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正文 第473章 终于造反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用王宁安的话形容,眼下西北就是在进行一场人心争夺战。

    只要能让众多的受灾百姓有了生路,整个西北都会稳如泰山,如果做不到,那么遍地烽火就真的不远了。

    从上到下,全都拼了命。

    赵祯亲自给国舅曹佾写信,向他借钱。

    曹佾不是傻瓜,虽然姐夫没写具体数目,但越是如此,越证明情况紧急,马虎不得。他参与过河北就在,曹佾心里清楚,多少钱都不如粮食来的实在。

    他掏空了家中的产业,把车马行的人手都集中起来,存粮装上,缺少的部分就去买。

    不管多少钱,他都毫不犹豫。

    甚至钱不够了,还要去借!

    曹佾很清醒,他的宝贝外甥已经一天天大了,小家伙很好看,也很灵透,只要他能登基,继承皇位,曹家几十年的富贵就有了。

    就算看在外甥的面子上,他这个国舅也不能丢人!

    有了曹国舅带头,其他人也不敢怠慢,纷纷竭尽全力,向西北输送物资,完全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

    民间尚且如此,朝堂上的诸位相公更不敢怠慢。

    在赵祯北巡之后,贾昌朝一直主导中枢,由于富弼被罢官之后,韩琦成了闷油瓶,绝不出来添乱。

    贾昌朝能放手施为。

    在过去的一年之间,贾昌朝陆续裁撤了河北和京畿的30万厢军。

    过去文彦博喊出裁军8万,几年的功夫都做不成,他贾相公一下子裁军30万,足够名垂青史了。

    当然了,贾昌朝的成功跟恢复幽州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防线北移,原本河北的屯兵重镇都失去了价值。

    除了少数精锐之士,被选拔到幽州,驻防长城一线,大多数的士兵都要被彻底裁掉。

    放在以往,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好在王宁安在京城干过一次裁军,给了贾昌朝莫大的启发。

    这些厢军没有直接废掉,而是转行从事运输物流。

    不说别的,幽州光复了,那么多的牛羊,木材,羊毛,要运到内地,内地的粮食,布匹,瓷器,军需物资,也要运到幽州。还有平县,有着大宋最先进的炼铁高炉,还负责生产水泥,这些建材都要送到长城,还有要送到西京。

    整个物流业,就吸收了20万人。

    另外王宁安干的另一件事,也终于收获了成果。

    从野狼谷的六匹种马起家,河北畜养战马数量,终于突破了15万。其中有12万是北地马,遍布河北的所有马场,另外还有3万匹,是从三哥那里弄来的马瓦里马。

    在15万匹战马之外,是近40万匹驮马。

    不得不说,王宁安彻底改变了大宋缺马的窘境,虽然说比起汉唐动辄百万匹的惊人数字,大宋还差得太多,但是这些马匹已经极大改变了大宋的局面。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庞大国家,运输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水泥的出现,马匹增加,随之而来,整个河北都在忙着修路,提升运力。

    ……

    岭南和交趾的粮食,茫茫海洋中的鲸油,通过马车,快速运往汴京,又从汴京向西,运到洛阳,运到整个西北……

    没有掣肘,大宋的行政效率还是非常惊人的。

    文彦博也不甘于人后,他反复游说西北的士绅,向他们描绘银行的前景,鼓励他们帮忙朝廷,解决难题。而且文彦博还上书,凡是能提供5万石粮食的,陛下赐御笔嘉奖,还准许一子进入皇家书院学习,10万石以上,给予三个名额!

    这一招使出来,西北的士绅官吏嘴里头大骂,可行动上却乖乖的听话,拼了老命,从各种运粮。

    没有办法,从六艺学堂,到皇家书院,这些年的名声也太响亮了。

    尽管西北的士绅刚刚吃了亏,被大苏给坑苦了,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小小年纪,还没有真正入仕,六艺的学生就头角峥嵘,非比寻常,日后肯定能成大器。

    谁不望子成龙,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六艺,就等于是赢在了起跑线。

    粮食是不少,可朝廷又不是白要,再退一步,就算白要,也要花这个钱!

    君不见后世多少家长痛骂房价太高,但是只要有点条件,还是乖乖去买学区房,宁可卖了别墅,也在所不惜!

    六艺学堂的招牌可比后世最好的名校,还要名一百倍!

    老文算是摸准了士绅的脉,一击即中。

    从皇帝,到大臣,再到士绅……尽管怀着复杂的目的,但是大家的力气用到了一处。

    西安、渭南、华阴、潼关、三原、陕州……等等,遭灾的地区,得到了最好的救济,灾民有粮食吃,有活儿做。

    人心安定,一点乱子没有。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崔家就派出了很多人,想要煽动造反,结果他们派出来的人全都被抓了起来,愤怒的百姓把他们扭送到官府,当即明正典刑。

    为首的一律斩立决,随从被贬为奴隶,让他们负责修堤坝、道路,而且他们没有工钱可拿,每天干活的时间是其他人的两倍。

    老百姓没有任何同情,恨不得让他们累死才好!

    崔家积累了千年的名声,彻底毁掉了。

    从一个人人羡慕的世家大族,到万民唾弃的害人精,崔家只用了几个月的光景,真不知道他们是该哭还是该笑……其实此刻的崔西枫既没有心思笑,也没有心思哭,他正被自己的二叔崔志左右开弓,狠抽嘴巴子!

    ……

    “完了,全都完了!”

    崔志像是暴怒的狮子,他把侄子的脸打得跟猪头似的,血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看起来好不可怜,崔西枫也不敢去擦,只能任凭叔父痛骂。

    “蠢材,愚蠢透了!”崔志来回狂躁地走着。

    他真的被气疯了,“你知道吗,外面都怎么说咱们家?现在各个州县,到处都贴出告示,说咱们是勾结西夏的罪人,是残害百姓的贼,还说本来暴雨不会成灾,是咱们扒开了堤坝,致使洪水溢出,冲走了十万生灵!我问你,名声狼藉,我们何以自处?千年的经营,都被你给毁了!”

    崔西枫直挺挺忍着,没有一句回嘴,他叔叔骂得都对,他还能说什么。

    等到崔志打累了,也骂累了。

    崔西枫才苦笑道:“叔父责备的是,侄儿的确办了错事,可侄儿要说,哪怕换了别人指挥,也会犯错,我们的对手和以往不一样了!”

    崔西枫真是惊了,怕了,傻了!

    以往朝廷救灾,成绩最好的,也不过是救活一半人而已,一百万人,总要饿死三五十万!

    六七百万人的灾害,已经超出了大宋的能力范围。无论怎么算,都要酿成民变!

    可朝廷愣是给撑住了,除了老弱之外,几乎没有多少死亡的。

    一个修路工,一天领2斤粮,他吃一斤,给家里一斤,就能保证三四口人不会饿死,十天发100文钱,积攒一年半载,甚至能建一个土坯房,稍微忍一忍,又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了,甚至朝廷还降下旨意,三年免除赋税,不但免税,还要求所有地主士绅,必须降低田租,对于收成在五成一下的百姓,则要免除田租!

    再有,西京银行还主动提供低息贷款。

    在救灾过程中,有两个金字招牌,一个是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六艺学生,一个是无所不在的西京银行。

    靠着这两样,人心被朝廷牢牢掌握,崔家所有的努力,就跟耍猴一样可笑。

    “叔父要骂侄儿只管骂,要打也只管打,侄儿办错了事情,理当受罚。可眼下呢,我们必须往前看,要尽快拿出行动,不然等到灾民安置完毕,朝廷就会对我们下手了!”

    崔志强忍着怒火,他也不得不承认,侄子的话有道理。

    “你说,要怎么办才好?”

    崔西枫显得很激动,大声道:“立刻举事,再也不能等了!”

    崔志迟疑道:“你摆平种家军了?”

    崔西枫摇摇头,“种家三兄弟不但不愿意和我们联手,还暗中把消息透露给王宁安,他们就是喂不熟的狼!”

    崔志哼了一声,黑着脸道:“种家和咱们本就不是一路人,只是仰仗我们的财力罢了。倒是西夏,才着实让人恼恨!”

    提到了这里,崔家的叔侄都义愤填膺,怒发冲冠。

    前面提到过,崔家在十年前,从西北逐渐淡出,变得销声匿迹,而西夏又是那时候背叛大宋,自立一国的。

    这不是巧合,崔家为了李元昊,不但付出了巨额的财力,还派出最优秀的族人,去帮着李元昊筹谋军事,统筹粮草,还提供情报,总而言之,没有崔家的帮忙,就没有西夏。

    可是在事成之后,李元昊翻脸无情,把崔家的人全都铲除,完美上演了一出借鸡生蛋,然后再杀老母鸡煮汤的生动戏码!

    崔家选择在抗击西夏的后期,帮助种家,也是为了报复李元昊。

    他们又担心被西夏掀出丑事,遭到大宋报复,这才选择隐匿势力,当然,阻挠赵祯迁都,也有这个考量,毕竟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没有秘密可言。

    “没藏讹庞就是一条狼,比李元昊还过分的狼,他迟迟不肯答应出兵,还要求把所有财产,都交给他,这是要吃干抹净!!!”

    崔西枫怒火中烧,也很无奈,“叔父,给他,都给他!只要他肯出兵就行!延安府我们拿不下来,就先把保安军和定边军拿下来!迎接西夏大军进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