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由榔心中不断腹诽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了朝会,三位阁臣也能看出天子心中不痛快,一下朝就来到了后面小阁楼和皇帝开小会。
    “陛下,朝臣虽有些言语过分,但说的也不无道理啊,孙可望有辱君父,所言狂妄,断不可理会啊。”
    瞿式耜苦口婆心,在他看来,孙可望这个离谱要求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
    而吕大器也道
    “答应孙可望的无理要求是断不可行的,陛下,不如朝廷再行其他办法。此次王中书出使滇黔,虽然没有得到结果,但好歹也了解了,西军当中心向朝廷的将佐军士还是不少的,否则孙可望也不必用这借口来搪塞朝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如……我们派人私下与李定国、刘文秀等联系。”
    这话似是有理,但一旁的陈子壮却摇了摇头
    “吕公此策恐怕难行啊,孙可望既然能够提出这个要求,就算李、刘等人有所不满,可至少表面上也是默认的。而且纵使他们心向朝廷,但也有一些疑虑之心,若是朝廷一口否决,难免心生嫌隙啊。”
    三人又互相讨论了起来
    首先三个人都对孙可望的离谱建议毫不留意,而是关注在如何处理和收尾。瞿式耜的意思是绝不同意,直接表示拒绝,就算不与西军翻脸,但合作的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而吕大器则认为可以在与西军方面拍拖的同时,私下派人和李定国、刘文秀联系,届时来个里应外合,挑动西军内部矛盾,直接绕过孙可望,完成合作事宜。
    至于陈子壮,一方面不同意瞿式耜那样不作为的态度,可又觉得吕大器的方案不可行。最后,他建议可以先和西军谈判,表示圣驾西巡太过危险,不可行,派遣其它有威信的朝廷大员去贵州代表朝廷,当然,要是能让西军那边派人过来就更好了。
    倾听完三名肱骨大臣的意见,朱由榔仍然是心中无定。
    门外,三月初的广东已经逐渐褪去寒潮,好在广东的植物都属于常春类树木,也没有什么万物复苏一说,但朱由榔在广东今年所体会到的冬天确实是比后世冷的。
    这大概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小冰河期”吧?
    但从左右近侍得到的消息并结合自己这具身体的记忆,这年的冬天却是比往年暖和些的,从此朱由榔大致猜测,所谓的“小冰河期”也该走向末尾了。
    做了些神游天外的想法后,朱由榔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坚定地说
    “三位卿家,朕决定”
    “出巡广西”
    瞿式耜立即连忙拜倒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啊!”
    “陛下请三思!”
    吕大器、陈子壮也再三劝谏
    “诸卿不必再说了,朕想过很久了,若是绕过孙可望,直接联系李、刘,求不论是否能够成功,就算能够,西军难免自起争执,无暇抗清。”
    “至于再和西军谈判,一来一往,若是难以达成共识,好事太多。”
    “现在清虏兵锋近在咫尺,十几万大军不日南下,如此形势之下,咱们实在是耗不起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更加下定决心
    “进是死局,退亦是死局,与其届时学南宋君臣被人赶得下海喂鱼,还不如一搏!”
    “若是就此能够动员起西军十万大军,投入抗清,朕冒一次险又算什么呢?”
    第34章 广西土司
    朱由榔没有把自己的打算在朝会上公布,而只是和三位内阁阁臣,虽然三人同样千规万劝,但最后在朱由榔强硬的态度下也不得不服从。
    毕竟朱由榔那话也说得在理,如果不能及时联合西军,清虏十几万大军南下,朝廷照样是在等死而已。
    但瞿式耜却郑重其事的单独对朱由榔说了一番话
    “陛下,臣知道,陛下对我们这些文臣是有所不信任的。的确,自嘉靖以来,朝廷党争日益严重,凡论事,只辩立场、无论对错,难有务实之才。”
    “但陛下,臣负君恩厚矣,有一言不得不说啊!”
    “这大明朝的根基就在于这些士子文臣呀!”
    朱由榔沉默,他明白瞿式耜的意思,倒不是说瞿式耜怎么帮文官集团说话,相反,这是完全替朱由榔考虑的肺腑之言。
    归根结底,大明朝是一个封建社会,什么是封建社会?按后世的说法,那就是以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的社会,而按照这个年代的说法,那就是“天家与士大夫共天下”。
    你朱家王朝之所以能够从北京到肇庆,一次次覆灭,又能一次次重新建立,难道是因为老百姓支持你老朱家吗?你以为李自成、张献忠是怎么出现的?
    之所以南明朝廷作为一个四处流窜的残余政权还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就是因为三百年来“与士大夫共天下”从而形成的政治惯性而已。
    无论是南京的弘光、福州的隆武还是现在肇庆的光烈朝廷,第一时间将他们拥立出来的人,就是现在朱由榔不爽的“士大夫”们,或者说地方豪强地主。
    所以说,一旦天子和这些士大夫们关系过于僵硬,这看似只是君臣之间或者说朝廷之内的事情,但事实上问题的本质会转变为皇权与支持皇权的士绅阶层的对立。
    君不见,为什么清朝的雍正会被世代文人黑成狗,难道他们是真的觉得雍正是个大昏君吗?就是由于你雍正危害到了士绅阶层的利益,不听我们士绅阶层的话啊!
    为什么如宋朝那些个皇帝怂成那个鬼样子,照样有文人天天唱赞歌?为啥?因为人家大宋官家听士绅的话,听士人的话,人家“与士大夫共天下”啊!
    朱由榔虽然懂得瞿式耜的意思,但还是回应道
    “我明白瞿卿的意思,但朕也有一言。”
    “大明天下崩坏流离自此,难道是因为天家待士大夫太薄吗?”
    瞿式耜一时哑然,不知所言
    于是,就在除内阁外所有人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朱由榔抽调数百亲卫骑兵,又带上了李景兴所率光复中军中师的镇字营。至于为什么不带郭恪的烈字营,是因为此时郭恪已经带着兵马去广西作为补充支援了。
    桂北危急以后,朝廷抽调光复中军中师的烈字营以及后师的两个营,共计约九千多士卒西进广西,充实桂北防线。
    到如今,所有部队均已到达既定位置,随着清军夺取全州,又在兴安城碰了一鼻子灰后,短时间内不再继续向南进攻,战线也进入了一种脆弱的平衡当中。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让朱由榔心情好些的消息。
    过去一月,武备局和市舶司的工作都步入了正轨。市舶司方面,一月之内就营收了九万两白银关税,这比朱由榔想象中要多。而武备局也不落后,有那些个民营工坊承担制造的第一批军械已经运到肇庆,并且官营的武备局工坊也已经开火。
    此次随着朱由榔前往广西的,除了三千多宿卫兵马,还有十二万两白银和足够装备一个营(约三千到四千人左右)的新造军械。
    朱由榔前脚刚走,一开始朝臣们还没发现什么,但过了几天,大家发现不对了,皇帝呢?天子呢?偶尔一两天不上朝还可以理解,但这都过了四五天了,莫非是皇上生病了?
    尤其是天子出巡时,经常带在身边的中书舍人王夫之也离奇失踪了好几天,又有人发现以前一直驻守在肇庆近郊的镇字营也不知何时开拔走了。
    到了现在,要是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真的饭桶了。
    反应过来的朝臣们立刻就向三名内阁大臣兴师问罪!
    天子出巡这样的大事,居然瞒住满朝百官,瞿式耜、吕大器、陈子壮三人是想当霍光、伊尹吗?
    国有权奸!国有权奸!
    瞿式耜等人也是心中苦涩,面对汹汹政潮,只得一边安抚,一边把朱由榔留下来的旨意取出。
    朱由榔走前也想到肇庆这边届时会发生些什么,于是留下一封圣旨,表示这是自己的意思,是自己不听阁臣建言,执意西巡的,在自己走后,朝政依旧由内阁监理。
    但朱由榔还是低估了大明朝的文臣和言官们
    圣旨?算个屁!搞得就像谁没抗过旨一样?
    要是皇帝放个屁朝臣们就屁颠屁颠的应承,那当年嘉靖朝“大礼议”至于让皇帝和文官们争上几十年?
    抗旨,尤其是这种“乱旨”那是大明朝文官的光荣!
    很显然,朝臣们的意见不仅没有被平息,反而更激烈了,虽然肇庆没有宫殿给他们“叩阙上书”,但依旧有一大帮子中低层官吏跑到内阁办公的小院前“请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好在,三位阁臣虽然都反对朱由榔西巡,但既然木已成舟,那他们作为朱由榔留下的“托孤大臣”,就必须扞卫朱由榔的决定。
    是的,他们已经成为“托孤大臣”了,因为就在朱由榔出发的前两天,王皇后被太医检查出已经怀孕了。
    虽然还不知是男是女呢,且也就意味着这个危在旦夕的小朝廷即将拥有“国本”。
    事实上朱由榔还在只是王爷时,王皇后就已经有过生育,但奈何以这个年代幼儿惊人的夭折率,并没能养大。
    这回王皇后的怀孕,倒是让朱由榔颇为惊喜,他即将在这个世界有“根”了,成为父亲,也意味着责任,所以仅仅交代一二之后,朱由榔便依然反顾地踏上了西巡之路。
    -------------------------------------
    浔江北岸
    这里已经是广西地界,朱由榔没有带上什么仪仗队,但那面身份象征的龙纛却是一直吊在身后,数里外便能够一眼望到。
    “陛下,咱们前面还是行得慢一些吧”
    一旁驭马而行的李景兴拱手请示
    “怎么了?这里有什么不对吗?”
    “回陛下,这边乃是广西土司所辖地界,形势复杂,为防有突发不测之事,我们还是要小心些。”
    “哦?土司?”
    “正是,广西不同于广东,除桂北、桂东外,有土司卫所众多……”
    边说着,李景兴也把明朝的广西土司制度及现状、历史向朱由榔介绍了一二。
    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很难完全采取流官制度,所以唐朝时期在广西采取羁縻制度。当时唐王朝根据当时广西一带少数民族分布特点,设有羁縻州44个、羁縻县5个、羁縻峒11个。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宋、元、明、清几个王朝土官制度之开端。
    虽然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明朝是个注重往边疆地区移民的王朝,大量原来土官统治的羁縻地区变成了流官治理地区。但是明朝时广西依然有大量的土官,并且数量上更多。
    比如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广西布政司领长官司三,隶兵部武选司。土官一百九十七,其中知府四人,知州三十三人,同知一人,知县六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史二人,巡检十三人,副巡检一百二人;嘉靖初年,设知州一人,吏目一人,巡检二十八人,改流知州二人,流知县二人,以上均隶吏部验封司。”
    由此可知,在明朝,广西土司的力量还是十分庞大的,并且这些土司如同那些个内附蒙古一样,往往是明朝四处征战的重要兵源,称为“狼兵”。
    第35章 堵胤锡
    听到李景兴所说狼兵一事,朱由榔心中却有些意动。
    从李景兴的叙述中朱由榔大体了解到,这支所谓少数民族的番兵,事实上就是一支雇佣军,明廷向他们征召后,这些土司的首领们就组织自己部落、山寨的青壮力量组成一支临时军队,前往前线。
    而朝廷也不需要给他们提供什么编制,只要解决粮草问题,然后就是按照各自斩首的计数,向这些部落、山寨首领拨付赏银即可。
    既然如此,现在光烈朝廷的财政也逐渐宽裕了,为何不能征召这些土司狼兵来补充军力呢?
    其实历史上,明朝对于应用、雇佣狼兵的现象很多,比如抗倭、镇压民军起义。
    明代皇室文献《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五”记载:“狼兵素勇,为贼所惮。”南明唐王政权中书舍人邝露的南方民族风物志《赤雅》“卷上·狼兵”记载:“狼兵鸷悍,天下称最。”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幕客、海防军事专家郑若曾,在其所着的《筹海图编》“卷十一·经略·客兵·附录·狼兵”记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
    由此可知,狼兵的战斗力是毫无疑问的。但另一个方面,这些土司兵马缺乏约束,比起明朝这些“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兵油子们对地方秩序和经济生活的破坏也不小。
    唐朝借吐蕃兵马平安史之乱,最终导致吐蕃野心膨胀,攻陷长安的前车之鉴,朱由榔也是知道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