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二百四十九章 商业要发展
大唐之奋斗 作者:书生不吃饭
第三部 二百四十九章 商业要发展
大唐之奋斗 作者:书生不吃饭
第三部 二百四十九章 商业要发展
<!go>
二百四十九章商业要发展
“什么路?”房遗直表现得可远没有房玄龄那么沉稳了,只是房玄龄那扶在胡须上的手去停了下来,两眼烁烁的盯着王伟!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何谓发展经济?如何改革税制?”房遗直问道,房玄龄觉得让儿子跟进来也挺好的,一是让儿子长了见识,二是有些自己不好接的话,儿子却可以直接问出来。
“经济发展,也就是鼓励各种工商业。现在我朝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有的地方千里不见人烟。如何尽快的将这些已经荒芜了的土地耕种起来,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可是我朝现在比前朝最鼎盛的时期人口锐减六七成,没有人就没法耕种。”
“所以就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也就是说原来每个人可以耕种十亩地,现在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个人可以耕种二十亩地,那么我朝所有的粮食产能就可以提高一倍!这样全国的经济就会很快的又一个极大的提升。”
“耕种数量翻倍,叔溢,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事情啊?”房玄龄叹息的问道。
“恩师,卢老大人在吴王的皇庄里已经试验成功了将轩辕梨改制,若是一家五口能够拥有一头牛,那耕种二十亩地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且现在红薯已经可以预料大获丰收,如此几年之后,即可将全国的农业生产力提升几倍!仅此一项就可将国力提升数倍。”
“哦?真的有如此之好用的梨具?”房遗直问道,见王伟点头称是,又问道:“可是全国也没有这么多的耕牛啊?”
“呵呵,遗直兄,还记得我们前次还有这次带回来的牛都到哪儿去了么?”王伟好笑的问道,“呵呵,都已经经过小弟家里散到了全国各地的农户手里了,当然这都是要拿出钱粮来的,不过大多是换成了生猪,毕竟我们第一军对生猪的需求数量太大了。”
“可那也仅仅是几万头牛啊?对于全国来说,杯水车薪啊?”房遗直问道,现在成了房遗直和王伟两人探讨问题,而房玄龄却成了看客。可是王伟说的每一句话,房玄龄都不但没有漏掉!相反还在心里仔细的琢磨。
“呵呵,遗直兄,一口出不成个胖子,饭要一口口的吃,是要一件件地做,刚才小弟已经说过了,全国现有一千五百余万人口,按照每家五口人计算,也就是五百万户人家,刨除商人士绅兵卒工匠之外,农户人家约有四百余万户,而这四百余万户农家现在有耕牛的,十不足其三四,就按十有其三来计算,也就是还需要二百七八十万头耕牛,这显然是一个无法完成的数字。我们第一军两次出动也就是楼回来几万头耕牛而已。”
“是啊,叔溢。”房遗直又插话说道:“怕是将突厥人的牛全都楼回来也不够啊?”
“呵呵,突厥人的不够,还有铁勒人啊?再不够还有勒人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牛羊可是多多啊?而且在他们那里养了也就仅仅是吃肉而已,那多可惜啊?何不拿来给我朝民众作耕地之用呢?如果实在还是不够,可以组织农户合作耕种啊?”
“嘿,叔溢,你这是哪来的理论啊?”房遗直摇头叹道。显然房遗直接受的教育,不能苟同王伟的这一套强盗理论。
“呵呵,遗直兄,这就叫拿来主义。草原以北苦寒之地,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他们可以迁到中原或者是江南富庶之地啊?这是对他们多大的恩惠啊?”王伟笑道。
“叔溢,”房玄龄终于说话了,“你的意思是说将突厥人南迁到江南?”
“呃,恩师,要想彻底解决草原游牧民族之患,学生觉得就只能将这些游牧民族融合到我汉人当中,接受汉人的文化教育,孔孟思想,这样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突厥人了。”
“这,这?”房玄龄站起来,来回走动着,显然心情非常激动。“妙啊,妙啊,实在是妙啊!还真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妙策啊!可是,草原上的人都南迁到江南或者中原了,草原上怎么办啊?”
“呵呵,恩师,也不能全部撤走,草原上虽然地广人稀,可是物产也算丰富,丢之甚是可惜,留一少部分游牧民族,然后将草原分成若干牧场,卖于大户人家,可以畜养马匹,也可以放牧牲畜,这样安置南迁之人的费用也就有了,而草原上又成了我汉人的牧场,可以一举两得啊。陛下也可以放心了,这样北方的边患也就可以彻底解决。”
“哈哈,好啊!此事叔溢回去之后写成奏章,将具体的条例拿出来,陛下定也会欣赏。”房玄龄兴奋地说道,不过转而脸色就沉了下来,“可是,如此处理怕是会有些朝中腐儒反对啊?如此强盗行径,怕是会有些非议吧?”
“呵呵,恩师,个人的强盗行为是会被人不齿,可是国家的强盗行为却不能一概而论,国家只有利益之争,没有齿与不齿。一切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强盛而已,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历来都是不择手段的!成王败寇,不外如是啊?”
“好,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呵呵,这话说得好啊,就按叔溢说的,可是叔溢你刚才所说发展经济似乎还言犹未尽啊?”房玄龄高兴的问道,每次和王伟谈话总是会有新的收获,会有新的启发。
“发展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没有足够的粮食一切都是妄谈,可又不能以农业为主,农业只是基础,商业手工业才能大度带动经济发展。将我朝全国各地的道路全部修成水泥大道之后,商业流通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到时候各地产出的物产会流于全国,商业想不发达都难,只要国家朝廷适当的引导一番,制定合理的税制,鼓励商业发展,鼓励手工业发展,过不了几年,民间自可富裕,国库自可充盈。当然这种家的一些细节上的操作就不是学生所能想到的了。”
“呵呵,不是你想不到,而是你不愿意想吧?呵呵,放心吧,有你想的时候。”房玄龄高兴的哈哈大笑,王伟虽然说得非常简单,但是却给房玄龄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只有发展经济,国家富裕了,才会强盛!
“嘿嘿,”王伟也只能尴尬的笑笑,也不知道房玄龄说这话时什么意思。
“还有税制呢?”房玄龄继续问道,“税制改革可是关乎万民啊?我朝立朝之初决定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税制基础。而且每项税赋皆为历朝历代之最低,可以说当今陛下仁爱之心,心系天下百姓。叔溢既然说现在的税赋制度不公平不完善,那你可有更好的办法?”
“恩师,现在的赋税却是非常低,学生只是觉得应该相应的提升商人手工业者的地位,最起码也不能歧视这些人,这些人为国家创造了七成以上的财富,可是受到的待遇却是最低的,这一点学生深有体会,当初扫平梁师都,学生家里捐献铜钱二十万贯,可是得到了什么啊?二十万贯啊?能够养多少军队啊?可是连一句嘉奖都没有啊?这就是商人的待遇啊?咳咳。”王伟说的有点激动,一口烟呛着了。
房遗直连忙端过一杯茶,说道:“呃,叔溢,你这话就有些过了吧?商人重利,我堂堂中原上国,仁义孝廉治天下,若是鼓励人们经商,那天下都以利为重,这不是乱套了么?”
“呵呵,”王伟就像是听到了特别好笑的笑话一样,“恩师,商人之后连科举都会受到限制,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学生不知道商人做错了什么,为全国人民流通物资,为国家创造财富,这难道也有错么?若是没有商人,难道要我们回到原始社会,自己中自己吃,那不是回归到了原始的部落社会了么?还谈孔孟干什么?还谈什么国家呢?都回家各人种一块地,偶尔打打猎,其毛饮血,那多好啊?”
“这,叔溢,你这不是强词夺理么?”房遗直还是坚持的说道。
“呵呵,遗直兄,何谓利?”
“利,就是商人们低买高卖,所谋之利也。”
“呵呵,遗直兄,对于商人来说,利是低进高出,可是不如此那商人吃什么呢?不要利润?难道还要赔钱?那这些商人们拿什么去赔呢?即使是多少买来多少卖,可是,那这些人白干么?就是我等官员还要有俸禄呢?那谁给这些人发俸禄呢?还是说让这些人饿着肚子流通货物?既然存在就是有理,商人若不重利,难道往盛产粮食的地方贩卖谷物,往海边上贩卖食盐?还是到草原上去买牛羊?”
“呵呵,叔溢这番话,虽然粗俗,可是确有其道理,说得好啊,存在就是有理!”房玄龄抚须说道:“可是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轻商,可是叔溢若想给商人们提高地位,怕非一时之功啊?”!~!
百度搜索:\\绿^色^小^说//
第三部 二百四十九章 商业要发展在线阅读
<!t;
第三部 二百四十九章 商业要发展
第三部 二百四十九章 商业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