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五六章 回报
五里桥大营,中军大堂。⊥,
王来骋把钢盔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面上,“锵”的一声抽出御赐宝刀,后撤半步略微调息,随即“吼”地大叫一声,挥刀用力下劈。
“哐啷——”
金铁撞击,火星飞溅,宝刀撞击钢盔发出的巨响,震得堂上众人双耳轰鸣。
短暂的寂静之后,惊呼声骤然响起。
遭受重击的钢盔这会儿已经裂成不规则的三块,与半截“叮当”落下的断刃,一同散布在地面上。
王来骋呆呆凝视手中少了一截的宝刀,朱大典与身边的陈应元面面相觑,不可思议地望向满脸平静的朱道临。
满堂热议声中,朱道临摇了摇头,上前拍拍王来骋的肩膀,小声安慰道:“别心疼,你手上这把断刀是我送给皇上那批宝刀中的一把,出自海外天枢阁顶尖匠师之手,仿自唐朝御林军的制式长刀,所以称之为唐刀。”
“放心吧,我麾下亲卫装备的全都是这种宝刀,回头我送你一把同样的。”
“好啊!”
王来骋顿时转忧为喜,但很快又无比心疼地说道:“这把宝刀是小弟出征前,皇上驾临京营检阅三军,当着数万将士亲手赐给小弟的!”
朱道临想了想:“等打完仗班师回朝,我把今天这事儿禀明皇上,然后奏请皇上再赐给你一把宝刀,估计皇家武库里这种刀还剩下不少。”
王来骋一听乐了,心结随之解开,无比亲热地拍拍朱道临的手臂,低声致谢,又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恳请朱道临送给自己一把相同的宝刀。
箭射钢盔、刀劈钢盔的趣事。令满堂文武心情大好。
朱大典本来就想笼络朱道临,把江南新军调到最为艰险的城北两侧,于是便借此机会高呼设宴,当场赏给朱道临带来的1,300骑兵50头羊和20坛酒,然后又亲切地把朱道临拉到座位上,与陈应元一起详细询问朱道临麾下新军的装备情况。
朱道临毫不隐瞒。一一回答,但没有提及自己麾下各部的战斗力,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之前也无从提起。
朱大典与寻常文官很不一样,拥有远胜寻常文官的军事知识,对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深有研究。
当朱大典得知江南新军装备的燧发枪能在20息之内发射一次,射程能达到150步远,震惊之余不禁大感兴趣,询问朱道临能否在明天上午演示一下?
朱道临恭敬地答应下来,趁机提出酝酿已久的请求:“大人。江南新军远道而来,无法携带足够的粮草,江南水师和陆师20,000人马与在下率领的15,000将士数日内就会陆续到来,恳请大人调拨粮草和肉食,否则仅凭军中现有的粮草顶不过10天。”
朱大典颇为为难地解释道:“目前各军都遇到粮草不足的难题,本官已勒令济南府和青州府尽快凑集,所以,只能暂时调给朱将军10天的粮草和部分肉食……只是。不知朱将军对攻打登州有何高见?”
“在下谨遵大人号令!”朱道临坦然表态。
朱大典心中暗喜,与陈应元对视一眼。转向朱道临客气地征求意见:
“一个月前,皇上调集江南新军北上平叛的谕旨就已下达,本官和诸位同仁翘首以盼啊!”
“眼前的登州城两面靠山,一面临水,城墙高耸,坚固厚实。兼之城头火炮众多,我军各部发起数次惨烈强攻,仍然无法拿下,反而死伤惨重,损失巨大。不得不采取围困之策徐徐图之。”
“数日前得知朱将军率领精锐之师火速赶来,本官与陈大人及各军将领商议之后,一致认为把江南新军布置在城北与水城两侧最为恰当。”
“只要朱将军率领15,000精锐将士堵住叛军北面两翼,在各军配合下,以强大的火器攻取水关两侧炮台,就能将城中叛军所有退路给堵死,叛军定会不战自乱,光复登州指日可待!”
朱道临心中暗笑,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大人,江南新军虽然装备数量众多的火枪火炮,但是火炮、弹丸和火药的运送能力严重不足,此次从陆路北上的龙潭军6,000官兵经过一个多月艰苦行军,马匹和马车消耗巨大,承载火炮的36辆炮车还算坚固,牵引火炮和马车的550匹健马已不堪驱使。”
“若是我军率先对水城两侧炮台发起强攻,必须有足够的马匹将火炮拖上水城东西两侧崎岖不平的高地,只有使用火炮与叛军炮台对轰,才能掩护各营火枪兵冒死冲向水关,直插两侧高耸的炮台之下展开攻坚,所以……”
朱大典和陈应元莞尔一笑,两人手里缺银子缺火炮,就是不缺粮食和马匹,朱道临索要几百匹战马也许困难,只需要挽马那就没问题了。
为了驱使朱道临的江南新军布置到险要之处,吸引叛军炮火,牵扯叛军兵力,方便各军从南面和东西两面发动攻城战,朱大典和陈应元不会吝啬几百匹马。
于是朱大典慷慨地答应3天之内调给朱道临500匹挽马,但是要求朱道临明天就率部进驻城北两侧山岗下的进攻营寨。
陈应元看到朱道临咬着牙答应下来,立刻表示一旦朱道临率部进驻指定营寨,立即送去8,000石粮草和马料。
朱道临感激致谢,再次向朱大典和陈应元提出要求:“二位大人能不能再调给我军百十匹战马?”
“江南那边实在缺少战马,有钱都难以买到,目前军中配备的大多是拉车的劣马,连斥候小队需要的探马都无法满足啊!”
朱大典没想到朱道临如此难缠,考虑片刻只好答应明天送他50匹好马,朱道临连忙站起致谢,朱大典看到亲卫们开始摆上座椅,便返回里屋解下铠甲更换官袍。
陈应元的营地在中军东侧,他一直身穿官服,所以不用回去更衣,继续和朱道临低声交谈。
堂中众文武仍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热议江南新军的装备和可能采取的战法,唯独吴襄吴三桂父子俩呆在一起窃窃私语,不时望向与陈应元低声交谈的朱道临。(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