看看,该领导一看天色已晚,听说那地方有鬼火,当即否决。
“过了几十年,今天县领导终于走到了大畅岭。”刘克服说。
方文章说他不会是第一个吧?
刘克服强调不同,为解决移民村民的困难而来,方文章可能是第一个。
方文章说如此看来应当利用晚间,打上手电,就着鬼火到这里看坟。
他竟然认起真来。那时岭上众人一人一只汽水瓶,喝着解渴。方文章下令人家把手中的瓶子全部放回纸箱,让通讯员扛下山去。今天自方书记以下,县乡村大小官员一律不许喝水,不能像当年一样口渴误事。
“免得几十年后让小刘再有话说。”
大家只好口渴。林渠骂刘克服,说刘副不干好事,不学说话还好,一学就让领导和大家一起干吞口水。哪有这种巴结领导的。
刘克服自认该骂。一行人干吞口水,一起走到了小南坡。
大畅岭范围很大,不可能满山建房,必须为未来的新村划定一片建设区域。规划之际,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该岭的东北坡上,包括刘克服。东北坡位于大畅岭东北侧,这里坡势比较平缓,离水源较近,引水方便,旧有的一条小路也从坡下穿过。方文章在这个坡看了半天,却不说话。林渠汇报说对这个点看法比较一致。方文章就挖苦,问林书记是不是口渴了?不想走路?林渠发窘,说大记更不会渴。于是大家越过东北坡,踩着灌木草丛,绕过杂乱无章的乱坟走往另一方向。
方文章在杂草中看到半截条石,他踏上去踩了踩,问:“小刘,这是什么?”
刘克服说可能是早年人家的石柱,房子废弃倒塌时摔断了。这一带废墟不少。
“附近都走过吗?”
第 1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