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 4 部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神了 作者:肉书屋

    第 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了一个男孩。其中一人在夜里熟睡当中,不小心压死了自己的孩子,她趁另一人睡着,将自己的死孩子换了她的活孩子。天亮以后,被掉包的女人发觉有异,两个妇人于是为了活孩子的所有权,争执到所罗门前面。【所罗门说:“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

    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就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那妇人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

    故事的结局没有人不知道,“爱”这个活孩子的“急痛”女人才是真正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所罗门以此断案;而约书亚·罗斯·李普曼以“爱自己”的本能作为人悔改的,很符合所罗门的逻辑。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

    第39节:明天的飞鸟与百合

    明天的飞鸟与百合

    若要统计《圣经》中被引用得最多的话语,下面这段不能遗漏。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

    这里面的原则和现状当然格格不入,这是一个建立在按揭制度上的消费社会,我们都在花明天的钱,哪一天没了工作,银行就会来把房子与车子全部收走,信用也会破产。那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当飞鸟与百合。

    更有趣的是,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人类如果没有对明天乃至更远的未来的忧虑,那就不会有宗教,就像飞鸟与百合没有信仰一个样。加拿大行为神经科学家托德·墨非最近发布他的研究成果,当大脑前庭和大脑颞叶(这两个地方还真不好找)长大以后,人就开始了对未来的忧虑,一些特殊的思维技能开始产生,比如见到一个死人,他就会设身处地,想我将来死了会是如何?围绕着这点,生与死,当下与未来,存在与消失,瞬间与永恒,这些不可能解的疑问将一一浮现,相对容易将人引向宗教的安慰。

    这是一个另类迷局,因为明天的不确定,才走向宗教,而上面提到的著名教条又让人不要忧虑明天;若是真的被教导得只想着今天,也许又会放弃宗教。从这点看,宗教是不是应该感谢按揭制度将现代社会的工蚁们死死钉在对明天的忧虑当中?而所有人都不花未来的钱,那么,这个消费世界会不会就此垮掉?这些问题,想想都头大,也许打通宗教家与经济学家两在门派武功的高手,也未必解得开。

    不过,未来的不确定感,自由主义大师们有不同的看法:这正是人的本质之一,也是做人有趣的地方,未来什么都安排好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这话的主旨也是不要为明天忧虑,今天过好了,明天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从这点来看,托德·墨非的论证不够周密,大脑前庭和大脑颞叶的成熟,明明还有将人引向自由义的可能。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40节:就是石匠、木匠

    就是石匠、木匠

    去年年底,忽然觉得《旧约》里面有一句话很好,可是找不到在什么地方,只记得出现在漫长乏味的叙述当中。这种感觉就痒了却不知道痒在哪里,抓不到痒就只能抓狂。

    今年看《旧约》时碰见冗长单调的篇幅,特地留了心眼。结果耐心在《历代志上》得到了报答。在大卫王的事迹之后,在人口统计以及圣殿建筑规划之后,大卫召来他的儿子所罗门,将圣殿开工的任务交给他,因为大卫王一生战争过多,流了许多人的血,所以耶和华不以他的名建造殿宇,却对他说,【“你要生一个儿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静,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他的名字要叫所罗门(即“太平”之意)……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这些话,在杀戮连连的旧约文字当中,非常罕见。《旧约》的暴力惩罚与《新约》的无条件反对暴力,像是硬币的两面,像是一个人的挣扎。

    大卫将所有的资金与建筑材料清点给所罗门以后,说了那句我找了很久的话:【“你有许多匠人,就是石匠、木匠,和一切能作各样工的巧匠,并有无数的金、银、铜、铁。你当起来办事,愿耶和华与你同在。”】清点材料的账单开列之后,这句话说出了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与海子的“喂马、劈柴”“关心粮食与蔬菜”是同类型的安慰。一个技艺纯熟的石匠,雇用为圣殿琢磨石头,衣食无忧,每天回家以后,清理头发里细微的石屑,洗掉身上的石头味道,好好睡一个觉。而他的邻居木匠,也和他一样心满意足,两人相安无事,不会彼此嫉妒。

    当然,可能是我个人觉得那句话特别动人,因为之前我被阅读疲劳压迫着,忽然被那句话放松了,对它的好感有纯粹个人的印记。曾经有长篇小说的写作经验说,若要写这种少则十数万,多则上百万的东西,得学会“平庸”,不能每个字都苦心经营,用力千钧,一些篇幅的无聊、琐碎是必须的。这样其实反而会让最想说的话跳到半空中,光芒四s。这话说得不错,不过恐怕高估了多数小说作者的追求,因为“平庸”是他们唯一掌握了的才能。

    即使那句话并不好,没有失业担忧的匠人也还是值得羡慕的一群人。现在,石匠与木匠像是没落职业了,这有些可惜。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41节:不要相信显得完美的人

    不要相信显得完美的人

    布什家族有一位很亲近的牧师,尤其和小布什联络得多,从小布什下定决心要当总统以后,他们之间的谈话就没有间断过。小布什万万没有想到,此人将他们的通话偷偷录音,最近写了一本书公开。所以,不要相信任何人,即使他是牧师。

    换成另一个人,这个录音是致命的,如果是克林顿,那全世界又将知道他增加了性伴侣。而小布什只有一个隐私被抖了出来:他年轻时吸过大麻。而这除了为他获得年轻人的好感以外,没有任何坏处。其他的资料只证明了一点:此人生来就是为了当总统的。也就是说,小布什私德严谨,按理说,美国人民应该欢天喜地才对。偏偏有人大咧咧地说,这样的“道德标兵”成为总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道德高尚”,所以做什么决定都认为绝对正确,充满自信——这在对伊战争中体现得很明显,哪怕多数盟友都反对,他也毫不畏惧——这样的后果是他做起错事来也分外利索,并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证明了他错得离谱。当然,这也并不影响小布什的自我评价,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对于人的本性,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不可能完美,必然会有缺陷,所以对看起来太过高尚的人,抱有怀疑心理;另一种是相信存在着完人与超人,他可以被赋予绝对的权力,让他拯救万民。对小布什持怀疑态度的人,无疑认同前一种看法。

    宗教力量在美国,一直很强大。杰弗逊总统有次夹着本《圣经》去教堂,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万分惊奇,问他:“总统先生,你为什么要去祈祷?那本书里的没一个字是你相信的。” 杰弗逊的回答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存在或统治可以不需要宗教,我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长官,必须去表示我的敬意。”

    也正是包括杰弗逊在内的这批聪明人,认识到宗教的影响力,才坚持“政教分离”,如果政权与宗教合一,他们认为,这不太可能让圣徒当选总统,只可能让最伪善地窃取了宗教权力的人统治整个国家。

    由此看来,美国自开国以来,“人性恶”就在政治学当中占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碰见一个挑不出毛病的人,他们反而会心惊胆战。

    虹桥门户网。hqdoor。

    第42节:第七天

    第七天

    第七天,也就是星期天,我们用来睡懒觉、打麻将、玩体育彩票、请客吃饭,关于这一天的解释,却扑朔迷离,有凶,有吉。

    第七天的来头很大,【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旧约·创世记》

    所以,在《旧约·出埃及记》之《重新立约》里面有说,【你六日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这个约定把人类想象得太勤快了,我们现在已经是五天工作制了;而在“懒惰的欧洲”,每周工作三十五小时,人们都已经嫌太长了;要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工作时数,那更是会激起众怒,法国就想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结果巴黎大罢工,整个城市停摆,而罢工那天,恰恰是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在巴黎,罢工的人群,穿着支持奥运的衣服,懒洋洋地走着。

    这些人,肯定不会在安息日工作的,不像《旧约》里的某个妇人,因为在安息日捡柴,被耶和华用雷劈死了。

    惩罚如此暴烈,才显示出安息日不作为的重要性。

    这是引发《新约·路加福音》中一段争论的原因。安息日,耶稣治了一个病了十八年、腰直不起来的女人。【管会堂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作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以。”】

    这样解释安息日的戒律,应该是一点都不错。

    耶稣的回答也绝对正确,却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吗?】

    人不应当在安息日作工,这是一种“安息观”;而人更应当在安息日释放一切负担,包括工作、疾病、忧虑、困苦……在这一天,得到彻底的安息,这也是一种“安息观”,折磨人的病病从来不遵守安息日,在第七天暂不发作,那么,在安息日将这病驱赶走,让一个十八年不得安息的人得了安息,这是最虔诚地守了安息日的戒律。

    严酷的教条,以惩罚维护它也行,以拯救实践它也行;它既可成为雷击,也能化为雨露,全看你从哪一个角度去解读它。

    第 4 部分

    欲望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