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9
唐谜 作者:书自清
分卷阅读639
【幽州八成将领出现异常调兵行为,全境封锁,恐军队上层已发生兵变。】
看来封子坚似乎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情况,这是一个非常不详的预兆。
又过两日,终于有李瑾月相熟的幽州将领传讯回来,说是幽州眼下形势波诡云谲,根本弄不清楚谁是谁的人,谁又是不是打算浑水摸鱼、渔翁得利。并且最近有至少十名五品以上,拥有局部换防调驻权力的将军行为让人费解,他们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将手下兵力全部布置在了幽州四境的必经要道关卡之上,严阵以待,仿佛正在等待着什么时机。
沈绥当机立断,传信给最前线的封子坚,让他密切关注李瑾月直属部队中的两个人安禄山与史干。
当初安禄山与史干作为范阳牙行一案的次要犯人被抓捕,因为身中毒素被控制,不得不为邪教,其实是白六娘做事。随后沈绥命颦娘给此二人解毒后,将他们收留在李瑾月收编的薛家军主力部队之中,让他们从低阶兵士做起。沈绥当初收留此二人的原因在于她看中了安史二人的谋略与胆识。此外,她也是故意将此二人留在了范阳军中,是为了做一个饵,以等时机到了,她可以顺藤摸瓜,免得丢了此二人,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她可并没有放松警惕,她始终怀疑这安史二人的来历问题,怀疑他们可能与尹御月有所牵扯。
根据李瑾月的说法,安史二人在幽州的这些年,在军队中安安分分,而且在针对奚、契丹部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立下赫赫军功,被忠王派去的大将裴伷先看中,很快就提拔成为了从五品和正六品的武将,各自手下都有五千多人的部队,且有资格参与范阳节度府的军事会议,相当于有高阶参谋之职,手握军事决策权。
李瑾月对这二人还是相当欣赏的,他们的能力确实摆在那里,是不争的事实。安禄山诡计多端,最善出其不意,相当善谋。史干勇猛非常,更有常人不及的狠绝,一上战场便犹如杀神降临,让敌人闻风丧胆。故而李瑾月并没有阻挠此二人的升迁,但是她对于这二人也一直处在观察之中。正是因为这二人来历不明,又曾经与自己为敌,李瑾月并不能确定他们的立场,因而始终有着防范之心。
如今,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安史二人果真是尹御月安插在幽州军中的暗线。如今时机到了,尹御月启动了这条暗线。这条线恐怕非同一般,会将幽州搅得一团乱。
沈绥让封子坚调查安史二人的信是于六月廿七发出的,至六月三十日,回信传来。封子坚的信字迹都在发抖,很难想象他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封加密信的。
【幽州大乱,此前控制源千鹤之术再度出现,幽州一半以上的高阶将领都被控制住了,丧失了思考能力。】
沈绥暗道不好,急忙询问皇帝八百里加急的使节走到哪里了。回信道,已入幽州境内,不日将抵达范阳节度使府颁布诏令,收缴兵权。
沈绥心想来不及了,看来一场兵燹将无法避免。好在这也在她的预估范围之内,她有应对之策。只是现在要达成目的,恐怕要走弯路了,而且会更加费时费力。
进入七月,幽州前线与长安灞桥总部彻底断了联系,而携带李瑾月的兵符进入幽州的寿王属下,也如泥牛入海,再无任何消息传出。李瑾月的兵符现如今究竟落入谁的手中,不得而知。忠王的属下走得最迟,赶到幽州也最晚,等忠王手下抵达幽州外围时,全境已封锁,他们无法入内,只能在外干着急。
彼时长安这边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前些日子还焦急地想要收回兵权的皇帝,近些日子竟然对此事丝毫不提,一直窝在骊山之上休养,再无任何诏令传出。可怜寿王、忠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要求面圣,都被拒绝。沈绥估摸着,或许是尹御月已经全盘控制住了皇帝,奈何现如今她们没有能力再闯骊山营救皇帝,只能让尹御月得逞。不过皇帝的判断本就与她们的目的背道而驰,救皇帝也不急在一时,至少下一任储君彻底定下后,或许皇帝才会有性命之危。
又过十日,寿王实在坐不住了,派李林甫亲往幽州探听虚实。忠王则冒险下了骊山,带皇甫惟明、韦坚等少数人马亲自快马往冀州而去,他要去借冀州兵,他已判断幽州失去控制,恐不日大兵就将南下,早日做准备,或许能力挽狂澜,建立大功。李陌与他交情颇深,手中握有仅次于幽州兵力的冀州军,乃是幽州南下最为重要的一道屏障。因而忠王打算抢占这个先机。
然五日后,冀州刺史李陌突然叛变,扣押忠王为质,情势再度急转直下。此事一出,充分证明幽州以外的地方势力各怀鬼胎,李陌显然是一个投机者,他似乎打算从幽州之事中取利,即便得不到好处,至少不能有损失,忠王对他来说,显然是一个最好的挟持对象。忠王之于他,相当于汉献帝之于曹操。
长安中央朝廷的官员已经嗅出北方前线不对劲的气氛,近些日子来,不断有官员要求面圣,全部被皇帝拒绝,官员们联名在殿外请愿,要求面见圣人,都被无情地挡在殿外。金吾卫大将军杨朔一直守卫在殿外,不让任何人跨入一步,谁问皇帝情况,都只是一句话“陛下玉体欠安,须无声静养,不见任何人。”有他在,谁也不敢强闯,何况大家也都明白杨朔是最为忠诚的将领,既然他如此沉稳,皇帝恐怕并没有出事。只是皇帝没出事,北方出大事了!大家都等着向皇帝禀报,以求明确的旨意下来,好去做事。如此不闻不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分卷阅读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