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3章 殿下
何况姚玉兰手上更是有两个步兵旅的基本部队,都是她从莱州府带回来的乡土部队,在军事事务有着更大的发言权。何况姚玉兰虽然提前做好了南下接管的准备,从莱州府编组了一个“干部大队”作为接收地方之用,但是光靠这个干部大队根本不能完成徐州到南京这千里之地的接收任务,兖州府近水楼台必须担起更大的
责任才对。只是丁宫很快就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保底才对,即使不能参加最后的南京攻城战役,但自己至少也要拿下徐州直隶州、凤阳府、淮安府才对,因此他试探地问道:“督公的意思是我来代管徐州直隶州与淮安府
!”他现在已经是兖州专员,如果能代管徐州府与淮安府,就是海北镇中首屈一数的地方诸候,只是姚玉兰的回答却是让丁宫大吃一惊:“丁专员,现在是非常时刻,咱们海北兵锋打到哪里,您就得接收到哪里
才行,或者说,你以为咱们只会打到淮安府吗?”
姚玉兰开出的条件实在是让丁宫惊喜若狂,他实在想不到姚玉兰居然开出如此有诚意的条件:“您说得很对,海北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接管到哪里!”
他觉得眼前都是万丈金光!
现在哪怕是要她给姚玉兰抬轿子,他也愿意了,这可是接管整个南直隶啊!
倒是旁边的姚晓方多说了一句:“玉兰姐,拿下徐州之后继续向南进攻,除了淮安府之外就是凤阳府!”
姚晓方话里有话,但是姚玉兰却是脸带微笑:“没错,就是凤阳府……”
“中京凤阳府!”
关华没想到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见到柳鹏,虽然他不但把自己在海北镇的关系全部利用起来而且使了钱而且准备使更多的钱,但是海北镇的行政效率还是超出关华的意料之外。
柳鹏说的第一句话更是让关华万分感动:“看到关老板来了,我就知道松江府没问题了!”
关华现在可没说明他准备接应海北军登陆上海县与松江府的计划,因此柳鹏这么一说他不能不感动:“督抚大人过奖了,不对……现在要称殿下了!”虽然柳鹏仍然是海北督抚,但是现在关华却知道柳鹏的地位不一样了,因此他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次到督抚您这边来了,是请海北精骑吊民伐罪,从海路直取上海县与松江府,进而截断长江……大兵上陆
之日就是江南抵定之日!”
听到关华的说法柳鹏大笑起来了:“关先生此策甚好,而且跟我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我现在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就是在陆上缺乏接应之人!”关华原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怎么说服柳鹏,毕竟在本时空敌前登陆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柳鹏虽然是个标准的新式人物,但是未必敢进行这样的军事冒险,自己如果使足九牛二虎之力还没能说服柳鹏,到时
候就要难堪了。
现在听说柳鹏早有截断长江的计划,他那真是在大喜望外:“殿下既然要截断长江,那小人愿率数百健卒为王先驱……”
他当即就把自己在上海的实力跟柳鹏说了一通:“督抚若是给以名义的话,应当还能召集起几百人!”
柳鹏却是笑了起来:“多召集几百人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件事在精不在少,我给你想个办法,你这次回上海,我派一连人过去跟着你过去如何!”
关华当即说道:“如此甚好,能不能派一个连的隧发枪兵跟我过去,若是有这一个连的隧发枪兵,我不用大兵支援,都可以把上海县拿下来迎接大兵!”
这固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一个连的隧发枪兵虽然神奇但是不至于拿下上海这样的头等大县,更不要说松江府可以说是明朝统治的腹心地带,即使拿下了上海县城仍然可能面临大批明军的全面反扑。
但是柳鹏大笑起来:“关老板既然这么说,我难道还能不答应吗?你放心就是,就按关老板的安排来,一个连的燧发枪兵而已。我只想说一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是将关华比作柳鹏相提并论的英雄人物,虽然关华觉得柳鹏这样的吹捧有些夺张,但是现在他也有点飘飘然了。
原本他在上海县也不过是二流人物,甚至可能不是二流人物中的顶尖人物,可是有柳鹏这句赞语,这次的谋划若是能成,恐怕什么徐家、黄家在他面前都不值一提。
因此他脱口而出:“确实是英雄所见略同,只是关某对于上海县与松江府还有一些想法……”虽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但问题在于英雄与英雄之间是不可能团结一致有着完全一样的想法,但是关华说得畅快至极,把自己的不成熟想法甚至包括许多海北镇政策完全不同的想法都说了出来,直到说完之
后他才明白自己孟浪了。
只是柳鹏听完却是笑道:“接管上海确实是借重关老板了,不但要借重关老板的武力,而且还要借重关老板的不世智慧!”
不过柳鹏知道江南问题极其复杂,象顺治初年是先把江南接收下来才下达剃发令,自己也是先把江南接收下来才能考虑到治理的问题。
因此他告诉关华道:“但是江南的事情首先是先维持下来,只要不与海北镇的基本大政抵触,那尽可能先维持下来暂时按老办法来办,然后再借重关老板与江南诸位贤能的智慧考虑怎样与民休息……”关华知道海北的“基本大政”只是一些琐细的细节,比方说不缠足、兴新学,虽然他觉得其中很多细节难以接受,但是这也是大势所趋,关键还是柳鹏所说的那样,尽量“先维持下来”,后来再慢慢与海北镇
进行力争。
因此他当即答应下来:“还是殿下想得周全,是我太急切一些,只要拿下了江南,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只是他却有一个极其恶意的想法,在丢掉江南之后,少年皇帝与内阁还有新任的大宗伯徐光启该怎么办!
对于崇祯皇帝,崇桢二年的徐州之乱完全打乱他的布置,原来他寄希望于袁崇焕,总以为五年复辽即使不能落实下去,但是至少能把宁锦防线维持下去,到时候再慢慢对付柳鹏与海北镇这帮乱臣贼子。
虽然柳鹏与海北镇都是乱臣贼子,甚至连崇祯年号都不肯用,但是崇祯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却尽量采取缓和,甚至没免去柳鹏这个金州督抚的头衔,而是派使者与柳鹏讨价还价。事实上双方的谈判进行很顺利,柳鹏提出的要求虽然很多,但是双方谈到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柳鹏甚至表现了很大的诚意,不但在很多核心利益做出让步,甚至准备在海盖战线进行一次全面攻势以缓和
关宁军方面的压力。
但是问题却在大明内部,柳鹏所有条件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封王”!
没错,柳鹏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封王!
而且海北方面的使者很直接地表示以柳鹏这些年的功业绝对已经到了封王的时候,他现在还没有封王纯属朝廷封赏不公。
但是接下去内阁、司礼监、六部以及满朝文武为了这个问题已经吵翻天了,大家先是就该不该给柳鹏封王的问题争得你死我活,甚至直接把满朝文武分裂了几个有着不同共识的集团。
虽然说众正盈朝,但是众正盈朝的结果大家根本在任何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而且大家很快变成了相互攻击甚至变成了人身攻击,完全对人不对事,甚至翻起了历史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只能亲自出面力压众议,但是接下去又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该给柳鹏封一个字还是两字王。
这实际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技术问题,但是满朝文武简直打了鸡血一般在这个问题争个不停。
有的朝臣认为柳鹏狂悖无礼,大明两百余年一字亲王只封给宗室子弟,柳鹏一个乱臣贼子何德何能敢封一个字,给他封一个国公已经宽厚至极,现在迫于形势最多也只能封一个二字王。但是更多的朝臣却认为封王既然是缓兵之策,那就是直接一步到位封一字王,而不应当封二字王,不然柳鹏得到了这个郡王的位置之后肯定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不但不能收到缓兵之策的效果,反而会激
怒了柳鹏与海北镇。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都摆事实讲道理,甚至连内阁的诏书都被给事中挡了回去,现在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说服对方,只能一直拖下去,任由海北方面依旧是把崇祯皇帝称为信王,仍然是行用天启年号。到了最后连崇祯皇帝与内阁、司礼监都觉得先这样糊弄下去似乎也不错,只要海北镇公然树旗造反,漕运依旧维持下去,那么大家就继续装作看不见,毕竟崇祯皇帝可比柳鹏年轻得多,这样耗下去肯定是
年轻的崇祯皇帝更有优势。但是崇祯根本没想到姚正与刘兴祚会搞出这么一番大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