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80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80部分阅读

    ,各式各样。当曹颙收到京城的信,看到五花八门的弹劾内容时,直看得目瞪口呆。“纳当地女子为妾”这条,位列其上。

    虽说律法上确实禁止地方官纳所治下女子为妾,可真因这个被弹劾的封疆大吏,年羹尧怕是第一头一个。

    还有一条“纵奴行凶”的,说的是年羹尧的家奴与咸阳知县摩擦之事。此事,曹颙略有耳闻。因年羹尧在西北位高权重,家人奴才也气焰嚣张。有个年羹尧身边的长随,受人请托,在咸阳县衙为人说项,被咸阳知县所拒。此人恼羞成怒,言语间对咸阳知县就有些不尊重,刚好被初任巡抚的胡期恒撞见,便以“以下犯上”之罪,杖打了年家下人。正因此事的缘故,年家家奴不敢再嚣张。

    年羹尧即便独霸西北,也鲜少再出现下人奴才仗势欺人、欺凌百姓的恶行。

    曹颙出京前,便以此事,告诫给随他出京的曹府众人。要是有人倚仗是曹府下人的身份为恶,那就不仅仅是送官法办,还要按照家法严处。

    看到年羹充被弹劾的林林种种的罪名,曹颙算是明白真正见识仕途凶险。做到督抚这个身份,为世人瞩目,真是不可行错一步,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被翻出来,就是罪名。

    许是雍正已经等的不耐烦,这些弹劾上去没几日,直接略过了审查定罪这一步,罢了年羹尧的总督与大将军,调任杭州将军。

    “先去了臂膀,再调离西北,断了根基,皇上对年羹尧如此猜忌,年羹充性命难以保全。”宋厚听到这个消息,神情很是沉重。

    君臣之间,君是天,臣是地。

    臣子生死荣辱,本就在君王一念之间。

    要是因性情桀骜或是才能不堪为君王所弃,并不可惧;可关于造反谋逆的猜忌,却不是断送了顶戴花翎就能了结的。

    蒋坚道:“皇上本就少心腹,直接去了这两人,接下来少不得在天下督抚中扶持重臣。唐藩台要下地方巡查,大人不防同往。若是忙起来,顾不得关注京城动静,也能说得过去。”

    “接下来,该隆科多了!”曹颙原以为年羹尧倒台,自己会幸灾乐祸,可事到眼前,却只觉得心惊。

    三百里外的京城,有人同曹颙说了一样的话:“接下来,该隆科多了!”说这话的,是兵部侍郎傅鼐。

    年羹充调任后这两日,他想了许多,睡觉都不安稳,最后顶着黑眼圈去了怡亲王府。

    虽说十三阿哥避嫌,从不主动往来朝中大臣;可皇上对他信赖有加,曾不止一次对潜邸旧人提及十三阿哥,让他们多与十三阿哥往来。傅鼐,便是其中一员。

    十三阿哥听傅鼐说的如此直白,神色一凝,刚想要告诫两旬,便听傅鼐又道:“今日,奴才是求王爷来了。听闻盛京户部侍郎出缺,不知奴才能不能调任此缺?”盛京六部侍郎,与京城六部侍郎是平级,权利却不可同日而语。

    去盛京六部做堂官的,不是中级官员高升前过度,就是京城六部九卿的堂官杞事被贬。像傅鼐这样主动求的,开国来还是鲜见。

    十三阿哥闻言,目光深邃,看着傅鼐,声音已经带了几分清冷:“阁峰是怕固结亲缘故,受隆科多连累?还是担心女儿往后受苦?这个时候出京,是为了辞了这门亲事么?”

    隆科多次子玉柱已经十八、九,傅家二姑娘也到花期,听说定下婚期,就在今年秋天。傅鼐此时提出离京,不得不使十三阿哥想到两家亲事。

    傅鼐听了,却是摇头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更不要说是姻缘大事,岂有变动之理?即便奴才其能谋上此缺,也会先嫁了女儿再出京。十三阿哥听了,有些动容:“既是如此,阁峰为何还要谋盛京的缺?

    就见傅鼐苦笑道:“十三爷与奴才认识三十来年了,还不知奴才的性子么,最是心软不过。奴才是担心,继续留在京中,到了……到了国舅爷问罪那日,忍不住为其求情……”

    十三阿哥皱眉道:“就算隆科多问罪,还有佟家族人在,也轮不到你这个姻亲出面说情,何必庸人自扰?”

    傅鼐目光有些迷离,低声道:“要是同奴才没干系,奴才有几个胆子,也不敢主动往前参合……不巧的是,皇上早先曾命奴才留心国舅府那边。”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11:44 只看该作者

    415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黑店

    “什么?”十三阿哥大吃一惊。

    倒不是为雍正命傅鼎监督隆科多之事惊讶,而是因既有这个前因在,傅鼎依旧答应了隆科多的提亲,将女儿许配给玉柱。

    早先听说这门亲事时,十三阿哥也觉得不匹配,可只当傅鼎爱女心切,才答应了国舅府提亲。毕竟,若不是隆科多现下有难,也不可能让嫡次子娶庶女为正妻,即便这个嫡次子出身也不正。

    更不要说,傅家那个庶出的二姑娘,早年养活在外宅,前几年才被接回富察家。

    “你也忒糊涂!莫非外头说的那些爱女心切的说辞都是假的,你们两家的亲事另有缘故不成?否则的话,今儿当不会如此。”十三阿哥说道。

    同皇上忌惮的权臣结亲,与同奉命监视的权臣结亲,这意义可大不相同,后者有“通敌”之嫌。

    傅鼐长吁了口气,道:“爱女不假,无法拒绝国舅大人亦是真。皇上登基时,国舅爷手握重权,皇上多提防些也是谨慎。可是奴才这几年瞧下来,除了国舅夫人贪财些,国舅爷并无什么差池行错的地方,却不知皇上为何……”

    十三阿哥见他口无遮拦,忙道:“阁峰,慎言!皇上心里,岂是你我为臣者能揣摩的?”

    傅鼎听了,喃喃道:“奴才记得清楚,那年奴才刚进侍卫处,就被安排在主子身边当差。因那是年少,想的不周全,差点闯下大祸。佟娘娘得知此事,不仅没有处置奴才,还加以保全。虽不能说是救命大恩,奴才也铭感五内。奴才当时便想着,往后要好好当差,回报娘娘恩典。没想到,不久后娘娘就薨了……国舅爷到底是佟娘娘胞弟,如今处境又委实堪怜……”

    虽说佟家在康熙朝有两位娘娘,可听傅鼎这话,十三阿哥便晓得这说的是孝懿仁皇后。他看了看的傅鼎,不由抚额,不知是该骂他,还是该赞他。孝懿仁皇后康熙二十八年薨,至今算一算三十多年了。

    虽不知傅鼎当年到底闯下什么祸,可既是孝懿仁皇后一句话能保全的,定也不是什么大错,要不然也不会允他继续在皇子身边当差。

    三十多年前的恩情,傅鼐还能记在心里,还爱屋及乌地隆科多生出怜悯之心,可谓是有情有义的;但是以结亲的形式,加以提手,却是愚蠢至极。

    如此一来,触怒皇上,不仅不能照拂国舅府什么,还被拖下水,失了圣心。

    十三阿哥真想骂他两句,可见他面容憔悴,也到知天命的年纪,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下去,半晌方道:“盛京侍郎之事,爷记得了……

    有了十三阿哥这句应承,事情进行的很是顺利。

    当雍正看到盛京户部侍郎有傅鼎的名字时,也不过是微微一怔,没有多说什么。

    人人都知道傅鼎是天子追昔,只是因他一直在军中当差,所以名声不显。自打转了兵部侍郎,才为人瞩目。

    没想到,在发作年羹尧的这个时候,傅鼐这个资格最老的潜邸之臣,外放出京。不仅他们意外,连在直隶的曹颙,听了这个消息时,也觉得吃惊。

    “若真是因同隆科多结亲被迁怒,那现下这个处置倒算是轻的。”曹颙不知这是傅鼎自己谋的,同外人一样,只当他被贬,细想究竟,觉得并不算是坏事。

    因要出京赴任,傅家二姑娘与玉柱的婚期就提前到月末进行。李氏同初瑜得了消息,少不得预备贺礼连带着仪程一道使人送回京。

    转眼,到了四月末。

    天气开始变得眼热,不过总督府自己就有冰窖,又不像京城那样要固定的日子才能启冰。所以,总督府里已经开始供冰。曹颙却是无福享用,因为他同唐执玉一道,开始巡查府县。这几日,两人已赶往静海县。

    那里是大县,冲繁疲难,天津卫卫所所在。曹颙直隶展大计中提及的海货,就是天津卫出产。唐执玉正是因这个缘故,决定前往静海看看。曹颙跟过来,是想看看卫所练兵之事。

    从清苑到静海三百里,中间途径十来个州县,要是摆出总督与布政使的仪仗,少不得惊动地方。

    因此,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没有摆仪仗。

    除了几个属官幕僚随行,其他的就是五百督标跟随。

    这是曹颙的意思,权当是练兵。他已经打算好,总督府三标督兵,年底前争取都拉出来转一圈。梁传福体会到曹颙的用意,亲自带兵出来。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督标官兵上下看起来都精神许多,即便顶着烈日,一日行军五十里,也都是昂挺胸,并无马蚤动抱怨。

    还有将近百里路的时候,曹颙带了十数骑,先行一步、这是唐执玉的建议,省的几百督标到后,惊动地方,倒是身份所限,他们行事就不便宜。

    这就是“微服私访”了,曹颙在清苑城里行过两遭,并没有太大收获。像那种恶霸横行、纨绔调戏良家妇女的戏码,本就不是常态。这一先行,众人便早到静海一日。没有在驿站投宿,而是在城市寻了家大的客栈落脚。稍加休息后,曹颙与唐执玉便去了贩卖海货的地方。

    这边多是干货,海带、海米、海参,有的摊子上也能见到鲜贝与虾蟹等物。看得曹颙心动,便拉着唐执玉寻了家大酒楼,点了一桌子海鲜。

    旁的还好,在京里都吃过,只有虾爬子,还是十几年前在沂州时吃过,如今看了,勾起了曹颙的馋虫。曹颙与唐执玉、梁传福三个,外加上随行的十几个护卫随从,也有小二十人。除了唐执玉与梁传福被曹颙留在包厢里同桌外,其他人在大堂坐了。

    这个时节的虾爬子,不仅肥美,而且还多有籽有膏,曹颙想着美食,心情甚好,便吩咐张义安排外头众人,想吃什么就要什么,吃好为主。

    包厢里这三人,除了椒盐虾爬子,还点了蛏子、海蟹什么的,十来盘菜,多是海味。只是东西上桌时,卖相一般,总算食材还算新鲜,勉强可以入口。

    曹颙吃了两口,便放下筷子,心中不无遗憾。若是这些东西能到清苑,用自家厨子料理,那作出来的才能算是美味。本就有些扫兴,不想等到吃完饭后,外头又传来吵杂声。

    曹颙正疑惑,就见张义推门进来,脸色难掩愤愤,回道:“老爷,这是家黑店!”

    曹颙听了一愣,这可是在静海城中最繁华地界,挑的最气派的二层酒楼,这是“黑店”?

    外头吵杂声渐朝上,包厢门口却有了动静,好像有人想要进包厢,被人所阻。曹颙见这不成样子,皱眉问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张义道:

    “方才小的去结账,掌柜的竟要一百五十两银子?”

    “什么?一百五十两?”曹颙听了,觉得不可思议。

    京城御厨坐镇的馆子里,几十两银子的席面也是有的,可那用的是入珍食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心烹制出来的。

    眼前这些,搁在京中,也不过是个下等席面,有个几两银子都多说。加上外头的两桌,顶天十几二十两银子。

    “你们点的什么菜?”曹颙怕有误会,多问了一句。

    “大家伙儿吃不惯海味,每桌要了一盘蜉蟹,一条海鱼,其他的就是肥鸡、肘子这些,每桌还要了几盘花卷。”张义回道。

    唐执玉在旁,亦是气愤不已,只是先前他们主仆说话,不好插唱。见他们说完,方道: “青天白日,就敢信口祧诈,真是岂有此理?”

    曹颙的脸也撂了下来,对张义道:

    “出去问问酒楼里的人,为何会收这么多银子,再打两个人去县衙报案,看看县衙那边怎么说。”

    张义应声去了,曹颙的心情有些沉重。

    他们这一行,除了唐执玉身边这两个师爷上了年岁外,其他人十六人都是青壮。这酒楼却丝毫不忌惮,信口讹诈,气焰也大过嚣张。

    唐执玉也想到此处,眉头已经皱成一团,对曹颙低声道:“大人,要不去外头看看?”

    曹颙点点头,率先出门,就见包厢门口,几个护卫守着,与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对峙。

    在这些人后,有个穿着绸衣的青年,弱冠年纪,满脸倨傲之色,扬着下巴,打量着曹颙一行。他身后,还有十来个壮汉,将酒楼门口堵住,隐隐地将他们这一行围住。

    看到唐执玉面如寒霜,曹颙与梁传福去若无其事,那青年倒是一愣,随后面上又带了讥讽,道:

    “青天白日,想要吃白食,还有王法没有?”

    曹颙哪里会同他拌嘴,只看向张义道:

    “使人去衙门了?”

    张义躬身道:“使了,还问清了路,县衙就在后街。”说到最后,神色复杂地看了那青年一眼,道:

    “就是这位吩咐小二,带夏全、路敢干去县衙……”曹颙与唐执玉对视一眼,实想不出这青年如此肆无忌惮的理由。

    据他们所知,这静海县令郭一裕是捐官,去年到任。难道,这青年是郭家子弟?

    郭一裕是湖北人,一口南音,眼前这青年说的却是本地话……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三爷

    看着四周壮汉虎视眈眈,对面的青年面色阴郁,曹颙真是哭笑不得。

    他与唐执玉,一个总督,一个布政使,却是碰上“黑店”被人当面讹诈。他并没有摆明身份的意思,固然今日这事是庄笑话,可要是传出去,还不知会被穿成什么样。官场上,最不缺无事生非之人。

    他只是看了那年轻人一眼,便对唐执玉与梁传福道:“益功,相生,既是要等衙门里来人,那咱们稍坐片刻?”

    梁传福出身军伍,哪里会将眼前的几条地头蛇放在眼中。就算是众人不抬出身份,只凭跟着的这十几精卫,也不会惧了这些地痞。

    唐执玉恼是恼,但是不单单是怪被“讹诈”还迁怒到静海县令身上。眼前这青年如此有悖无恐,可见同衙门极熟。他想等县衙衙役到了,确认一下,再做定夺。于是,听了曹颙的话,这两位都应了,随曹颙转身回了包房。见了众人的反应,那青年倒是一愣。

    往常被宰了一刀的客人,不是战战兢兢、破财免灾,便是怒不可赦、动起手来。就算点子硬,这青年也不怕。

    这静海县中,还真没有他尊怕之人。

    他只是骄横惯了,并非无脑之人,想着曹颙说着一口官话,隐隐地生出几分不安,回过头去,将后边掌柜的狠狠地瞪了一眼。

    这“高价”是掌柜的做主要的,见张义不给,外头那两桌又不像善茬,这才急忙请了这青年过来镇场子。

    那掌柜的看出他脑了,忙弓着身子,小声道:“三爷,小的也是没法子,店里有几个月没来外客,郑爷的案子一出,听到音讯的都对这边避之不及……”

    这青年见包厢门已经关上,直觉得自己被剥了面皮,些许不安也全化作脑怒,面色越发阴郁。

    酒楼距县衙本就不远,也就一刻钟的功夫,夏全、路敢干就带了几个捕快过来。

    那捕快头儿是个胖子,三十多岁,长了副笑面,原本同夏全、路敢干说话,见那青年人,立时收声,趋步上前,笑道:“许久没见三爷,小的给三爷请安了。”

    那三爷早已等得不耐烦,没功夫打理他,指了指包厢道:“吃白食的那几个家伙,就在里头,蒋捕头看着办吧!”

    蒋捕头到底年长,比这“三爷”多了几分见识,一路上虽没有套出夏全与路敢干的话,可那一口京腔却是错不了的。

    他面上巴结“三爷”心里却乐不得“三爷”倒霉才好,哪里跟平白得罪人,正想着如何措辞“三爷”已经等不得,扬声道:“衙门里来人了,还不快结账,非要爷递状子么?

    话音未落,包厢门已经打开,曹颙等三人出了包厢。

    蒋扑头看了三人一眼,心里就咯噔一下。

    这天津卫是“三不管”地界,位于河间府、保定府、顺天府交界之地,他虽在县衙当差,却有幸去过周边的几个府衙,正经地见过几个大官。包厢里出来这三人,气度看起来,绝非常人。

    曹颙虽有些看看眼前这些官差会如何应对,却不愿出面与之扯皮,便示意张义上前料理。

    这会儿功夫,张义早已熄了之前的怒火。

    他已经看出,自己老爷没有摆出身份,却使人唤官差来,无非是确认下是否“官商勾结”罢了,便三言两语将事情说了一遍,而后看着那捕头道:“既然县衙来人,到底当如此处置此事,还请这位大人做主?”蒋捕头已是瞧出,包厢里出来这几位才是能做主的。

    见他们不搭理自己,而使旁人说话,越发印证的心中的撸测,这几位身份不一般,他心里越发恭敬。

    可这“三爷”手眼通天,又不是他能得罪的,只好苦着眉道:“要是能和解,还是盼着诸位能化干戈为玉帛;倘若实在调解不成,只能请县尊大人出面。”

    见他没有太多偏帮,曹颙心里松了口气。

    唐执玉为人耿直,眼里揉不进沙子,要是这静海县令真有不妥,怕是他要大动干戈。水清不养鱼,直隶官场牵扯太多,不是唐执玉能搅合动的。

    即便现下有雍正的支持,使得唐执玉能肃清一下,也当不了长远,说不定还要累的唐执玉丢官。曹颙对唐执玉甚是满意,自然是想着多合作两年才好。

    唐执玉却是眉头皱得越发紧,张义已经讲的清楚,这家铺子是天价讹诈,捕快竟然还提出“和解”又抬出“县尊”来。

    要不是他们这一行人,有好几个文武大员,换做平常百姓,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唐执玉不满,那“三爷”就更不满。

    他阴深深瞪了蒋捕快一眼,道:“吃饭付账,欠债还谶,天经地义,还有什么需要调解的?”

    蒋捕头讪笑两声,带着几个捕快退到一边,不再说话。

    场面一下子静下来,张义望了望曹颙。

    该看的看了,曹颙有些不耐烦,对张义道:“结账!”

    众人皆是一愣,连张义都愣住,看着曹颙没应声。

    还是曹颙又说了一声,张义才应了一声,去寻那掌柜的付账。

    那“三爷”见曹颙如此吩咐,面上忠了几分嘲色,想要讥讽两声,又咽了回去,只冷哼了一声,摆摆手示意手下让开门口。那蒋捕快似乎对这“三爷”畏惧颇深,先曹颙等人一步出了酒楼。“大人,难道就容这等小人猖獗不成?”等出了酒楼,唐执玉便忍不住,上前一步,低声问道。曹颙笑笑,道:“就算晓得那人不妥当,也要人证物证都有了才好。

    唐执玉正糊涂,就见曹颙指了指前面一个写字摊子,对张义道:“以你为苦主,写个详细点的状子,再打听打听这酒楼老板的背景,稍后送到县衙。”

    张义应声去了,唐执玉却踌躇道:“大人,瞧这人在官差面前肆无忌惮,肯定有所倚仗,静海县未必清白……

    曹颙闻言,心下一动。

    唐执玉到静海,半数为海边渔民生计,半数为考察地方吏治,心中肯定含有定夺。

    曹颙想了想,道:“我随益功同行而来,不过是为了看看下面兵事,地方庶务,还是由益功定夺。”

    唐执玉听了,倒是不推辞,建议迟缓一日去县衙,先看看百姓民生。曹颙并无异议,众人便先回了客栈。

    如此一来,那状纸也没有送到县衙。那“三爷”的身份,张义到是打听个大概齐。

    那“三爷”叫李鹏举,祖父曾在湖北为知府,积攒下若大的家业,是静海数一数二的人家。

    他父亲没有做官,是本地名士,捐了个候补知府,连李鹏举身上也捐了七品知县的出身,见了静海县令也是平礼相见。

    李鹏举的两个哥哥,一个在京中为吏,一个在河间府当官。他的姐夫,就是天津卫的千户。

    这静海县令初到静海时,举步维艰,后来还是亲到李家给老太爷请妥,得了李家人的支持,才政令通行。最近一段时间,却是不知何故,使得县令与李家翻脸,关系僵持起来。

    次日,曹颙同唐执玉带了几个随从护卫,换了好几家人多的茶馆吃茶,借而听听坊间传闻。显然,这静海县令的口碑,很是不好。

    半天的功夫,曹颙与唐执玉已经听好几个人念叨起静海县令,说这位县尊胆子够大,为了捞银子,天理良心都不要了。

    又说张于氏死的冤,明明是她j夫被撞破后,恼羞成怒,杀人灭口,县尊却收了j夫的银钱,反而将于氏夫君当成杀人凶手结了案情。听着听着,曹颙与唐执玉都变了脸色。

    欺软怕硬,人之常情,不是大毛病;要是罔顾律法,草菅人命,那真是罪该万死。

    出了茶馆,唐执玉已经面色铁青,看到曹颙道:“大人,人命关天,怕是得往县衙是一遭。”

    曹颙明白他此举用意,坊间传闻,不可尽信,还得去县衙看过卷宗,才能抽丝剥茧,看是否是冤案。

    他点了点头,道:“也好,这静海县令去年到任初,曾过去总督府,刚好我去京城,没有碰面。要是去县衙,就亮益功的身份吧,省得动静太大,扰得外头的官员不安生。”

    唐执玉闻言,有些迟疑,道:“大人,以下官的身份,查看案件卷宗,有些逾越……”

    他毕竟只是布政使,主管吏治与民政,关注刑事案卷,是有些越界。

    他之所以关注案件是否有冤情,不是插手按察司的差事,而是要确认静海县令是否违法乱纪。

    曹颙听了,道:“无妨,过后我会同按察使司那便打声招呼,就说是我遇到此事,命你查……

    皇宫,养心殿。御座前,跪着两位兵部尚书。雍正坐在御座上,满脸铁青。

    幸好早有提防,知道准格尔勾搭俄罗斯时,他便命黑龙江将军留心边境,又专程增加了三百火枪兵,才抵住俄罗斯人的翻边。

    俄罗斯派兵犯边,自言并非要同大清开启战事,而是要重新划定边界。

    不过是趁着西北不稳,趁火打劫罢了……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女鬼

    在朝中文武大臣享受“太平盛世”,隆科多的危机终于到来。

    站在御前,看着忧心忡忡的雍正,隆科多直觉得背后发寒。

    虽说早已知道雍正态度的改变,可是他心里仍是存着一丝期盼,希望皇上看在自己老迈无用的情分上放过自己一次。

    甥舅二人,四十来年的交情,即便不是血亲,也胜似血亲,却是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隆科多有些恍然,不由想到,要是当年自己选了其他皇子,逆会不会有今日劫难。现下,最后的一点盼头,都被眼前之人打破。眼前这人不仅要收拾他,还要让他身败名裂。

    偏生此人还表现得一副“器重”模样,像是除了他,就没人能为其分忧一般。曾几何时,他为这种“器重”感动迷花了眼,现下想想,却是南柯一梦,徒增笑柄。

    与俄罗斯的谈判,岂是那么容易的?

    除非有决心一战,否则压根就没头底气。

    迁就俄罗斯人,就要被骂为卖国贼;不迁就俄罗斯人,有些纠纷,也要处理。如今西北不太平,俄罗斯掺和打劫,不狠狠地咬下两个肥肉能老实么?

    隆科多心里叹了口气,面上仍是做出波动状,出列一步,躬身道:“奴才领旨,奴才定粉身碎骨,不负皇上所托。”

    雍正点了点头,看着他道:“如此,就劳烦舅舅了!”

    十三阿哥站在一旁,眼角看到隆科多佝偻着身子的模样,心中不忍,却是知道这不是自己能劝的,只有低下头,看着地上的青砖……

    静海县衙,二堂。郭一裕穿着补服,抄手站在一旁,鳆头乇经渗出汗来。谁会想到,一省布政使会驾临静海县,怎么不使得他一个小小县令诚惶诚恐。

    既是觉得机缘到了,说不定能攀附上峰,前程大好;又怕有不周到的地方,得罪了贵人,吃不了兜着走。

    唐执玉科班出身,本不看不上这些捐官;加上这郭一裕腆着肚子,满脸油光铮亮,实不像是清官的,他就有些不喜。只是他不愿“以貌取人”还想要再看看。”本藩路过静海,许是要耽搁两日,叨扰郭大人!”唐执玉道。

    郭一裕听了,真是有喜忧参半,躬身道:“藩台大人驾临静海,是静海百姓之福,是下官之福,这就使人安排大人下榻之处,还请大人不要嫌弃。”

    唐执玉看了看就不做声,同梁传福一道站在一旁的曹颙,道:“要是郭大人便宜,劳烦郭大人预备三间上房。”郭一裕忙应了,等出去吩咐人时,才觉得有些不对。

    这随布政使大人过来的两位都气度不俗,他原以为是布政使司的属官,可瞧着唐执玉亲自吩咐这一句,倒是不愿怠慢两人的意思。唐执玉一个布政使,还分了半边上房给曹颙,幸好不是东边。郭一裕虽心中疑惑,却是一会儿也不敢耽搁。

    除了安排唐执玉一行的住处外,他又使厨房置办上席为众人接风,直忙的团团转。

    好在郭家奴仆不少,不过半个时辰,管家就过来禀告,宅内正房与厢房已经空出来,又换了的全套的新铺盖。

    郭家的女眷带着孩子,暂时挪到后罩房。

    郭一裕怕众人等的急,不敢耽搁,亲自引着众人过了垂花门。

    三间上房,两侧都带了耳房,东西两间都是卧室,东厢与西厢是两个小套间。因曹颙早已说过,暂不明露他的身份,一切以唐执玉为主。

    唐执玉便不客气,自己占了上房东屋,请曹颙西屋安置,梁传福东厢安置,西厢则是布政使司两位幕僚。

    郭一裕见了这番安排,知道众人中还是唐执玉身份最高,心中多少松了口气。要是再加上一个“贵客”他还真是担心招待不周。进了上房,唐执玉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炕上换了新帐子是苏绣,被褥是蟒缎,屋子里多宝格上,摆着金玉摆件。

    等到送上席面,不是山珍、就是海味,没有凡品。有两种山珍,都是稀奇罕有的。不知道是从外头请的厨子,还是自家养的,这席面做的极为精致。露面的婢子下人,侍候酒席、上菜的就有不少。

    唐执玉出仕多年,可因为官清廉,日子过得一直不富裕。可官场交际,却也练就几分见识。不从旁的看,只看郭一裕的吃穿住,就透着富庶。七品知县,除了贪墨,哪里还有敛财的手段。

    唐执玉想起的张于氏的案子,就担心其中是否有冤屈,晚饭过后,便同郭一裕说了,想要查看年后案宗之事。上司发话,郭一俗自是无不尊从。他原要将案宗送到内宅,被唐执玉拦住,便请唐执玉去前堂查案。

    曹颙借口劳烦,没有随同前往。

    同唐执玉的观察点不同,他倒是没觉得郭一裕的生活有什么不妥。

    上房中的金玉摆件,看着就是有年头的,不像是新品;侍候酒席的婢女、小厮,偶尔应答,说的都是同郭一裕差不多的乡音;再看郭一裕言谈,虽带了紧张,仍是不卑不亢。

    不过瞧着唐执玉不假颜色,曹颙也不好多说什么。

    关于张于氏这个案子,曹颙倒不怕冤枉好人。这案子即便判了,也会上交到总督府,由总督府提交刑部。

    渠传福只负责曹颙的安全,更不会去参合地方政务。许是路途劳乏,曹颙沐浴一番后,早早地就歇下。

    可是,静海白天还好,不过是晒的厉害些;到了晚上,却是闷热难挡。

    这边距离京城不远,习俗很从京中的多,要端午节后才开冰窖。

    曹颙躺下没一会儿,便觉得出了一身汗。没办法,他只好翻身起来,使小厮送了两盆凉水过来,周身擦了一遍,才觉得好些。

    这样折腾一番,他反而睡不着,掏出怀表看了一眼,已经将近子初,想着唐执玉还没有回来,曹颙便起身穿衣,踱步去了前院。

    二堂里,点着两盏灯火,唐执玉坐在书案后,还在埋首案映。郭一裕陪坐在一旁,满脸困倦,眼睛半睁半闭,下巴一点一点,跟小鸡佐听到脚步声,唐执玉抬起头来,见是曹颙连忙起身。郭一裕一下子清醒下来,连忙也跟着起了。有外人在,曹颙也不好多说什么,直道是天色不早,劝唐执玉明日再看,否则让主人这样生陪着,倒是有些过意不去。

    唐执玉正第三遍从头看张于氏被杀案的卷宗,只觉得看出点什么,哪里舍得走,便先谢过曹颙的好意,而后对郭一裕道:“本藩还要看上几遍,郭大人去休息吧。”郭一裕口中应着,却是脚下没挪地方。

    曹颙看出唐执玉的不耐烦,便寻了个由子,同郭一裕一道回了内宅折腾一囹,曹颙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次日一早,曹颙一起来,就发现不对劲。婢子与小厮面上露了惶恐之色,没有昨日的从容与悠闲。

    曹颙心中纳罕,见到唐执玉时,却是唬了一跳。

    不过一个晚上的功夫,唐执玉就变得十分憔悴,眼睛里都是红血丝。“益功,这是熬了一个通宵?”曹颙问道。

    唐执玉点点头,嘴巴抿的紧紧的,眼中露出坚定,低声道:

    “大人,张于氏被杀案,确有冤情。”曹颙看他如此,也露出正色,道:

    “怎么回事?”

    “大人昨晚走后,有人到堂前喊冤!”唐执玉道:

    “杀人凶手不是被判了斩监候的王齐,而是于氏的丈夫李张宣。”

    原来,昨晚曹颙与郭一裕离开不久后,唐执玉就听到有女子的哭声。

    等到唐执玉顺着声音地望去,却见一个披头散发的白衣女子站在在墙角,望这边看着。

    唐执玉还在犹豫,那女子已经远远地跪下,处境很是堪怜,哭道:“还请青天大老爷做主,将害死贱妾的凶手绳之于法,而不是冤枉了无辜之人。否则贱妾罪孽深重,无法入轮回道,只能在阳间躲躲藏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烟消云散。”说到最后,已是痛哭流涕。

    就算之前没见过鬼怪,但是这披头散发,阴森森的,唐执玉也不会错认,唬得脸色青白,却是强忍了,像“白衣女鬼”问起前因后果。这女鬼看着邋遢,神智却清楚得很,一席话说的滴水不漏。曹颙听话,陷入沉思。

    满天神佛可鉴,曹颙没有想着去招惹那个。可要说“女鬼鸣冤”又让人觉得没谱。

    “静海县草菅人命,下官要弹劾他。”唐执玉说出自己的决定。

    没等曹颙说话,便见张义过来,低声禀道:“老爷猜得正好,西墙确实有翻墙的痕迹。”

    他的声音不大,除了曹颙,只有唐执玉听到。

    “什么?”唐执玉讶然失声。

    曹颙摆摆手,打发小厮婢子退下,才将张义的发现告之。

    唐执玉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有些尴尬,不知当说什么……

    不远处,郭一裕脸上已经退去谄媚与惶恐,变得深沉起来。

    “女鬼么?看来他们还是不死心……”他亦发现墙角上边有些不对劲,却没有声张。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抽丝

    曹颖同唐执玉认识多年,晓得他为人方正,绝不会因女鬼的片面之词,便做出想要弹劾郭一裕的决定。

    “益功,可是卷宗有什么不妥当?”只剩下两人时,曹颙问道。

    唐执玉点点头,道:“不错,极为不妥。这案子从张于氏身亡到判断,不过三、两日的功夫,委实太仓促些。除了被收监的张虎外,还有另外一个嫌疑人案发时也在凶案现场。除了开堂那日以证人的身份,露了一面后,过后便不知所踪。上面写的哪里人士,也是舍糊不清。要说其中没有猫腻,下官是不信的。下官昨晚推敲案情,总觉得其中有被遮掩的地方,熬到后半夜,就有些迷瞪,见了那假女鬼,还真以为是冤鬼梦中陈情。想着自己看过的那些话本,早年的包公案、施公案,自己会不会也有个唐公案。”说到最后,他自己也笑了。

    这里是县衙,布政使下榻即便不算私密,也不会是众所周知。能知晚唐执玉身份,便想着利用,要是没有势力,也不会待时机掐得这样好。

    听唐执玉提及这些疑点,曹颙想了想,道:“既是如此,下一步益功打算如何行事?”

    “先问问郭一裕缘由,瞧着他不像惊慌的样子,许是晓得这夜鬼真身。”唐执玉道。

    如今,不仅仅是张于氏被杀案存疑,还有这县衙不太平,有人装神弄鬼,想要借唐执玉的刀,来收拾郭一裕这个父母官。曹颙想到此处,心下徽沉。

    以唐执玉的身份,压根就不需要同郭一裕周旋什么,而是直接使人请他过来,问出心中疑惑:“张于氏被杀案中的凤阳邱生现下何在?”

    郭一裕闻言,身子一僵,道:“这个……卑职并不知晓……许是回乡了吧。”

    这下,连旁观的曹颙都觉得郭一裕反应古怪,就听唐执玉接着问道:“既是外乡人,何人证明其身份,这父邱大、母王氏,家住凤阳前郭乡小李村,都是核实过的?”随着唐执玉问话,郭一裕的脸色越来越白,额头汗津津的。

    他慢慢抬起头来,看了看面带寒霜的唐执玉,叹了口气,挑了前襟,双膝落地:“大人,卑职没有往凤阳发公文核实其身份,疏忽有罪!”

    唐执玉闻言,面色寒霜越重,沉声道:“只是疏忽?若是寻审案件证人,倒是不需如此仔细,可他也在凶案现场,这又是人命官司的人证。杀张于氏的真凶,到底是张虎,还是这个邱生?”

    郭郭一裕听了,忙抬起头来,面上露出急色道:“人命关天,卑职岂敢枉法?这张于氏确实是死于张虎之手,人证物证俱在!”

    唐执玉闻言,神色稍缓,道:“既然张虎是真凶,不干邱生干系,为何你过帮他隐匿身份?律法无情,岂容徇私做戏?”

    郭一裕听了这番喝问,都是没有再瓣解,面色灰白道:“是卑职之猎,该生是卑职远亲,怕因此案断送了他的前程,才没有注明其真实身份。”即是开了头,他便也不敢再隐瞒,将前事交代清楚。

    这案宗的提及的“邱生”真名叫“邱孝远”是郭一裕的一房远亲,河间献县人士,去年过了童生试。

    听说清苑城建了莲花书院,由京中过来的几位大儒任先生,郭一裕打算送长子过去入学。又怕儿子小,就想到这个邱家外甥。想着既给儿子找个伴,又还邱家早年的一份人情,便使人给邱家送了信,提及此事。邱孝远双亲俱亡,跟着祖父母度日,家境并不宽敞。

    听说郭一裕要资助孙子求学,邱家祖父母自是欢喜,给孙子置办了新衣,又凑了几十两银子。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80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