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0章 《凯歌》
“哈哈哈哈,倭寇也不过如此啊。”大胜之后,戚家军大营之中满是欢笑,看到传言中无比凶残的倭寇在他们手下不堪一击,戚家军的将士们开怀大笑,这一年多的艰苦训练终于没有白费,他们的家乡再也不用担心倭寇的骚扰了。
“今日我们小队斩杀了二十颗首级,按照将军之前所说的奖赏,我们这回可是要发财了啊!等奖赏下来之后我就送回家去,让家人多买些地,再给我说一门亲事。”有人开始流着口水幻想起未来的幸福生活来。
“哎,可惜这次倭寇来的少了些啊,若不然连娶妾的钱都有了;不过按说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队长你该能升官了吧?”小队中的长牌手羡慕的看着小队长。
“按军法来说是这样的,不过这次斩获实在是太多,升官的人肯定不少,要轮到我怕是难啊。”小队长满面红光的谦虚着,“别那么眼巴巴的看着我,我要是升官了,你们肯定也能升,保管你们能说一门好亲事。”
“哎,你说这些倭寇是不是太没用了?我们还没怎么打他们就开始逃跑了,要是他们多坚持一会儿,我们肯定还能斩获更多的首级。”狼筅手心有不甘的说道,在他看来,这些逃跑的不是倭寇,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要是让其他大明的军队听到他所说的话,肯定会惊讶的目瞪口呆,这些凶残的倭寇躲还来不及呢,竟然还有人嫌他们不给力?可这对戚家军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些来自义乌、东阳等地的旷工在戚继光的训练下已经成为大明最强大的军队,在这样的军队面前,倭寇又算得了什么呢?
“军中不能饮酒,不然今晚上某家定要和你们喝个痛快啊。”小队长舔舔嘴唇,咽了一口唾沫,遗憾地说道,人逢喜事没有美酒为伴,实在是不够过瘾啊。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他们当即热火朝天的计算起自己的假期来,相互约好,等有了空闲时间,一定要去酒楼之中好好喝一顿,至于酒钱,斩获的这些倭寇首级足以让他们喝个痛快了。
与此同时,李悠也和戚继光说起酒的事情来,“戚将军,大胜之后没有美酒犒劳大军,始终是有些不美啊。”
‘“军法所在,戚某不敢违背,再说如今尚有倭寇残余在岸上活动,若是喝酒误事那就不值得了。”不过戚继光也觉得缺少庆功的美酒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于是说道,“不如今日吾等就以歌当酒,好好庆贺一番;文阳,你可会唱战歌?”
“这个晚生倒是记得一些。”李悠顿时想起他在大汉时所唱过的那些军歌来,
“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好!”雄壮的大汉军歌让这些戚家军的将士们大呼过瘾,虽然他们或许并不知道燕然是什么意思,但丝毫不妨碍他们体会到这首军歌中的昂扬之气。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被李悠这么一引,饱读诗书的戚继光也忍不住放声长歌,唱起北宋沈括所做的凯歌来,这是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时,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后所做。
听到这首歌,李悠心中忽然冒起一个有趣的念头,这首凯歌的作者沈括好像和戚继光一样怕老婆啊。
“好!”歌声暂歇,军营之中想起雷鸣一般的叫好声,今日虽然无酒,但胜利的喜悦和激昂的军歌足以让人迷醉。
“将军和李教头的这两首歌唱得好。”吴惟忠夸赞完之后咂咂舌,略有遗憾的说道,“只是这些歌儿好像说的都是北边的事情,就没有说倭寇的歌儿么?”
“这恐怕要戚将军现做一首了。”李悠笑着说道,他倒是记得许多有关日本侵略者的军歌,可无论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还是“太行山上”用到此处似乎都不合适。
“好,戚某就为你们做一首。”戚继光也是文武双全之人,在后世他的马上作、过文登营、韬铃深处广为传颂,做一首军歌对他来说并非是什么难事,起身绕了几个圈子,戚继光就将军歌拿来出来。
“戚某所做的这首歌同沈知州的一样唤作凯歌,尔等且慢慢听来。”说罢戚继光再次高盛吟唱起来,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些为戚家军合身而做的句子让大营之中的所有士兵感如身受,每一句歌词都说到了他们心底里;所以没花费多大工夫,戚家军的士兵们就将戚继光新作的这首凯歌背的滚瓜烂熟,齐声合唱起来。
是夜,皓月当空,大胜之后的戚家军在大营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吟唱着这首让他们血脉贲张的凯歌,士气顿时为之高涨起来。
这首歌似乎比原历史中早出现了一年啊,看来随着我的到来历史再次发生了微小的偏转,可若仅仅是这点改变的话,我总是有些不甘心啊。
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似乎到了告辞的时候,可李悠却不愿意就这样离开,他开始细细琢磨起来,临走之前要送戚继光一样什么礼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