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正文 第 23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四娘家 作者:璇源

    第 239 章

    看到司南庭一脸难色,哪怕他不开口,赵三娘也能知道那俩小兔崽子是怎么在读书了。

    赵三娘忙赔笑道:“司山长,您别看他俩木木的,其实他们不笨,真的。记得咱家三郎小时候,隔房的堂哥抱着本三字经在背诵,那个堂哥也不知背诵了多少遍还是没记住,倒是咱家三郎一字不落地给记下来。所以说,咱家三郎也是块读书的料,就是小时候家里穷,给耽搁了。要是可以的话,还请先生耐心些教,他们还是能学进去的。

    “当然了,咱家也知道读书要趁早,耽搁了就是耽搁了,很难成大才了。其实,咱也不指望他们能考中什么功名,之所以送他们去书院,就是想让他们多听听圣人之言,多学些做人的道理,能懂得这些,就够他们受用一辈子了。所以,先生也不用教他们太难的,更不用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精力。要是有空就指点他们两下,要是没空就甭搭理他们,只要让他们坐在课堂里听着就行。”

    这话说的,赵三娘就差没有直说,只要让赵三郎兄弟在陶山书院待着,哪怕把他俩卷成皮挂墙上都行。

    司南庭闻言,想了想,郑重地点了点头。

    尽管司南庭没做出明确的口头承诺,赵三娘悬着的心还是放下了大半。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爹娘素来不大过问赵三郎兄弟的学业,那只能由她这个做姐姐的来操心了。

    赵三娘真心觉得,自个儿的心都快操碎了。她现在无比理解赵四娘,为何以前动不动就想撂挑子了,换她,她也好想撂挑子。如今,她无比期盼赵四娘的早日归来。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名噪府城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大漠英雄传》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亮。有越来越多的人不辞辛劳,特地赶来冷僻的东城外,就为听一回宋知言说的书。

    这一天,钱志新匆匆忙忙赶了过来,他倒不是赶来占位置听说书的,而是药铺里来了不少伤患,酒精不够用了,来求姜荷莲子多拨一点酒精给他。

    姜荷莲子手中的酒精自然出自于赵四娘家的酒坊。

    值得一提的是,赵三娘手头上的生意太多,经常忙不过来,家里人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她只得向姜荷莲子求助。于是,姜荷莲子就主动接下了她家的酒坊。

    自打酒坊归姜荷莲子管理后,酒坊就再没有酿制赵四娘所说的啤酒,除了酿少量的料酒,剩下的全部酿成了高度酒或酒精。

    姜荷莲子会这样做,是因为她知道这年秋天燕元两国将会交战,两国交战自然会产生大量伤兵,急需大量伤药。她听赵四娘提过酒精的效用,觉得酒精实乃难得的治伤良药,便早早地开始储备起来。

    只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要应用得当才能发挥奇效。姜荷莲子为了确知酒精的用量和用法,就给了钱志新几坛,让他适当地用在前来求诊的外伤患者身上,看看疗效如何。

    烈酒在燕国是稀罕物,售价极高。还没听说过有谁钱花不掉,把烈酒涂在伤口上的。使用烈酒疗伤,这对于钱志新这样的草根大夫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刚开始,他对酒精这种烈酒能否疗伤,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可多番小心地尝试之后,他完全可以确信,酒精确实可以起到遏制伤口恶化的作用。

    他常年在乡间行走,多年下来接触了不少病患,不仅将他家祖传的正骨之术用到了实处,对于处理各种外科疾患也多少有了些心得。如何处理外伤属于金疮肿科里的一门学问,总的来说,他对金疮肿科还谈不上精,只能算是会些皮毛而已。可几个月前,也不知姜荷莲子从哪儿找来了一位老军医,他从老军医那儿系统地学习了金疮肿科的医术。

    酒精于正骨之术来说,或许作用有限,可它于金疮肿科来说,无异于是一剂难得的灵药。

    如今姜荷莲子家的医馆不光能够给人正骨,还能够治疗刀剪等利器造成的创伤,这就需要用到不少酒精。

    只是姜荷莲子一直对酒精把持得很紧,每次都不肯多给。今日患者一多,酒精就立刻告罄了,钱志新这才不得不过来讨要酒精。

    姜荷莲子寻思,或许是由于自己的提前预警,殿下有所防备,做了相关的应对,今年秋天的燕元之战并没有发生,至今为止,幽州还很太平。再加上殿下已经知道了酒精的重要性,听说已在隐蔽之处建了酒精作坊,开始进行量产了。如此一来,她手里的酒精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大可以放开手脚用起来。

    于是,姜荷莲子这次很大方,直接拨了数倍于前的酒精给钱志新带走。

    至于钱志新领走这么多酒精,会不会用不掉?这就不用担心了。

    如今府城及其周边的穷苦百姓几乎都听过惠民医馆,也就是姜荷莲子家的医馆的大名。

    惠民医馆会这么出名,倒不是由于钱志新的正骨之术,而是源于一场疟疾。

    今年夏末,府城里陆陆续续有人得了疟疾。

    其实,疟疾已经不是第一次肆虐府城了,几乎每年都有不少居民死于这一顽疾。整个府城中,城北棚户区那一带尤为严重,一到夏秋两季,就有大批大批的棚民因疟疾而死去。

    只不过,今年的疟疾来势汹汹,比往年严重得多,府城很多地方都遭了秧,棚户区自然无法幸免。

    棚户区自来就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地方,外面的居民很少关心里面棚民的生死,最多看到病死的棚民被草席裹着扔去乱坟岗时,感叹一声这就是命。

    可今年与往年不同,别的地方渐渐有人不治身亡,不少人家不得不办起了白事,而往年的重灾区棚户区那一带,不幸得了疟疾后却能很快痊愈,至今没有听闻那儿有人因疟疾病故。

    这也太不正常了!

    一些有心人渐渐把目光投向以前鲜少关注过的棚户区,他们中甚至有人不嫌棚户区肮脏,亲自跑去棚户区那儿打听是怎么一回事儿。

    结果一问,人家棚民说他们手上有宁国传来的奇药,最多两剂,绝对见效。

    问话的人就让棚民把奇药拿出来看看,发现不就是什么草磨成的粉吗?还奇药呢,也太能吹了。

    再仔细一问,那些吹牛皮的棚民就泄了老底了,原来这药粉就是一文不值二文的蒿草研磨而成的。

    问话的人顿时失去了继续打探的兴致,暗想,今年这些棚民没死,估计是疟疾没传到这儿,或者是传来的疟疾不厉害,纯属他们运气好,根本就没有什么奇药。毕竟奇药哪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得的?就是有,也不可能到那些乞丐一样的棚民手里。

    可当外面的疟疾越来越严重,而棚户区以及其周边的几个村子却相安无事,渐渐就有人开始相信确有奇药存在。

    首先坐不住的是那些家中有疟疾患者的亲属们,他们或是从棚民的手中,或是从棚户区周边的贫苦村民手中,又或是从惠民医馆的那里,要来了药粉。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他们给病重的亲人喂下了药粉冲成的汤水。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不久后濒死的亲人再度焕发了生机。这药粉,是真的奇药啊!

    于是乎,一直在无偿发放药粉的惠民医馆一时名噪府城,那块冷僻的街区一夜之间变得门庭若市,无数求药之人纷至沓来,差点儿没把惠民医馆的门槛儿给踏破。

    最后,惠民医馆实在是承受不住汹涌的客流了,就跟排在后面的求药之人说,他家的药粉也就是黄花蒿磨成的普通药粉,实在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反正黄花蒿就一寻常的草药,相信别的药铺医馆也有售,与其在这儿排长队,不如去别处买些回去使,多省事儿啊!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 四处捉拿

    谁不知道惠民医馆的药粉是用黄花蒿制成的呀?早在八百年前就听人说过了。可在幽州,有大夫开青蒿,却很少有大夫开黄花蒿,是以府城内各大药房基本上没有黄花蒿卖。偏偏府城附近又不生长黄花蒿,就是想去现挖也不成。这样一来,不问你家要问谁家要啊?退一步讲,就是别处有,咱也不放心用啊!只有你家经过了重重考验,质量有保证,咱就认准你家啦!

    于是,不管惠民医馆怎么哄怎么劝,那些求药之人就是不肯退,非得要从他家讨到药粉才肯罢休。

    实在没办法啦,姜荷莲子就让赵四娘家的车队加班加点,从静海源源不断地将特意找人采来的黄花蒿运过来,才得以解了燃眉之急。

    在黄花蒿的奇效之下,没过几天,府城里的疟疾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医馆里头快累趴下的伙计们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

    幸运的是,惠民医馆因治疟一事在民间获得极高的赞誉,后来甚至得到了府衙的嘉奖,一下子成为了府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金牌医馆。尽管惠民医馆的治疗范围颇为狭窄,仅限于正骨之术和金疮肿科,每天依然有许多客人上门求医,再也不复当初门可罗雀的凄凉光景。

    所以说,依照惠民医馆目前的客流量,再多的酒精也不愁用不出去。

    第 239 章

    恋耽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