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一种二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只是一种美好的意淫。

    事实上,大隋朝还没有火药,所以爆竹声中一岁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哪怕其试图要爆的真的只是竹筒而已。爆竹这种玩意儿,要到中唐才会出现。

    不过不管怎么样,辞旧迎新的日子终究还是如同历史的滚滚车轮碾过了。萧铣孤身在杭州,身边只有过了年才刚满十岁的两个小正太小萝莉——也就是沈光和独孤凤陪着过了新年。和沈光略微喝了几瓶会稽加饭酒,一个年也就过去了。也就是到了喝酒的时候,萧铣才想起感慨,沈光的兄长也真是放得下心,也或许是沈光在大兴的时候便混“**”混得久了,以至于家里人懒得管他,居然让他如此小小年纪就放他出来投奔哥们儿混前程。

    在新年的酒精滋润中,萧铣蓦然想到,“开皇二十年”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他的蝴蝶效应,让杨广夺储的进度提前了大半年之多,以至于今年已经改成了“仁寿元年”的年号。从此,或许历史书上记载的开皇年号就只有十九年,而仁寿却有可能用五年……历史,已经明显的改变了。

    心中再是想念表妹和姑母也没什么卵用,唯一再见到亲人的机会,就是好好把手头立了军令状的活干完。故而,年节过后不久,甚至连元宵都还没到,萧铣便又咬咬牙恢复到了勤政劝农的状态中去了。

    去年年底他颇深入调查了解了当地百姓的生产情况,如今杭州的水稻依然普遍没做到一种二熟,或者说十年里面也就一两年要靠天候运气才能碰到这种好事。而苏州湖州那边因为水土和气候,却可以有一半多的年份做到一种二熟。在毫无农业常识的人来看,这些或许只能指望靠天吃饭,但是上辈子从小在宁波乡下苦出来的萧铣,却知道这里面颇有一些事在人为的因素,可以努力搏一把。

    杭州今年的税粮,可是关系到他可以征发多少徭役的问题,萧铣不能不上心。

    ……

    一月下旬,县城东南,吴山镇,连绵的水田如今还是空置的状态,一直要绵延到候潮门外。这一带,也就是钱塘县最豪富的两家乡佐顾老庄主和沈员外的乡里了,一整片算过去足有几万亩稻田。

    往年,元宵前后距离水稻下种起码还有二十天的时间——古人都知道二月初二龙抬头,正月里,怎么可能做农活呢?

    但是今年,情况明显不同,数名县里的户曹小吏,个别将作监的工匠,乃至亲临田间的县尊大人,组成了一个奇怪的组合,在那里指导着庄户农汉忙碌。几个乡子里的富户自然也不敢托大,连县尊大人都亲自来劝农了,哪有不过来表示的道理。

    “这些稻种,正月初十开始就已经用温水浸种过了么?已经持续浸了七天了?水若是凉了,每日要换两次温水!这些都是马虎不得的。不要吝惜那些许柴火,要图方便的话还可以在烧秸秆的地方架锅热水。”

    萧铣从一个水盆里抄起一把稻种,在手上仔细搓了一搓,观察了一下样子,便暂且放下了这里。随后走到另一处四角堆起了高高的土垄田间还用秸秆焚烧增加草木灰并且保温的小田内,又仔细勘察起来。

    跟在萧铣背后的户曹老吏看上去年轻时似乎颇通农事,后来做吏又颇识几个字,如今拿着两册《齐民要术》中的卷册,一边看一边对着这块预备用于育秧的小田,指手画脚说道:“这育秧的田,要挖得和北地的‘代田法’旱田一般。一道一尺的沟,夹杂一道一尺的垄。种子要下在沟里,才好防风保温,让正月里先出秧苗子,二月里才好移到大田里去抛秧。你们这个田沟还是挖的浅了!而且焚烧草木的灰要均匀翻一遍,翻耕到沟里,不是这么浮撒着!”

    萧铣自己当然不可能所有农业技术都懂,但是他毕竟有点经验就可以总结出来,与人参详,加上去年上任之前花时间修订刻印了《齐民要术》,把自己的私货和原版的介绍结合起来,自然可以训练出一批勉强可以称得上能吏的户曹人员帮着推广查漏补缺。在别的乡里,这样的情形也在同时发生,只是并没有如这边这样萧铣亲临视察罢了。

    忙完了浸种也视察过了备用着将来育秧的小田,萧铣随意地让从人端过马扎,便在田垄上歇息一下,喝口水。沈员外看了,颇有眼色地凑上来,卑声下礼地问道:“萧县尊,这……用上了温水提前浸几天种,再比正常农时早上七八日先下种育秧,这些事儿可是颇费手脚。比往年耕作,一户农户前前后后可也得多将近十天的忙活,若是真有利于收成,倒也罢了……只是,如此这般做了,就真能保证一年收两茬儿稻子?”

    萧铣放下水碗,很有信心地淡然一笑:“稻子种下去,一年能割一茬儿还是两茬,全看生长期是否足够生长期内日照是否充分。寻常二月上旬尽头才下种,到九月末也是定然不够收两茬儿的,若是夏末割了第一茬,第二茬根本不够时间长。偶尔十年里头有两年运气好的,那也是气候暄暖,长日头的天够多,或许是比正常年份多了那么二十来天,才有了第二茬。本官今日用的法子,便是不管天候如何,用提前浸种育秧等手段,把这二十天的功夫给抢回来,你们照做便是,农人们多辛苦十天,也没什么打紧,反正正月里原本闲着也是闲着,朝廷徭役也没打算在正月里征发,总要到春播结束之后,才调人修河。”

    “萧县尊说得如此明白,小老儿倒是心里踏实了。唉,说来惭愧啊,这《齐民要术》也到手两三个月了,不过也才读了六七分,许多还不得要领,说到底还是见识少了,比不得县尊渊博呐。”

    一群乡绅们揣摩明白了道理,自去约束组织自己乡里农户照样干活不提,倒是颇有一派知识传销的热血劲儿。农人们知道事关自己一年的收成,尤其是被传说中十年八年才见一回的“一种二熟”吸引,自然丝毫不敢怠慢。

    萧铣花了两三天功夫,把钱塘县下属的城外二十来个乡都跑遍了,确认了农时不曾耽误。才略微闲下来不到一天,心中想想又不放心,去找刺史谢远了解临县的一些情况。

    《齐民要术》的书,萧铣从去岁一开始赠送给治下乡绅之后,也多印了数百套,有赠送给上官的,也有在杭州城里的书坊搭售寄卖的,去年最后两个月也着实卖出去了上百套,可见乡绅世族对于提升农事的著作还是很重视的。基于这个群众基础比较好的现状,新年刚过萧铣便找刺史谢远推荐过自己的一种二熟之法,希望谢远能够帮忙推广到临县。做官哪有不喜好政绩的?若是真能丰收,也是一桩美事,故而谢远当时也是直接满口应承了。

    得知萧铣上门拜访,谢远出迎时也是感慨不已:“萧监丞可是勤政得狠呐,正月都没过完,便这般东奔西跑,倒是让本官汗颜了。”

    一边说着,谢远也不等萧铣开口,一边拉着他往里走,一边说道:“上次你请示的那些事儿,本官也关照了一番。不过最后也只有余杭县武康县两县县令联系了乡绅们,表示要按照《齐民要术》之法在耕作前提前浸种育秧抢先农时。本官虽然是上官,却也不好干涉地方内务太过,而且其余三县着实有他们自己的苦衷。”

    萧铣来的时候还是踌躇满志的,听了谢远的答案,不免有些落差,“却不知其余各县却是有何难处?”

    谢远招呼萧铣坐下奉茶,一边说道:“武康县邻接湖州,地势最是优渥,原本一种二熟的机会,也是杭州各县中最高的。如今听了你在《齐民要术》上整理的法子,自然是照做不提,只要到时候派给十几个识农务的老农或小吏从旁指点一番就好了,今年很有信心做到一年二熟。余杭县是本州第一大县,横跨州城东北西北,地势也算平坦灌溉优良,今年也会依照这个法子推广,尽管不一定有武康县那么把握,到时候丰收了也是一大臂助。

    剩下的几个县,情况却是略有不同。盐官县太靠近浙江下游入海,每月浙江潮水倒灌,水咸颇为严重,此前每年庄稼涨势都不如临县,田亩清丈时也都是些下田,百姓赋税还要靠沿江沿海捞些渔获找补,若是强行推行浸种育秧,只怕效果不大,又耽误了渔业时令。

    富阳县于潜县(临安)却是另一种情况,这两县山地较多梯田也不少。平地上大块水田面积本就不大。按照往年估算,平原水田只占全县田亩三分之一。故而这两县回报上来的情况也没说彻底不用浸种育秧等法,只是适用范围缩小了些,只承诺在部分平原水田用这些法子,旱田梯田便不用了,免得突费民力。”

    萧铣一边听一边在心中精打细算,只要把余杭县和武康县两个大县拉进来,便是增加了一万两千户民户的覆盖范围。再加上富阳和于潜少量采用,综合起来估计有一万五千户覆盖。按照一户课田四十亩的平均朝廷定法,加上隐田世家占田,今年杭州一州一年的增产许有四五十万石。税粮增收若是能跟上,也有两万石。而且只要粮食丰收的话,即使直接征收税粮不足,还可以通过常平仓打着“防止米贱伤农”的旗号廉价购入,如此,修河的粮食应该便够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