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分节阅读19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191

    啊!诸王则只能连叫晦气,周王太妃这个脑残太特么凶残了!然而事已至此,谁又能把她怎么样呢?不看僧面看佛面,谁能跟卫王亲孙子怄气呢?

    新年就在八卦中度过,过了新年,郑琰也将除服,学校开学,崇道堂的人增。总数达到了百余人,比起郑琰设想的二百的最终峰值还差着将近倍,学校的承受能力还是够的。由此越发佩服起自己的“先见之明”来,幸亏又聘了助教,不然这人手还真不够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1】说明下,过继,原则上是按照血缘关系就近。但是这里是皇室,愿意遵守礼法的时候就遵守得点差错也不能出,不愿意的时候,或者说强权之下,错点也就错点了。

    另外,加解释萧复礼过继的事情,又写到了过继,就再说明下吧。因为看到有人说萧复礼是婢生子什么的,过继当皇帝不合礼法,世家居然没有反对类。萧复礼已经被承认了萧氏子的身份,则与世家的情况样,只要被承认了就是这家的庶子,不承认的才不算这家的孩子。

    这里也不拿皇室说事了,说说世家渊源的时候吧。三国时袁家“四世三公”,袁绍是庶子,袁术才是嫡子,因为他们的伯父无子,所以过继了袁绍去做儿子,从父辈来算,袁绍的身份反而优于袁术。袁术时常骂袁绍为“婢生子”,袁绍也确实是庶出,但他就是过继给了伯父了。《三国志》裴松之按——臣松之案: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如此记所言,则似实成所生。

    又有六朝世家以庶子过继事,因为记不太清,时找不到史料为辅证,姑且不列举了。

    ☆、孝期结束了

    过完了年,正月里郑琰母子几个就出了孝了,因为池脩之还在孝期中,这个家还是池府,郑琰也只是跟儿女们把丧服脱,换上早就准备好了的新衣,又往池舅妈处走走。池舅妈如今宅了,见了人话也不说几句,郑琰把程序走完也就算完了。

    转脸就得开始正式的社交了。

    因为穿着孝,过年期间就没有怎么走动,连娘家也只去了次,其余人家就不用说了。连在冬日里的几个生日,也只是母子几人在家中自己过了,亲戚朋友不好登门,各送了礼物过来。如今出了孝,不好大肆宴请,登门拜访下也是应该的。第自然就是自己娘家,这回好,连儿子带女儿都被她卷回娘家去了。

    三个小的是头次到“别人家”做客,兴奋得三张模样的小脸儿通红,裹在模样的大红绣金袄里,穿着模样的虎头鞋,戴着模样的金项圈儿,每人额间还各点着点红胭脂。养得白白胖胖,看就很好吃的样子。下子就被女人们抢去玩了,所谓玩,就是把这仨堆块儿,大家围观,毕竟三只模样的放到起看才有观赏价值,整套的藏品总比单个儿的值钱。

    池春华作为万绿丛中点红,被长辈、晚辈们各种围绕,她也脸上甜蜜蜜嘴上甜蜜蜜地讨大家欢心,喜欢得杜氏把她搂到怀里好顿揉搓。真是太可爱了,比起孩子妈小时候各种考验人类心脏承受极限的举动,个乖巧的小萝莉是么难得啊!池萝莉深谙卖萌之道,口个外婆,把杜氏哄得心花怒放。丫还顺带问候舅舅舅妈,又问大舅外出为官是不是不容易,她想她爹了。

    杜氏欣慰地道:“丫头懂事儿。”郑琰黑线,难道我不懂事吗?

    最让郑琰觉得坑爹的是,她那宝贝儿子池宪脸便秘严肃样儿跟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哥表嫂们见礼,代表他父亲与外祖家人寒暄。他坐的位置也略与人不同,在母亲身边,略有点分庭抗礼的样子。

    居然得到致好评,boss夫妇说他懂事,其他人夸他可爱!这货副以池家男人自居的样子,真是让人想掐他的胖脸蛋儿!郑琇不得不在心中叹句,世家就是世家,哪怕名义上衰落了,看这小孩子的行事,就知道复兴在望了。

    郑靖业在与池宪聊过,考较了回功课之后非常认真地对郑琰道:“这样才是对的,孩子才是以后的根本,自己好不算好,孩子好了,家业才能兴旺。还是孩子重要啊!”儿子不够凶残,孙子奇奇怪怪,是郑靖业此生心头永远的痛!

    池宪的功课很好,母子几人在家中闲极无聊,郑琰就亲自教子女读书,每旬取了旬考的卷子回来让两个孩子写,写完了把池宪的交回去判卷,春华的就留下来她自己判,判完了再讲解。又亲自为三个小的开蒙。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话不是白说的,郑琰先前忙,现在有了功夫,倾心照顾几个孩子,孩子们的功课进步飞快,尤其是三个小的,这三个月认的字比以前年认得都,握笔也比较标准了。当然这不排除先前他们太小的因素。

    郑琰在亲爹面前既不谦虚也不自夸:“现在还小,看着比般大的孩子是强不少,行百里者半九十,以后也不敢松懈。”

    郑靖业表扬了郑琰的态度,又提起了她的工作:“你也该回去给圣人上课了。”

    郑琰道:“忘不了,就算是我没去上课,他的功课我也照样批,”采取函授的形式,“倒是昭仁殿那里,管得越来越,杞国公家也越来越有意思了。”作为皇太后的娘家,杞国公府的崛起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对政治格局的影响就耐人寻味了,尤其是郑琰知道郑靖业在计划退休的时候,个李幼嘉要左扛世家右顶外戚,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啊。

    郑靖业笑笑:“那又如何?杞国公家固守本份还能保几世富贵,若是贪心不足,只有败落了。圣人不是皇太后亲生,本来想养得好了就要费力,何况皇太后还拎不清楚?硬要给圣人定自家侄女?亏她想得出来!你猜,若皇后出自徐氏,将来帝后有了争执,皇太后会向着谁?”作为妇女之友,郑靖业想得可了,皇帝不可能没妃子吧?有了妃子,这麻烦就像春天里的野草,它会疯狂地长。正常的皇太后至少面子上是公平公正且要为皇帝考虑的,徐莹这个皇太后呢?

    郑琰也无语了,这事儿是明摆着的,除非徐莹她侄女往死里得罪徐莹,不然徐莹的态度,这还用问吗?般的母子,婆婆向着媳妇点儿,没问题,大家还要说这个婆母大度慈爱又公正,到了徐莹这儿,好么,儿子不是亲的,侄女却是亲的。这不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郑靖业道:“你就教好圣人书法就行,朝政上头,他问了,你尽力解答,不要为自家人求官求爵,明白吗?圣人年纪虽小,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呐!他心里有主意,不过是点点憋着呢,在他那里太张扬了可不好。”

    郑琰道:“您放心,我眼下所求者就是孩子平安健康长大,长安在任上平安归来。”

    郑靖业捋须道:“这才对嘛,走,吃饭去了。”

    ————————————————————————————————————————

    小宝贝们被妈妈精心呵护的好日子刚过顺溜,他们的妈妈又得开始工作了。大正宫的老师工作还没有丢,萧复礼自家也忙乱,又有过年等事,还要听政,又有郑靖业帮闺女打掩护,郑琰又回去上班了= =!

    萧复礼显然对郑琰十分想念,见面还是客气地道:“先生节哀。”然后才是絮絮地说了周王的事情,又说了曹王的事情。说周王太妃:“真是可怜。”又说不知道萧深的次子过继到周王名下改称济阳郡王的萧容“过得好不好”。

    郑琰道:“周王太妃仅有子,如今周王去了,郡王做嗣王,心疼都来不及呢。太妃也是个真性情的人,不会对郡王不好的。她生养过儿子,也能照顾好郡王。”

    怀恩与苗妃也是熟人,顺势也说了苗妃些好话:“夫人‘真性情’三个字用得极准,且太妃为人最是柔和了。这回也是为了儿子,这才闹的。再说,老话说的隔辈亲,太妃定会疼孙子的。”

    弄得萧复礼非常羡慕同为过继的萧容。郑琰取过萧复礼写的功课,开始有针对性地指导他写得不足的地方,萧复礼也打起精神认真学习。失学儿童有机会上学之后比般孩子都要刻苦,萧复礼以前也算是个失学儿童了,学起来分外认真,这对于他的老师们来说,真是天降福音——教得也分外用心。

    以前徐莹是得空就要把郑琰弄到昭仁殿去,见萧复礼的时候也要带着郑琰,因为觉得郑琰总是能把许她想做的事情说出大道理来。后来郑琰接二连三的有事,她娘家也腾出手来,郑琰出现的频率也降低了。兼徐莹欲把娘家晚辈立为皇后,见过池春华之后觉得这小姑娘也颇有竞争力,有意无意间不想让郑琰以后宫出现得太。依旧请郑琰教萧复礼书法,也是防着世家等对萧复礼的影响太深。

    郑琰教完今天的功课,只是去与徐莹打了个招呼。昭仁殿里还是很热闹的,莒国夫人携着几个儿媳来跟徐莹聊天,打过照面之后,看时间也不早了,郑琰就离开了大正宫。今天学校没她的课,她却有件家务要做。

    —————————————————————————————————————————

    “别乱摸。”郑琰眼明手快地抓下了女儿的小爪子。郑琰经郑瑜提醒给女儿穿了耳洞,用热黄豆捻着耳垂,再用锋利的针尖扎上,塞上干茶叶梗儿。到现在已经过了段时间了,正好戴耳坠子。从匣子耳饰里挑出副来给女儿戴上,亲手打扮女儿什么的,真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

    池春华嘀咕着,不适应地道:“有点儿痒,还涨得慌,挺怪的。阿娘,别带这个了。”耳坠儿漂亮,她现在戴的这副是银丝编的小葫芦,底下坠颗小小的红宝石,活泼又大方,看着挺喜欢的,戴上耳朵就觉得受罪。

    阿肖掩口笑道:“真真是亲母女,娘子也是不爱这个的。平日里只喜欢用耳钉,倒弄得人人跟着学。”

    池春华眼睛亮闪闪地看着郑琰:“阿娘,我也戴小耳钉吧。”伸出小手拽着郑琰的袖子来回晃,又悄悄可怜巴巴地看着阿肖。

    阿肖略心疼,为她说话:“娘子,就依了大娘吧,怪沉的。”

    郑琰对此本无不可:“初戴这些,本就会涨痒,换了耳钉也是样不适。小心点儿摘,换副银钉吧。”银子的据说消毒不会感染。

    池春华开心地道:“那我换啦,要那副牡丹头的钉子。”

    郑琰无奈地给她换上耳钉,板着脸道:“少乐了,换完了就给我背书去!”

    池春华心里吐了下舌头,乖乖拉拉裙摆理理衣服,冲郑琰行了礼,奔回去跟各种官阶服饰死磕去了。

    池春华也开始学管家,除了背几样菜谱,还要学习点人际关系,目下正被郑琰勒令背本朝官职品级。郑琰暗中还在给她寻找合适的小姑娘当陪伴,眼下还没有个定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要找几个,培训下拣品性好的再定。池宪那里除了叶青,亦要添几个伴当,再转眼看般高的三个小儿子,郑琰只觉眼前黑——这要到哪里贩卖这么人口?

    看到郑琰面带愁眉,阿肖开解道:“大娘性子是活泼了点儿,做事却是极有分寸的,功课也学得好,已经会煲三道汤了。娘子小时候也够让夫人头疼的,我们也跟着四处跑,如今不也很好么?现在轮到自己了,又何必犯愁呢?想来大娘日后也不会差的。”

    郑琰白了她眼:“我才不担心这个呢,他们年大似年,身边没个打小起长大的人也不行啊。”

    阿肖想了想:“大郎那里有阿庆的儿子,这就有个贴心的人了,得用的人不在呢。大娘这里,女孩子可比男孩子精细,是得挑。”

    “可不是,也不能全在家里挑。”

    “还是找牙行吧,于年景虽好,北边也不甚太平,卖儿卖女的怕是不少。家里人呢,庄上的也许有老实丫头。挑几个,回来调教了看看,拣好的给大娘使唤。”这与郑琰想的致,闺女身边用的人,忠心是要的,性格方面也要略样化点比较好,有机灵的也要有死心眼的,有单纯的,也要有知道人间疾苦的。

    “就这么办!”郑琰又忍不住道,“你真不想嫁人么?只要你看中的,两情相悦了,我总帮你,不要说什么身份的话,你的身契在我手里,就是官奴婢,我也给你脱了籍了!看看阿庆,好几个儿女,看看阿汤,我也给她脱籍嫁了出去,如今也是有家有业的。你呢?”这样的话年年说,时不时想起来就问。

    阿肖总是摇头:“娘子对我们自是没得说,可我真不想出去了,就这么辈子守着娘子罢。她们嫁了人,有家有业的当然好,烦心事儿可也不少呢。娘子和郎君仁慈,小娘子和小郎君待我也极是客气的,就容我在这家里有间屋子领样差使吧。到时候大娘要是乐意,我就给小娘子当嫁妆,娘子也能放心。”

    人各有志,郑琰又次泄气了:“自今而后我不再念叨你了,但凡你想了,再与我说罢。我说过的话,总是算数的。”阿肖年岁已经很大了,再不嫁以后也难嫁得好了,再提就没意思了。

    阿肖笑容很浅却透着轻松:“婢子先谢过娘子啦。我先找牙侩,让他们给打量着身家清白、样貌周正的丫头留下来备选。”

    不说阿肖把消息给了牙侩,让他们留意与春华年岁相仿的小姑娘。郑琰也把自家奴婢里有女孩子的看了回,池家现在人丁兴旺,不止是主人家,家中仆役也很,这里面大半是郑琰的嫁妆,对于郑氏这样的暴发家庭来说,也算得上是“世仆”了,忠诚度类有保障点。这刻,郑琰是由衷感谢爹妈的,也深层次地了解到了个有悠久历史的家族,带给子女的不定是盘根错节的仆役带来的尾大不掉。

    小姑娘们大约事先已经得到过嘱咐了——哪怕不知道是要为春华择侍女,主母召见也是件大事——行动都比较规范,偶有两个觉得自己生得比别人好,想卡个儿抢好位置的,被阿肖眼珠子错不错地盯着记下了,于旁告诉了郑琰,就先把这俩给淘汰了下来。池春华跟在旁边听着,小声问道:“是不是因为她们卡个儿不规矩?”

    郑琰道:“是好强了,刚则易折。没那个本事偏要出头,会生事的。”

    其余的小姑娘没有见到有什么大毛病,这么点儿年纪,想有大毛病也难。就都留了下来,权交给阿祁教导下规矩。

    牙侩那里人手倒是不少,很快也送了来,因为是郑琰要人,牙侩纵然是做惯了富贵人家的买卖,也少不得小心再小心,仔仔细细挑选了十二个小姑娘来备选。牙侩领头的亲自过来的,此人姓宋排行第三,人称宋三郎,到了这里就自称宋三。小心地把自己挑选好了的小姑娘带了过来,郑琰眼看过去,果然是行动有礼,居然比自家奴婢家的小姑娘们行止间还要规矩——只少了那么点儿天真。

    郑琰让池春华来看,她想了想,摇了摇头。郑琰便随手指了几个留下,让阿肖去与宋三商谈。自己问春华:“你怎么不要?”

    “不知端底的人不能随便放到家里来。”

    “那要有不凑手非得用得着外头人的时候呢?”

    “那时候再说呗,现在又不是非用得着。”

    郑琰道:“我先留两个,你要是用了,再跟我要。”

    池春华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仍然点头应了:“阿娘,我不急。”

    郑琰指头戳她脑门儿上了:“行了,今天就到这儿了,你还不去准备明天的书?”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看到新的时候某肉正在回家的车上,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啦~

    ps:过年期间,新不定

    ☆、除夕的新

    “冯兄今日春风满面,似有所得?”问话的是个三十余岁作书生打扮的男子,已经蓄起了细细的须,面皮白净,细长眼、八字眉,口角含笑,真心笑起来也像是在不怀好意 。眼下他这笑容又略有些标准——俗称“假笑”——愈发显得不像是好人了。

    被称作冯兄的男子与发问的男子年纪相仿,长得却好看得,声音也温温润润的:“王兄取笑了。”

    王姓男子笑得不怀好意了:“我等众人,唯有冯兄得长公主之赏识,令再作篇文章。难道不值得恭喜?”

    冯纶的下巴微微扬了起来,笑容里略带丝傲气:“男儿在世,当做出番事业,博个青史留名,方值得恭贺。”

    王黎暗骂声:装模作样的面首!口上不尴不尬地道:“那就先恭喜冯兄啦。”

    冯纶微微点头,扬长而去,气得王黎当地啐了口:“生了副面首样子,倒显摆起来了!”甩袖子,他又钻回旅舍的房间里苦思诗作了,他的书法并不拔尖儿,现练是来不及了,不如扬长弃短,改在诗文又或者是政论上写出二闪光点来。

    王黎与冯纶都是春天入京来谋官职的。

    兴平五年的春天,京城派热闹祥和,自从今上登基至今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说来也怪,打从萧复礼登基开始,天下就结束了为期十余年的非灾即乱时期,风调雨顺政兴人和,连骂战都少了几分。据后人分析,乃是因为“萧复礼的登基是次不成功的宫廷政 变的结果,统治阶级为缓和国内矛盾采取了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使得经济得以快速的恢复。只要统治者不过分压榨,劳动人民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善哉斯言,个优秀的政治家最优秀的素质就是会因势利导,把各种人群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无论你喜不喜欢郑靖业,都要承认他是个有着这种能力的人,虽然他点也不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神马的都是捎带手做的,但是在他主政的兴平初年,政策确实符合当时的实际需求,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眼见国家税收年比年,但是人民群群众并没有觉得负担加重,难得世家也没有被广泛触怒——进过了次政治大清洗,政府发了笔不小的财。同时,由于政治清洗,使得郡县级地方长官里土鳖的比例增加,也增加了政府的活力。

    国家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并且把对正常国家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政府在紧张地备战,这事儿不用明说,早就是举国上下心知肚明了的。京城的大街小巷却没有什么惊慌的意思,非但不惊慌,还不少有志之士涌到京城,希图通过活动,能够 把握机会。又值每年春季的招考用人与补缺,旅舍酒肆乃至教坊等等热闹非凡,权贵人家每天收到的名刺都能拿来当柴禾点。

    应天末、兴平初那场变乱的空缺不是般人能够谋到的,事发突然,各方角逐之下,没个背景很难出头。眼下就不样了,尤其是司州,经过双鹰王的洗礼之后,缺出来的职 位不是般二般的,池脩之上任之后,各地的官员至今没有完全补齐。因是战时,北部边境在定程度上实施了严格的军事管制,要求既高,许官员被弹劾罢免,又有些人因为条件艰苦又或者被上次官n代们遭遇双鹰王事件吓得弃官而逃的,现在空缺 的位置还是很不少。

    想去北方建功立业的人还真不是般的,这是广大土鳖们近年来最好的次大规模上进的机会了。富贵险中求,如果你没有个好姓氏二没个好爸爸,想做官,路就非常窄,有时候不得不剑走偏锋去冒冒险。

    王黎与冯纶就是这些冒险中的两名,两人都四处投名请见,冯纶长得帅,与安康大长公主打了个照面,因为长相被安康大长公主记住了,格外问了两句。彼时十九娘心情正好,她那个讨厌的妹妹二十娘死于幽所,算是结束了这段姐妹间的孽缘。遇到个长相不坏的男子殷殷地看着她,十九娘又与对方说了两句话,听其口音是标准的京城官,仪态也好,冯纶又自陈是来请见的,于是问了姓名,看了文章,令其再写篇来给她看。

    冯纶也理所当然地被王黎嫉妒了。王黎有对冯绍是各种羡慕嫉妒恨,非止是因为冯纶先于他入了贵人的眼,因冯纶生得也好看,字也写得好,谈吐举止也宜人。作为个男人,个生在颜控时代的男人,嫉妒是非常有必要的。长相是硬件问题,目前还没有开 发出整容项目,王黎也就只能口上酸酸了。

    被看中的冯纶也没什么屈辱感,倒是很乐意回去再准备篇文章。

    安康大长公主与丈夫的生活还算正常,男的固然不敢纳妾蓄婢养外室,女的也没有蓄面首有私情。然而作为个公主、个女性,对于英俊男性的好感是不可避免的,安康大长公主也颜控。没遇上就罢了,遇上个有求于她,又风姿出众的成熟男

    分节阅读191

    欲望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