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九章:蓄势待发
是夜,陈氏大营静悄悄的,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过谁都不敢睡下,其实陈天利倒是曾倡议过,明军夜袭,天知道是上半夜还是下半夜,理应让人轮番睡下,如此这样,一旦敌袭才可保持最佳的状态迎击。
可是很快,这个倡议便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以请化公为首的一批有经验的将军反对尤为激烈,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绝不能让人睡下,因为一旦开战,突然传出喊杀,那么熟睡的士卒被惊醒,很可能在慌乱之下炸营。
炸营是极为恐怖的事,一个人精神过于紧绷,又听闻到敌袭,也黑夜之中便会手持着武器不分敌友相互砍杀,不必明军登陆,自己的阵脚都可能乱了。
所以与其如此,不如约束所有人保持清醒,否则必败。
古时有诸多的战例,什么数百铁骑突袭数万大军的大营,斩杀数千,数万大军溃败,这种战例固然有吹嘘的成份,而诞生如此大的伤亡其中最重要的是因素就是炸营而起,黑夜之中,突然发出警讯,紧接着一队骑兵杀入营中,惊醒的兵丁受了惊吓,立即拿起武器,四处都是喊杀和火光,此时任何一个人对靠近自己的人都会变得戒备起来,他们会毫不犹豫拿起武器,不辨敌友,相互残杀。
陈天利显然经验不足才遭致了大家的反对。万余大军,谁也没有歇下,一直等到上半夜。并不见明军派人登陆。
原本预料,既然上半夜不来,那么必定下半夜要来。可是一直通宵达旦的等候,许多人又困又乏,已是有些吃不住了。
陈天利眼皮子已经开始打架了,整个大营人困马乏,倒是那清化公却是命人前来相告:“殿下,黎明将至,明军必定要来夜袭。此时海上多雾,他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登陆,此时将士们人困马乏。若是他们上岸突袭,则胜负难料了。”
陈天利一听,顿时打起精神,这请化公果然是个老将。一下子道出了天机。都等了这么久,料来明军就是趁着这个时候夜袭了,于是他连忙下令让所有人抖擞精神。
可惜……他们还是失望了,这让陈天利有点愠怒,这清化公一副沙场老将的样子,倚老卖老,次次都是信誓旦旦,可是左右都不见明军攻来。现在大家又累又饿,料来明军是不会进攻了。
只是陈天利却不能将那请化公如何。心里有万般的不悦,却也只能作罢。
待曙光露出来,眼看天要大亮,陈天利只得下令将士们歇下。
卯时三刻。
突然,一阵呼喊传出:“明军的船动了,船动了。”
整个大营霎时混乱起来。刚刚打了个盹儿的陈天利被惊醒,便听到大营有些混乱起来,他连忙冲出大营,带着人前去滩头,果然看到七八艘战舰缓缓靠近海湾,向海湾驶入。
陈天利不敢大意,连忙大叫:“传令,传令,把所有人都叫醒,在滩头聚集,准备迎战。”
眼前的战舰,其实体积并不算大,不过二十余丈而已,船身也是狭小,通体黝黑,如今在晨雾之中缓缓破雾而来,越来越近,陈天利见这庞然大物,心里还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他一声令下之后,武官们便纷纷去驱逐那些疲惫的士卒从营中出来,大家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本来就耗了一夜,刚刚睡下才片刻功夫便被人叫醒,因此所有人的脑袋都不太清醒,却不得不仓促迎战。
战舰在靠近海湾一两百丈的地方又稳稳停下。
之所以陈天利选择固守这处海湾,正是因为这里属于深水区,明军的船舰要登陆,势必会选择这里,因此即便是百丈之外,依旧可以行船。
而此时,那一艘艘的船开始放下绳索和小船舢板,很明显,他们是准备派人登陆了。
聚集在滩头的叛军也越来越多,大家小心翼翼的规避着陷阱,分发着弓箭,一个个晨雾之中打起了最后一分的精神。
…………………………………………………………………………………………………………………………………………………………………………………………
在大船上,郝风楼精神抖擞,渐渐克服了晕船之后,整个人浑身轻盈,昨夜又饱睡了一阵,用过了茶点,显得精神奕奕。
他迎着晨风,肉眼可辨,便可看到滩头上那密密麻麻的叛军。
此时的郝风楼似笑非笑地扶着船舷,眼眸中掠过一丝冷意。
“传令,转舵!”
“转舵,转舵……”
一个个声音响起,船上吹起了号角。
舰船得到了消息,纷纷转舵,巨大的船舰挂起了侧帆,船身微微一倾,调转了船头。
而面对着海滩,是八艘舰船的船身,通体黝黑的船身黑乎乎的,宛如一道城墙。对此,滩头上的叛军大为不解,这是什么缘故,这些汉人到底故弄什么玄虚?
只是他们的思维有些迟钝,一宿未睡,又没有埋锅造饭,赶到滩头的时候,这种感觉还不明显,可是一旦在这里屏息等待的时候,许多人的眼睛就开始打架了,在这静寂的等待之中,不少人的精神显得有些恍惚。
而此时,在舰船上,郝风楼下达了第二个命令:“准备!”
“准备!准备!”
此时,没有再吹牛角号了,不过郝风楼的座船上,在船舱第三层的地方,一个个打着赤膊,精神饱满的力士放下了一个个挡板,右侧船身,顿时三十多个黑乎乎的方洞露出来。
带队的一个武官呼喝道:“将火炮推出去,固定!”
这里存放着三十多门火炮,每一门火炮的下座都由金属固定了一个滑轨,倒颇有点像是火车铁轨一般,平时的时候,将火炮约束在轨道的末端,一旦用时,取下固定用的插销,众人便可奋力将火炮直接推出去。
这样的设计乃是郝风楼和一干铁匠们努力了半个月的结果。火炮沉重,而船上颠簸,一旦遇到风浪,这沉重的火炮便会四处晃动,可能会砸伤舱中的人手,甚至破坏船身。使火炮固定,可以前后滑动,在船上射击时,也可保持极好的精度。
这些力士准确来说就是炮手,早在半年前就已招募,他们先在陆地进行操练,随后再到船上,今日这种情况,他们已经不知试练了多少次,听到号令,便熟稔地将火炮推出,炮口伸出了船身,随后,他们再用插销将火炮下身固定。
这火炮的船舱进行过特别的加固,每一层木板用的都是最坚硬的铁力木,尤其是这舱板,更是比其他舱室多增加了数倍的用料,在中间又填充了沙石,用以抵消后座力。
而为了实验船舱能承受多大的火炮后坐力,船匠们曾花费了不少功夫,一次次的进行实验。于是乎,这种舰船上专用的火炮便出现了。
这个时代,之所以火炮不能上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火炮笨重,许多火炮重大千斤乃至于数千斤,而笨重的原因说来也是可笑,只是因为材料不过关而已。
寻常的铁铸炮因为铁料太差,杂质太多,强度不够,所以若是将火炮做的轻巧做得轻薄,只怕火药在膛管里一炸,整只炮便炸上了天,莫说伤敌,连自身都难保。因此大明的匠人们没有把火炮的工艺改进放在加强炼铁工艺上,而是使命的增加炮管的厚度,有的所谓神武大炮,炮管的厚度竟比小臂还粗,如此一来,这样的火炮不但沉重而且笨拙,在陆地上使用都极为不便,主要的用途不过是放置在城头,用于防守罢了。至于将这玩意拿上船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铁匠们对火炮的不断改进,将这炮身尽量的轻薄,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船上的需要,铁匠们还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比如减小口径,加强底座,尽力的减轻后座的冲击力。
在几番不断的实验和改进之后,半年多的时间终于定型,眼下这艘战船炮舱里一口口火炮探出了船身,露出了狰狞。
“装药!”
“填弹!”
指挥的武官熟稔地发出了命令,而力士们也十分轻松,一切按部就班,先是填实了火药只要,撞入专用的炮弹,由于重新设计了膛线,所以船上用的炮弹和陆地上不同,口径小了不少,装填起来也是便利了许多。
“大人,三号位准备妥当。”
“大人,七号位准备妥当。”
“大人,二十一号位准备妥当……”
火炮进行加固,一个个炮位上,传出了传报声。
武官面无表情,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引火!”
………………………………………………………………………………………………………………………………………………………………
,停电了,没有保存,结果废了几百字的稿,好伤心。求月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