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神人
天兵在1917 作者:马口铁
353 神人
跑完两百米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就是二十几秒的事儿。但是在战场上,两百米很多时候就是决定成败的天堑。随着德国炮兵再次开火,战场上呈现出一种烟雾缭绕的情况。对于坦克手们来说,本来视野就受限制,再这么一弄感知能力更是极大的下降。
布洛林是ft17的驾驶员,当时他在车长的指挥下正慢悠悠地向志愿军的阵地挺进,时不时的他们就要停下来,用机枪压制一下志愿军,然后继续前进。
几乎是一点一点儿的向前蹭,慢慢地他靠近了俄国人的反坦克壕,他回忆道:“俄国人太狡猾了,反坦克壕挖得贼精,只比ft17的最大越壕能力稍微宽那么一点点儿,从我的角度看去,根本就分不清楚那些该死的壕沟是1米8还是2米,坐在我身后的兄弟拉维利也不知道。他犹豫了很久才轻轻地点了点我的头,示意我继续前进。”
“当时,我很犹豫,只能缓缓地向前挪动,几乎一公分一公分的往前挪动,随着车体一点点的悬空,我的一颗心也悬在了半空……”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下车查看……小家伙,你的脑子里装得都是浆糊?你以为这是去乡间的田野踏青?俄国人的机枪正在不断的问候我们,子弹打得装甲当当作响,时不时还有炮弹在附近爆炸,在这个时候,你让我下车,那还不如直接朝脑门上来一枪省事!”
教训完了记者。布洛林继续说道:“在我一点点向前蹭的时候,在我的左前方。二号车也慢慢接近了战壕,驾驶它的是急脾气尼尔森,那是一个满面潮红有一个大大的蒜头鼻子的棒小伙,人很不错,就是性子急……不过我必须感谢他,正是他的急躁让我逃过一劫……尼尔森轰着油门就冲了过去,就像一头无所畏惧的雄狮,然后……然后他的座驾一头栽进了壕沟中动弹不得……”
当时布洛林立刻松开油门。然后赶紧挂上倒档,慢慢地又退了回去,当时他心中想的是:“此路不通,我们需要工兵。”
不过很快他就不需要工兵了,几分钟之后,当成群的ft17停在反坦克壕前等待步兵跟上来想办法的时候,维堡湾中的俄罗斯号和瓦良格号开始猛烈地向他们所处的位置狂轰滥炸。
40多公斤重的高爆弹从十几公里之外飞过来。冰雹一样砸在了ft17集群附近,猛烈的爆炸此起彼伏,布洛林回忆起那一幕时,哪怕过了二十年依然是心有余悸:“俄国人的火力太强大了,他们用炮弹将我们覆盖了,一轮又一轮的炮击让我们惊慌失措。弹片打得我们的坦克叮当乱响,冲击波带起的土尘从观察孔里灌了进来,让本来就憋气的铁罐头变得更加让人无可忍受了。”
“终于有人忍不住这种折磨,七号车的林德罗特探出了身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吸两口新鲜空气。这个可怜虫才刚刚喘了两口气,准备于新一轮炮弹落下来之前返回车内的时候。俄国人的机枪找到了他,一发子弹从他鼻子附近钻了进去,我能看到一大蓬红的白的液体从他后脑勺喷出来……不,这种形容不太确切,应该说,林德罗特的后脑勺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洞……”
ft17坦克群在舰炮开始轰击不久,就断然选择了撤退,不过并不是所有坦克手都能活着离开这片战场。比如布洛林的连长,他的座驾被一发152毫米口径高爆弹直接击中,40多公斤重的弹丸直接撕碎了ft17薄弱的顶部装甲,在炮塔里轰轰烈烈地炸响了。那一瞬间小小的炮塔就像摔碎了的鸡蛋,四分五裂,车体内的两个可怜虫瞬间就跟他们的座驾一起上西天。
当然,像这种人品极差的情况还是相当少的,其他大部分ft17更多的是受弹片和冲击波的侵袭。有的履带被炸断了,有的主动轮出了问题,当然最惨的是被击中油箱。
布洛林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十号车的罗森贝里是个好人,他不应该是那个结局,他的油箱被击穿了,汽油很快就挥发出来,不久之后就被引燃了,顷刻之间他的座驾就被火焰包围了,他嚎叫着从坦克里爬了出来,浑身都是火……他无助的在地上打着滚,企图用沙土扑灭身上的火焰,但这是徒劳的……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战友和朋友慢慢被烧死,那种滋味就像钝刀子割肉……”
德国人的攻势又一次被击退了,能完好的撤出战场的ft17不到五辆,其他的那些要么被直接击毁了,要么就抛锚了,不过布洛林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也没能将坦克开回去,不是机械故障,也没有被炮击打坏,我所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汽油了……ft17的行程本来就小(最大行程35公里),在战场上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消耗了太多的汽油,当然也可能是我太捉急撤离战场,将油门踩到了底……反正在半路上我不得不抛弃了它,我和奥尔巴克(车长)一起狼狈地逃离了坦克,一路狂奔冲进了德国人的掩体才侥幸逃出生天……”
应该说ft17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这种最大功率35马力,最大速度不到10公里每小时的小豆丁实在太脆弱了。大口径榴弹,甚至中小口径榴弹的直射都能让它瘫痪,越壕越障能力相当有限,而且火力严重的不足。指望用它来突破坚固的防线是有些不现实的。
目睹了ft17作战过程的俄德两国军官在同一时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老牌容克军官和大炮兵主义的拥护者格尔茨伯爵对这种新武器完全不看好。他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写道:“ft17的表现异常拙劣,这些可怜的钢铁爬虫简直不堪一击。战场生存能力十分脆弱……将突破敌人防线的希望放在它们身上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能打破僵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只有大炮,口径越大越好,射程越远越好……我们需要的是重炮,而不是哗众取宠的玩具……”
而另一边,图哈切夫斯基却写道:“ft17让我眼前一亮,诚然他的表现不是那么出色,问题也相当多。但是我们必须容忍一种刚刚才诞生不久的武器会出现问题……如果能有一种速度更快、火力更强、越壕能力更出色的坦克,完全可能突破那些让人乏味的战壕……俄国需要这种新武器,有了它,我们能够避免付出更多生命和鲜血的代价……”
当时,在图哈切夫斯基的设想中,坦克将作为一种攻坚武器被使用,他想要的是一种装甲足够厚。能够免疫战场上大部分攻击,而且本身拥有强大火力的“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将像怪兽一样碾碎敌人的防线,掩护步兵去夺取敌人的阵地。
当然,现在谈这些还太早了,暂时来说,图哈切夫斯基不要说重型坦克就连轻型坦克都不一定能有。以俄国薄弱的工业能力。量产汽车都搞不定,就更别提神马坦克了。
而且在这个年代,在俄国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对摩托化和机械化没有任何兴趣,草根出身的他们更喜欢另一种传统武器——骑兵。
历史上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根据列宁的命令组建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工农红军第一军。在1918年3月初,该军编制中有十个步兵营、一个机枪团、2个骑兵团、一个炮兵旅、一个重炮营和两个装甲营。
从第一军的编制中我们就能看到。骑兵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当然,第一军存在的时间相当的短,同年5月,该军就被撤销了番号,所属部队补充编入了彼得格勒军区的步兵第14师。
不过这是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情况,而在乌克兰和顿河流域,情况就不一样了。红十军的老大伏罗希洛夫是骑兵支持者,他的部队中最强大的就是骑兵力量。
在斯大林的支持下,社会主义第一骑兵团在他的部队中诞生,而且很快就扩充成为第一骑兵旅,不久的将来它还会继续被扩充,1919年3月14日,该旅扩充成为第四骑兵师(前面提到过,朱可夫后来将要指挥的那支部队)。
这依然也不是结束,不久它还会被扩充为第一骑兵军以及后来声名显赫的第一骑兵集团军。不客气地说,这个第一骑兵集团军就是斯大林在军队内部的嫡系,集团军长是布琼尼,政委是伏罗希洛夫。一个集团军出了两个1935年授衔的元帅,可见有多牛。
不过,这两个货都不是什么牛人,第一骑集最牛的是在内战中发掘出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铁木辛哥、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梅列茨科夫、格列维奇、雷巴尔科和科斯坚科一堆牛人。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宣扬俄国骑兵有多牛逼,实际上一战已经宣判了骑兵的死刑。也只有在俄国内战这个比较奇葩的战场上,骑兵才能发挥出作用。而在其他的战场上,比如兵临华沙的那一战,俄国骑兵就被打得灰头土脸,上面提到过的这一堆牛人所带领的第一骑集真心是被打惨了。
而且就算不提外战,内战中第一骑集也不见得是最牛的。因为某些政治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人只记得第一骑集的大胡子布琼尼和“大个子”伏罗希洛夫(特别更正一下,伏罗希洛夫个子并不高,当初我有点想当然了,这货身高很可能不足一米六。不过要更正之前的章节太麻烦了,大家将“大个子”理解为调侃和讽刺吧……),实际上在红军骑兵中还有牛人的,那就是第二骑兵集团军司令米罗诺夫。
这位兄台真心是一大神人,请注意,牛人已经不足以形容此公的事迹了。只能用神人来称呼他!此公生于1873年,在俄国内战中。是他第一个在顿河地区成立部队反抗白军。后来他的部队于1918年11月改编成步兵23师。而在之前的9月份,米罗诺夫的部队就获得了莫斯科苏维埃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予的两面红旗(别小看。很牛的!不是一般的部队能有的!)。
而且在1918年9月28日,第五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会议上被提名第一批授予红旗勋章的名单中,第一枚红旗勋章被授予布柳赫尔,第二枚被授予纽帕什金,第三枚授予库兹米奇同志(也就是米罗诺夫)。
可惜的是,这个决议内容并没有被完全执行,只是授予了布柳赫尔红旗勋章。历史上的第二枚和第三枚红旗勋章分别授予了亚基尔(大清洗时跟乌博列维奇一起挂了)和法布里齐乌斯(这位也是牛人,战斗英雄。崔可夫的老搭档。死于空难之前获得过四枚红旗勋章和一件革命荣誉武器)。当然,后来米罗诺夫也被授予了红旗勋章,并且得到了一柄金色军刀!
而且作为跟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一个档次的集团军司令,按道理说,日后一定大红大紫。可问题是,这位太神人了。早在1919年,这位兄台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极度的不满。从而产生了迷茫和困惑,竟然掉头转投了白军!
很神奇不是,更神奇还在后面,不久之后,这位兄台被红军俘虏,不过他的才华实在是不错。当时布尔什维克竟然将其特赦!并重新任命他成为第二骑集的司令!
不过事实也证明,特赦和重新任用这位神人确实是一步好棋,在围剿弗兰格尔的战斗中,“大个子”和大胡子的第一骑集大失水准,而他的第二骑集则大放异彩。在1920年。米罗诺夫用优异的表现击败了弗兰格尔,收复了克里米亚。为此。布尔什维克特别授予了他革命荣誉武器,也就是那把金色战刀,当时可是把“大个子”羡慕坏了。
问题是,这位米罗诺夫实在太有个性,太神人了。刚刚剿灭弗兰格尔,当他的部队进入乌克兰平叛的时候,跟中央的分歧又一次发生了。当中央命令他的部队“改编”马赫诺的部队时,神人断然选择拒绝,随即这个傻瓜就被命令到莫斯科述职,不过在准备动身之时,突然被契卡逮捕,旋即被枪决。
够神人吧?除了政治上极其幼稚之外,其实米罗诺夫为人还算不错,至少算有良心。比如说,导致他被枪决的直接原因——改编马赫诺的部队,其实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先说说马赫诺吧,此公也是神人,乌克兰人,属于乌克兰的无政府主义者领袖。按照苏联官方历史的说法,此公是乌克兰无政府主义者和富农份子的反苏维埃集团头目,以他为首的“乌克兰革命起义军”因为拒绝被整编,在1921年8月底被剿灭。
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个马赫诺应该算是乌克兰真正的民族灵魂代表,跟那个虚有其表的彼得留拉比起来,这位有节操得多。在1918年6月底,马赫诺曾经跟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会面并探讨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乌克兰未来何去何从,不过很显然,双方没有谈拢,因为列宁并不想失去乌克兰,而马赫诺谋求的是乌克兰的独立。
当年马赫诺喊出的口号就是:“保卫乌克兰,反对邓尼金,反对白军,反对红军,反对进入乌克兰的一切外来者!”
另外提一句,这位兄台还是位发明家,内战时期红军广泛使用的机枪马车,知识产权在这位手里。
不过有意思的是,马赫诺跟布尔什维克的关系分分合合,在消灭邓尼金的战斗中,他跟红军站在一起,不少落单的红军战士还经常的会投奔他,尤其是余粮征集制度强制实行之后,投奔他的人就更多了,而米罗诺夫就很欣赏马赫诺。
以至于在1919年7月,托洛茨基不得不发布命令:“我命令,调遣军队,逮捕那些自愿离开自己队伍投向马赫诺的叛徒,将他们转交给军事法庭,作为逃兵审判,对他们的惩罚,只有一个——枪毙!”
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能完全阻止红军士兵转投马赫诺。不过马赫诺也太有个性了,在联合红军对抗邓尼金的同时,这位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念,比如,他曾经给加米涅夫发过一封有名的电报:“我和我的战线,仍是毫不改变地效忠于工农革命,但我们不是暴力的学校,您方面的政委作为非常委员会的代表,他们进行的是对劳动人民的掠夺!”
可见马赫诺这个人还不是不错的,不像走了极端的布尔什维克那么左,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反对也是合理和正确的。所以米罗诺夫相当理解和同情他,对于“改编”,其实中央的命令是一旦马赫诺拒绝改编,则就地将其消灭!
对此米罗诺夫自然是不能同意,这才遭受了灭顶之灾!而现在,这位神人也将第一次登上本书的舞台,在乌博列维奇的指挥下,顿河—伏尔加集团军围剿邓尼金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ps:鞠躬感谢骑王、溪城、hangdd和尤文图斯同志!
353 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