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4章 风云激荡
抽调走了三万人马之后,杜预不得不在前线收缩兵力,放弃了目前与蜀军争夺不休的新野、湖阳,向宛城方向退却,做好了死守宛城的准备。
晋军在新野的突然撤离让姜维感到很是莫名,按理说双方的战斗十分的胶着,蜀军并没有占据到明显的上风,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晋军却突然地选择了退兵,确实让人很是费解。
不过随后姜维很快地打探到了杜预后撤的原因,洛阳那边战事吃紧,司马炎不得不从临近洛阳的南阳抽调军队来支援洛阳,以确保黄河防线的安全。而刚刚抽调走了三万人马的晋军自然很难在新野一线维持战斗状态,退守宛城实属无奈之举。
钟会也得到了晋军撤退的消息,他立刻是赶往姜维大营,拜会姜维。钟会归蜀之后,被封为镇西将军,仍然统领旧部,虽然钟会完全受大将军姜维的节制,但他统领的军队,却是独立于姜维大军的,另扎一营,并没有混在一起。
“大将军,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呀!”钟会一进大帐,就笑盈盈地对姜维道。
姜维微微一笑道:“钟将军也得了杜预减兵撤军的消息了?”
钟会道:“是啊,卑职听闻杜预撤军消息,特意地来向大将道贺,数月以来,双方激战于新野,未分胜负,如今洛阳那边战事吃紧,司马炎已经抽调杜预的三万人前往洛阳支援,现在杜预这边独木难支,正是大将军大举进军,扫荡南阳诸城的大好时机,大将军宜从速进军,尽快地拿下宛城,继而便可进军洛阳,一举兴复汉室。非常时刻,还请大将军切勿迟疑,否则被别人抢了头功,大将军的颜面何在?”
姜维脸色微微一变,道:“钟将军何出此言?我姜维一生禀承诸葛丞相之遗志,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不管谁能攻下洛阳,都是我大汉之幸,至于我姜维的颜面,又何足挂齿!”
钟会讪讪一笑道:“大将军切勿误会,在下绝无挑拨离间之意。刘骠骑纵横北地,席卷天下,如今洛阳更是其囊中之物,如此功勋,经天纬地,天下恐怕无人能与之比肩。如今世人论及灭晋第一功者,非刘骠骑莫属,但人却不知,若无大将军在益州维持大局,牵制魏吴两国之大军主力,刘骠骑又岂能成就这不世之功?当然,大将军虚怀若谷,高风亮节,自然无意于刘骠骑争功,世人愚拙,不识真正英才,才会有些偏见。”
姜维淡然地道:“老朽年逾七十,早已是黄土掩颈之人,今生唯一夙愿,就是亲眼看着大汉王师可以横行于洛阳街头,大汉旗帜,飘扬于洛阳城头,如此便可告慰诸葛丞相的在天之灵,余虽死无憾矣。”
钟会道:“大将军一生为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攻下洛阳,不仅是诸葛丞相的遗愿,更是万千天下黎庶翘首以盼之事,如果大将军可以第一个纵马扬鞭,跨入洛阳城的时候,那才更是众望所归。卑职愿助大将军一臂之力,为大将军扫清一切阻碍,拿下洛阳城。”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姜维一生的夙愿,为了这个愿望,他几乎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如今胜利在望,姜维自然是激动万分,当然,如果能由他亲自来主导这场胜利,那姜维的此生,必将是辉煌而绚烂的。
钟会的建议,确实也让姜维心动不已,跃马洛阳城,那是何等风光惬意的事,如果有可能,姜维自然是当仁不让。
“那依士季之意,该当如何?”
钟会道:“如今刘骠骑的大军已经是陈兵黄河北岸,与洛阳近在咫尺,一旦刘骠骑突破黄河防线,洛阳城是唾手可得,大将军如果在宛城与杜预纠缠过久,必然失去先机,以卑职之见,大将军不如兵分两路,一路在宛城继续和杜预周旋,另一路挥师北进,绕道鲁阳,直取洛阳,或许可以一偿大将军的夙愿。只要拿下洛阳,杜预其军必然瓦解,不足为患。”
姜维沉吟片刻,道:“士季言之有理,可依计行事也。”于是姜维令蒋斌王舍等人率军围攻宛城,自己则同钟会亲率十万大军,绕道鲁阳,直逼洛阳而去。
┄┄┄┄┄┄┄┄┄┄┄┄┄┄┄┄┄┄┄┄┄┄┄┄┄┄┄┄┄┄┄┄┄┄┄┄┄┈┄┄┄┄┄┄┄┄┄┄┈
蜀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相隔不远在弋阳的陆抗。现在天下大势风云激荡,司马晋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逆转,这也让陆抗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三国之所以并存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一个鼎足之势。
三足鼎立,本身追求的就是一个平衡,而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天下的格局也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吴蜀交恶之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再没有修复过,陆抗不会认为蜀国攻克洛阳灭掉司马晋之后,会休兵罢战,与吴国划江而治,互不干涉,而最大的可能就是蜀国会乘胜而进,挟灭掉晋国的气势,一举吞吴,统一天下。
这无疑是陆抗最为担心的,现在吴国是昏君当道,朝政糜烂,而蜀国的国力则是蒸蒸日上,一日千里,曾经最为弱小的蜀国,现在已经一跃而成为了天下霸主,强大如厮的司马晋最终覆灭,一直平庸无为的吴国,更是难以抵挡蜀国的复仇之火。
陆抗这两年身子一直不太好,病魔缠身,他一直担心自己命不久矣。左大司马丁奉已在两年前去世,镇西都督施绩也病逝于同年,而左丞相陆凯更是死于四年前,丞相张布和濮阳兴则是被孙皓所杀,东吴的名将重臣接连去世,人才凋零,国力中衰,如果自己真的倒下了,那么东吴则更无可以抵抗蜀国之人了。
所以,当听到姜维大军北进洛阳之时,陆抗竟然咬着牙从床榻上爬了起来,急召众将来商议军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