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听到这话,俊兰陷入了纠结。明显就是梯棚好,而且有那么一堵墙,看上去十分坚固!而弓棚就是竹竿外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膜,外加一些稻草毡子,不是太稳固。
可这只是自己的想法,她也不知道对不对。尤其在建设费用方面,两者相差了近2万块钱。这钱不是她自己出,像这种尝试性的项目,她又怎能拿清美的钱,冒这个风险?
倒是林主任开了口:建弓棚吧,投入少、工期短,何况是第一次尝试,不要冒太大的风险。
可林清美却不干了,她知道自己这大姐,是在为自己省钱。可林清美自问,我干这大棚到底是为什么?那是要为俊兰,找一条长久的致富道路,所以在投资上,决不能含糊!
俊兰,你说咱建什么样的?这事儿必须你拿主意!清美严肃道。
那那就听大姐的吧,毕竟她是专家,听专家的没错。俊兰不敢定夺,但作为农民的嗅觉,她知道梯棚更扛险,缺点就是投入太大。
这事儿定下来以后,高王庄又出现了一景!
首先让人们惊掉大牙的,是俊兰竟然把地里,所有的玉米苗拔除,又花钱把田地,重新翻挠了一遍。
一时间村民都看懵了!这还是那个勤劳朴实的俊兰吗?这简直就是败家子啊!农民不种粮,还大逆不道的拔秧苗,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林清美也凑起了热闹!这位婆婆让她去地里拔棵萝卜,都嫌泥巴粘脚的娇娘娘,竟然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花钱请村里男人,去帮她建什么大棚!而且一天工钱就开40块,还管两顿饭!
疯了,真是疯了!献忠不在家,这妮子是要上天了!完全不拿钱当钱,村里怎么就出了这么个败家娘们儿?!
街头巷尾的人们,一边对林清美和马俊兰的败家行为横加指责,一边又忙催促家里男人,赶紧到俊兰家的地里,看看什么情况,还能不能挣上这份儿钱!
那天商店里的瓜子直接脱销,倒是俊兰家的地头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瓜子皮。看热闹的人,比干活的人还多,简直排山倒海。
作为高王庄试点的负责人,技术员梁文东十分尽心尽力。他耐心地跟工人们讲,棚架子该怎么插、怎么捆绑,要用几号的铁丝,间距要留多宽,柱子要埋多深才合适。
结果一群大老爷们,愣是没有马俊兰这个女人学得快!
后来梁文东索性让俊兰,也当起了技术指导,两拨人分开作业。
如此,这一轰轰烈烈的工程,又在这个平凡的高王庄里,如火如荼地生长了起来。
只要生命不息,就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大地上的人们,劳动吧!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你们生生不息,谱写着一篇又一篇,生命的赞歌!
--
作者有话说:
兄弟姐妹们,今天的章节更完了。我老家来了个亲戚,明天需要招待一下。明早我尽量写出来两章,希望大家理解。后天一定恢复更新哈!
第76章 退堂鼓
放假这两天,高原和大江也忙活了起来。
俊兰在地里,跟梁技术员一起指挥工人忙活;清美就带着俩孩子,在家里做大锅饭,提供后勤保障。
清美没有做大锅饭的经验,一时间手忙脚乱,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幸亏有高原在家,他十分冷静地说:大妈,你负责买肉、买菜,我负责切菜做饭,大江负责烧锅和碗筷,您看这样安排行吗?
高原这么一说,林清美瞬间就有了思路;只是她有些担忧道:小原,你能掌得了大勺?
倒是大江捏着刚烤好的土豆,烫得满嘴哈气道:妈,高原的手艺,可不比婶子差,等饭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儿子的嘴那么挑,既然他都说了这话,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于是清美骑上摩托踏板,直接奔赴虎头桥集市;大江翻出家里积灰的碗筷,忙着清洗;高原回自己家,从地窖里扒了6颗大白菜,用篮子装好后,风风火火又往大江家跑。
待清美从虎头桥赶回来的时候,白菜切好了,粉条泡好了,碗筷刷了一大摞,高原还泡了一大桶竹叶茶。
高原和大江这俩孩子,真是长大了啊!完全不用自己嘱咐,家里的事情就料理地井井有条。
她把赶紧把肉提下来,可高原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下刀。因为眼前这片肉太大了,一整块的后猪屁股连着猪腿,他哪儿见过如此豪华的食材?
倒是清美说:高原,多放肉,不够我再去买;乡亲们干的都是体力活,可不能亏了人家!
有了这话,高原这才敢动刀。他切下半个猪屁股,手法熟练地斩成肉片;大江那边也开始生火,还不忘把早晨从高原家,抓来的地瓜往锅灶里填。
大锅饭的香味弥漫在院子里,大江烧锅啃地瓜,脸被柴灰抹的像个太君。青春里的友谊美好而简单,在高王庄这个贫瘠的村落里,他们是如此地快乐而充实。
高原也是馋的不行,那大锅菜里,飘着一层厚厚的油水,油水下面,是白红相间的大肉片子。白菜已经不是主角,就连奢侈的豆腐和粉条,也黯然失色成了配角。
清美拿着舀水的大瓢,把香喷喷的饭菜往桶里盛,还不忘单独留出一碗,又拿塑料袋装好四个馒头,交给高原说:先把这菜拿回家给你爸吃,然后把地排车拉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