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13章 绥远准备
“不满又能怎么样?准备组建第6集团军开抵河南,这次的第6集团军加点料。一下子退到河南的各路人马太多,不派点人过去,怕镇不住场子。”姜立冷冷一笑,蒋委员长现在还没有放弃北面的觉悟,不过他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蒋,刘峙呆在河南绝对只是多余的,有这个闲功夫在北方下功夫,还不如多抽调一部分军队去守南京,武汉。为了南京能在武汉坚守得久一点,姜立可不会只自己出飞机,还得下点功夫把刘峙挤回去。西北虽然没有中央名义,但以势压人,刘峙也别无他法。
“日军进攻平绥路,照现在的情形看来,连平津都守不住,平绥路最后肯定也会落入日军手里,阎锡山现在********想保住山西,很可能会舍弃绥远。一旦绥远失陷,日军便可直接威胁西北北面安全。西北军兵力虽众,但中原是主要方向,参谋部经过分析,认为应该从东北军里面抽调三个师,再将陕军调两旅进抵陕北,宁夏一带,立即着手准备绥远抗战。”李杜在旁边补充着说道。
“光调东北军过去可不行,机械化旅也要调过去一个。三个机械化旅,两个摆在中原,一个放到绥远。另外兰州这边要预备一个军的兵力随时可投入绥远作战。绥远得失事关重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冯占海点头道,知道知道了包头蕴藏的铁矿足以让西北的钢铁产能数以倍计的提升,也就意味着西北的军火工业也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要知道一辆新式的战斧坦克。提炼所需用钢。光是铁就需要三十九吨左右。一旦有了包头铁矿,西北的军火产量也将得到成倍的提升,这将直接决定整个抗战的走向。之前因为发现了四川的铁矿,已经布局有了一段时日,若是再加上那边,民国的钢铁产量赶超日本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嗯,时间不等人了,不能单是等在宁夏与陕北。立即开抵绥远,以援助平绥作战的名义,将部队拉到绥远,先把龙门阵摆好,咱们西北军不能跟别的地方军一样,面对日本人坐以待毙,得先发制人,把这个龙门阵摆起来,阎锡山与中央军在平绥路一退,咱们也好有个准备。不会直接受到日军的冲击。还有骑兵旅,骑兵师都调动起来。在草原作战,没有这么东西可不行。”姜立最终还是作下决定道。
“司令这么决定就对了,左右阎锡山对咱们戒心不减,咱们不提前进绥远,阎锡山也不会对咱们西北改观多少。进了绥远,说不定他还乐得甩下这个包袱。在他心里,最重要的还是山西大本营。”李杜与冯占海两人相视一笑道。
“你们啊,既然这个主意是你们两个出的,就挑个人出来,去绥远那边主事。”姜立指了指两人道。
“我去吧,这些年一直呆在兰州,再不出去转转,这身体都要生锈了。再说,这几年西北涌现出了不少人,我总不能一直霸着这个总参的位置不放了。”冯占海自告奋勇地说道。
“你啊,还早得很,我看让老李去吧,到时候杨虎城从河南打完了,若是打得好,就让他回来,西北军高层也得动一动,总得让一些人进来,只有把这些确实有功的人吸入高层,让他们感到西北军没有把他们当嫡系,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西北大融合。”姜立出了一口气道,跟冯占海搭伙了这,两人都有一定的默契了,不是关键时候,姜立还是舍不得放出去的。
“这件事得慢慢来,不能一下子吸进来太多,否则这做决策的人一多了,以后难免会起乱子,再说,司令现在的地位暂时还是不能动摇的。”冯占海摇头道。
“这些事还是再说吧,顺应时代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咱们这些人在战乱中而起,也许哪一天,这战事结束,咱们一个个也该退出舞台了。”姜立随意地说道。
“打完这场仗,咱们都是老骨头一把了,但司令还春秋鼎盛,将来能做的事还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冯占海两人同时诧异地道。
“若不是当初那场战争,我也不会头脑一热就带着奉天城的一帮弟兄拼死拼活。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姜立笑着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刚才的事你们去安排一下吧。”
冯李两人离开指挥部之后,姜立起身,站台窗台附近,看着远处大院中在烈日下搭耸着的绿叶,心里也久久地出了一口气,对于登顶这件事,姜立并没有想过太多,一个国家需要一个领袖,但并不需要一个神。陕北的红色势力现在已经全面融入西北,姜立并未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打压,也并未做出拔苗助长的举动。可以预见的,红色势力最终会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此时抗战的起点已经高了很多,涌现了冯占海,李杜,马占山,杨虎城这一大批原本会被历史所埋没的人。
甚至于学忠,刘荃多,吴克仁这些敢拼敢拼的将领,也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像历史上那般沉沦下去。邵力子,藏式毅,黄显声,黄国栋,刘治州,周诒春等一大批人也都将在军政两界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民国已经失去了造神的土壤。姜立更不会担心在西北研发出核弹,开发出喷气式战机,拥有了完整的军工体系之后,以后的领袖会再去捧苏联的臭脚。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存在的利益。甚至这个时代,并不需要苏联出兵帮忙解决日军的关东军集团。民国,将会继承日军在整个东北遗留下来的工业体系。外蒙,也不会游离在民国的版图之外。民国也绝不会因为因为两党之争,最终导致日本人的战争赔款付诸东流。红色政权并不恐怖,恐怖的只是造神运动,德国跟红色政权也是截然不同,同样一再滑进战争的深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