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383 章
范进的平凡生活 作者:普祥真人
第 383 章
人来人往。
往日很平静的小院,在这个夜晚格外热闹。门首的红喜字依旧在,可此时已经被白布覆盖。几个女子的哭声从房间里传出来,有人大叫着胭脂姐的名字,哭得撕心裂肺。
罗武站在院子里,胡须没有修剪,胡乱生长着,看着就很邋遢。身上已经几日不曾洗澡,身上满是汗臭,迎着风就能闻到。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性子忠厚到偏于懦弱的地步,为了维护主家,他可以与任何强人搏杀。要是有人欺负到他头上,他反倒是以退让为主,甚至被酒醉的人打上几拳,都不会还击躲闪。
可是今晚,他那双平日看上去很是友善乃至有些迟钝的眼神,渐渐变得狰狞可怖。在月色笼罩下,他身上似乎正在发生着某种变化,这种变化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但是与他近在咫尺的那个小厮,只觉得周身汗毛都要炸开,仿佛站在身边的不再是往日那个憨厚朴实的罗鼻头,而是一头极凶猛的野兽,随时可能把自己撕成碎块。
这是一向跟在杨世达身边的小厮,因为精明干练,算得上亲信那一级别。他也是杨家家生奴,也是阿鼻中人,跟着家里一起入了乌龙会。
“鼻头……胭脂姐对我很好的,她的死我也很难过。但是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二爷那边怕是还要叫我,在这里待久了不好……”
罗武只看了他一眼,那如刀目光将小厮后面的话都斩断了。过了好一阵,罗武才开了口。他的声音平时就不算好听,现在听来就有些嘶哑了。
“胭脂不喜欢我,这点从成亲的那天我就知道。她喜欢的是书生,不是我这种老粗,但是老夫人发话,她不能不听,何况又是为老太爷冲喜。和我成亲的那一晚,她偷偷在哭,我看到了,但假装还在睡觉,因为我嘴笨,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段日子她很委屈,因为她不喜欢我,我虽然变着方对她好,她也努力装出笑脸,但每天晚上没人的时候她都会去哭。她去伺候老太爷,就是因为不想和我同房,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不在乎,我只知道她是我的老婆,只要我一直对她好下去,她早晚有一天会回心转意。可是……现在没机会了。”
“鼻头……会有的,二爷说会给你找个丫鬟……”
“我只要胭脂,只要我的老婆!”罗武的声音冰冷,让这小厮身子哆嗦了一下,不敢再说话。他看着小厮问道:“你一直跟在二爷身边,他到哪里你到哪里,什么事都瞒不过你的耳目。我要搞清楚,胭脂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会溺水?”
“这……这我不知道啊。”
罗武的手握成了拳,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问题。望着他的模样,听着他身上骨节爆响,小厮摇着头,再三表示着自己不能说,可是在那目光注视下,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最终屈服了。
“是那天在仓库……胭脂姐帮二爷去清点象牙,怕下面人不用心,把好东西放坏了。二爷去了之后,看着胭脂姐的背影发了好一阵呆,说什么早怎么没发现什么的。然后就过去和胭脂姐说话,接着就要胭脂姐陪他去查别的仓库。查到中午时,就让胭脂姐陪他吃饭。早知道就不该去那条船上吃,也不该让二爷喝酒的。你也知道的,二爷的酒量不大,人一喝醉了,哪里还有个准数。再说二爷过去在府里就和丫鬟们玩闹,只是不曾和胭脂姐闹过笑话。过去两人一直很客气,这是第一遭……谁也想不到,就这么一回,胭脂姐居然投了水。”
罗武脸上的肌肉轻微抽搐着,“二爷不是……不行么?”
“黄继恩给拿的秘方,说是很有用的仙丹。他却不曾说那药是忌酒的,一喝了酒人就没了常性。二爷就是吃了这药的亏,往日多好的一个人,药性一发就顾不得。我去劝还被打了一巴掌赶出去呢。其实二爷事后也后悔的很,背后一直说自己不是人,说黄继恩害他,给了他不该喝的药。也没想到胭脂姐性子这么烈,丫鬟成了亲,也是主家床上人,伺候主人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咱家机户的老婆女儿,被二爷搞上手不知多少,胭脂姐居然为这事自尽,这也是想不到的。”
“胭脂死前……可曾说过什么?”
“这……我真不知道啊。就是一开始二爷撕她衣服的时候,她在喊鼻头的名字,让鼻头救她……鼻头,你也别怪二爷啊,他也是被药拿的没了常性……”
罗武道:“我知道了,你别担心什么。我跟你一样,都是做阿鼻的,难道还能对主人不敬?不过就是求个真相,别让你胭脂姐做个糊涂鬼就是了。好了,你回去吧,免得二爷找不到你。我要给你胭脂姐办丧事,就不招呼你了。”
这时的罗武又变成了平日那副模样,老实本分,又有些懦弱。仿佛方才的那副模样只是个幻觉,从不曾出现过。但方才那副样子在小厮心头萦绕不去,久久不忘。
第四百二十六章 治水之议
清晨,旭日初升,于此酷暑时节,这个时刻算是一天里最适合劳动的光景。日头尚不算毒,偶尔有些许微风吹过,便是这难熬夏日里老天惟一的慈悲。
水田间的农夫抓紧这难得的舒适天气,开始了劳作。上元水利发达,土地比北方的田地强得多,但是洪涝灾害始终如同一口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这些勤劳朴实的农人头上。
按照时人记录,每遇水至就要全村老少上圩驻守,如同备寇。一旦决口则良田化为湖泊,一年辛苦变成泡影。
而且这种水利设施,都是地方居民以村庄或是家族为单位,自发建造的,官府并不过问。自身抗灾能力差,又得不到其他人协助。本是鱼米之乡的百姓,却要担心被洪水夺去全家口粮,为了不饿死,田地里只能种植各类米豆主粮,在江南闻名的经济作物种植,在上元是看不到的。(注)
范进与刘勘之、顾实两人在树下看着田间百姓的劳动,指着那些农人道:“我家也是农人出身,可是我娘从小就不许我下田,说是不能让我的手沾上泥巴。如果不是娘如此疼我,现在多半我也像他们一样,在家乡的田里忙碌,不会有今天。我们广东那里的田地不比江宁肥沃,天灾更多一些。除了洪水,还有风灾。那里的风一刮起来,能拔树毁屋,住在那里,真的是要有几分胆量和运气的。跟我们比起来,这里的农人还稍微幸运一些,但是比起浙江那边就差远了。”
“江浙膏腴之地,百姓又大量种植桑麻,日子才过的富裕。毕竟同样一亩田地,种桑麻的收益,远比种粮来得高一些。”刘勘之虽然是书生,但对于农事也并非一无所知。加上他朋友多,又一直立志于天下,对各地的情形也颇为了解。
“其实一条鞭法对于东南最大的便给,就在于杂色折银。把朝廷对于杂粮的征收,都改成了银两。百姓只要交上正课,其他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以上元为例,其赋税在东南几省中为最轻,若是广植桑麻百姓生计便不成问题。但问题在于知易行难,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想做就做的成的。”
范进也明白,这年头的人眼界或许有限制,但是脑子绝对不笨。在眼皮子底下种经济作物,民间纺丝商人收购,比起到远处收丝,光路费就能节省不少。这种浅显的利益,百姓不会看不到。那些乡绅也不会放着发财的路子不走,一门心思种植主粮,这里面肯定有其他原因。
刘勘之看看顾实,后者看了眼范进,目光又转向被处,仿佛是回答这个问题,又像是自言自语:
“上元这里原本也有人种那些东西,但是后来就没人做了。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范县尊不是此地人,来江宁时间尚浅,不知此地灾害情形。每到水生之时,首先老百姓要考虑水利,洪水一来,田地尽毁,一场辛苦化为东流不说,全家老少的口粮就是问题。种粮食就是为了与天争命,趁着洪水未到,先抢收庄稼。有了存粮,就可以活下去。依我看大家种稻麦豆子也没什么不好,虽然它们所值有限,却都是救命的食物。种这些东西日子穷一些,倒不至于饿死。再者说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总不能所有人都去种桑麻,如果种粮的人比种桑的人少,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他的观点不能算错,从某种意义上,其实也算是切中要害。明末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作物越种越多,南方的米粮产量大减,导致在粮食问题上发生较为严重的危机。
如果范进眼下是在朝廷大佬的角度,会对顾实的话表示赞同。毕竟在那个高度上,百姓只是个数字,看不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就谈不到动感情。可是在县令这个身份,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就注定不一样。
人做事除了对错,还要考虑利益。尤其是站在自己角度上,这件事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总是第一思考要素。范进如果是应天巡抚,就会从全省的布局思考问题,但他现在是上元知县,要管的就是一县的民生以及县里经济发展。
所谓父母官不是说说就算的,他得考虑这一县子民的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为了自己这一县利益跟其他人争权打架,也再所不惜。
大明的经济结构作物分配,保证多少耕地红线,这种全国高度的话题,得等他做了京官以后再行考虑。至于眼下,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把上元经济搞起来。让上元的百姓越来越富,吸引更多人流入上元,这才不负自己的岗位,再者非如此也没法满足课税要求。
上元的地租虽然是东南最低,但是上元的赋役却是东南最重。原因就是曾经离国都很近,抓这里的差最方便。眼下虽然国都早已不在此,可是徭役未减。再加上大批的不服役人员,这些在酷暑时节挥汗如雨肉袒深耕的农夫,几乎人人头上都顶着徭役。
实行一条鞭法后,他们倒是可以不用去服役,但是得交银子。以目前的作物结构,他们根本就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折低应服徭役。眼下都是靠借贷交赋,要不就是申请减免。种植经济作物,获取更高的收入,才是保证一条鞭法得以实施的保障。
如果继续让上元的农人种粮食,要么自己不追课,要么就会导致乡村经济的破产。
眼下朝廷对于人身控制力度大不如前,守着江宁这么一个大城市,在农村赚不到钱,很自然就想到进城工作。这种在乡下长大的人又没有什么技能,最多是有身气力。很容易就沦为雇工、苦力,其中一部分还会成为奴仆。
准备打击蓄养家奴之风,让东南富翁家里不至于有过多奴仆的范进。除了要在城里严肃法纪加强管控外,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减少奴仆来源。农民不用离开家就能赚到钱,自然就不至于非到城里去看人脸色。毕竟如今的时代不同于后世,人们思乡情绪重,但凡有一条活路,也不会想着往城里跑。
做父母官的给他们一条出路,保证他们不用进城也有饭吃,亦是本分所在。
为了百姓又或是为了自己,这件事都必须做成。范进道:“我虽然不是上元人,但也是农家子弟,于农桑之事并非一无所知。以东南论,十亩之田,自耕仅够一家之食。雇人代耕,等于无田,佃于人,所得租息也仅够赋税。若以三亩田为桑,桑下可种菜,四旁以三亩田种豆、芋。豆起则种麻,两亩地种稻,两亩地种果木。以池养鱼,肥土则又可用来养桑,再以鱼易羊,蓄羊五六头以为桑本,这贫民便可立为殷实之家。”
他指了指田间百姓:
“这些人他们并不懒惰,愿意为了过好日子卖力,身为父母官遇到这么一群勤劳子民是福分。越是如此,就越是不该让他们受穷。我听说过湖州那里每到三月,亲友不相往来,夫妻不同房,官府不办公。所有人都只忙一件事,就是伺候蚕宝宝。因为这些蚕能给他们带来一年的生活资本,富足生活。上元县为何就一定不如湖州,他们可以过体面日子,我们也可以。至于水利问题,这是官府该负责任的事,过去的人做不好,不代表我就做不好,这里的堤坝必须要重修,保证百姓可以安心养蚕种桑,不受水患滋扰。”
顾实看看范进,“范县尊,此言当真?你可知这水利不比牛痘,三五年内或许出不了成绩。工程费工费时,一任之内或许难见成效,偏又要花消大笔工款,调集大批力夫,稍有不慎便会影响考绩。以往上元县令没一个人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你在上元一共也待不了几年,即使事情做成,对你也没什么好处。”
范进看看他,见顾实的眼中流露出某种莫名地兴奋,仿佛一件期待以久的东西,终于要落入他手中。话语中明显激将的成分更重。他笑了笑:“顾兄,你是个君子,并不善于说谎。所以今后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别想学别人的样子用计,那样反倒要被人笑话。你到底要干什么?”
刘勘之笑道:“守拙是赤诚君子,生来做不得谎,却又不想低头求人,还是我替他说吧。他想要带头治水,但是又没钱。想让你请他主持此事,又张不开口,是也不是?”
顾实那英俊的脸此刻已经涨的通红,一个大男人反倒是有些扭捏,手中的折扇不停地摆动,低头道:“元定……你……你误会了。我只是……只是不知县尊是真有此意,还是随便说说。若不过是随口一说,我又何必白费气力。”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此仇不共戴天地。范进承认,自己的胸襟是不及这两人的。如果他们之间关系易地而处,自己只会想把成功者推进水里淹死,然后再去把未亡人变成自己女人,不会想着去给他帮忙做事。顾实拉不下脸来求自己是正常的,如果他真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在相府就不至于被人当面瓜看。
但是自己与他怎么看也是仇人,他不来坏自己的事就是万幸,还能给自己帮忙?
第 383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