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11 章
陈毅军事文选 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 111 章
该敌之打击;袭击性“扫荡”,着重大举包围歼灭我军之主力和分割地区。
① 这是陈毅一九四四年夏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向中共中央所作的书面报告节录。原件没有
写作时间,这个时间是编者考定的。
敌之战役性大“扫荡”,每年有一次,包括对我军一个战略区,或两个至三
个战略区,时间在一月左右,多由敌师团部主持,旅团指挥之。“清乡”性
“扫荡”着重镇压我之某一点,通常包括二至三个县,着重先以武力驱逐我
之部队,再继之以各种软硬兼施的伪化工作,提出不流血“清乡”、和平“清
乡”、政治“清乡”、机动“清乡”等欺骗办法,履行自首政策和封锁政策,
时间以每季为一期。“蚕食”与袭击等“扫荡”则时断时续,此起彼落,为
边缘区工作情况的特点。
5.敌师团、旅团、联队甚至大队、中队之间的防区分界线,即两个以上
指挥系统的接合部,仍形成极大空隙,我方可以“此剿波窜”,对坚持根据
地有极大战术意义。
(三)伪方情况
应分为伪府与伪军两种。先说伪军。
1.伪正规军计任援道(京沪)、李长江、杨仲华(苏北)、杨揆一
(武汉)、张岚峰(开封)、刘湘图(兴化)、徐继泰(淮海)[7]、汪
伪中央直辖(警卫师、税务团、上海保安团)等八大部分。任援道伪军为汪
投敌前成立,故多土匪、散兵、帮会成分。李长江、杨仲华、张岚峰、杨揆
一等及伪中央警卫师多为投敌顽军及一部投敌地方实力派,或顽军俘虏交汪
补充者。故正规军计分伪化顽军、伪化地方实力派两种。伪化顽军多为顽方
掌握,企图利用敌寇以攻我,不易争取,敌亦不大信任。伪化地方实力派容
易争取守中立,敌对之亦甚重视。
2.地方伪军计苏、浙、皖、豫、鄂、苏淮特区六个省单位,包括县警队、
反共自卫队、清乡队等,总计十一万人。其成分以当地帮会土匪、旧政权衙
役警察为最多。另有一种系地方士绅处敌据点附近,不得已而投敌者。另一
种为地方土匪武装,先经过我军改编,以各种原因争取未遂而投敌者。前者
经我军工作容易成为两面派或三面派[8],后者则多半为坚决反我成为地方顽
化伪军之类,对我危害较大。
3.伪府方面计分还都派、维新派两大派。还都派又分周佛海[9]财政系与
陈公博[10]之原改组派两大系。维新派以梁鸿志[11]等为首须,系北洋余孽,
以中日战争完全应由国民党负责,颇以历来亲日不反日自诩。日方认为此辈
对大东亚秩序有深刻认识。故曾见重。但冈此辈对渝方[12]无瓦解分化能力。
对华中人民无号召作用,故于汪还都时暂时失势,但日方并未抛弃他们。近
来鉴于汪的能力有限,又渐渐垂青维新派。还都派以中日共甘苦同生死,和
平反共建国相号召。在日方眼光中还都派比较倨傲,维新派则更恭顺。日方
利用周佛海收罗京、沪资本家担任向国民党大后方走私,吸收战争资源,成
绩很不坏。日方利用汪、陈改组派对渝方作政治分化诱降等工作,亦收得许
多效果。
4.敌方对伪方的政策。日方支持华北、伪满,反对汪系以打破汪伪大一
统的迷梦,并限制其向华南发展,限定汪之势力不能出华中一步。这是日本
对诸伪逆的分治政策。日方限制伪方各派系的办法是政不建军,军不干政,
以隔离伪军与伪府的关系,同时又不让伪方派系直接建立武力,和不准伪军
直接干政。这是日方对伪逆的军政对立的脱节政策。比如汪刚好建立了两个
中央警卫师(一色中条山俘虏[13],日方即勒令调一个师赴南洋参战;李士
群[14]积极搞武装即被毒死等等。日方对华中伪军师以上均派了日籍顾问,
南京成立了顾问部,直接统辖伪军,离间其与汪伪的关系,制造和掌握诸伪
逆、诸伪军的内部矛盾,以达到忠实的为其服务,是日方对伪方的基本政策。
5.华中伪军的特点。在淞、沪、宁、汉、长江下游一带帮会势力甚大,
来源于失业群众的流氓化,且有不断补充,故形成相当的社会基础。同时这
第 11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