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51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取有余而补不足,以工代赈,一进一出,活生民何止万千?
    这一桩桩新理念,顿时让他茅塞顿开,内心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然,你要以为张顺止步于此,那真是小瞧他了。
    张顺前世曾经兼修过法学专业,虽然学是的囫囵吞枣,好歹也知道大名鼎鼎的《拿破仑民法典》。
    按照张顺前世教科书的说法,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法典。
    为什么叫做资产阶级法典?是因为他以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法典。
    如果再具体一点可以说是调整以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法典。
    而相对应的中华法系,或者说中国传统法系,这是一部典型的封建主义法典。
    其呈现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民事为辅”的特征。
    比如如今施行的《大明律》,除了大多数刑法条文以外,涉及民法和商法的内容几乎寥寥无几。
    其只要作用是为了调整以土地为核心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法典。
    前者的主要生产单位是法人,或者称之为企业。
    而后者的生产单位是户,所以户籍制是重中之重。
    但是以土地为生产资料,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大明律》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工商业的管理。
    其典型特征就是明代工商业极度发达,然后朝廷既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亦无法对其征收合理的赋税。
    其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个是朝廷对陕山商人向塞外、后金的走私无法禁止;
    一个是大明朝廷对工商业征收到赋税远远低于工商业在经济中实际占据的比例。
    所以,张顺这一次整顿耀州窑的目的并不单纯。
    他不但要借此征收税赋,赈济流民,更要把耀州当作一个实行工商法的试点。
    虽然他并没有本是背诵下相应的法律条文,但是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法律理念和观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具体措施。
    而他对工商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就看三点:
    第一个是能不能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法人体系。
    第二个是能不能征收与工商行业体量相适应的赋税。
    第三个是能不能依法控制工商业健康合理的发展。
    这其中对义军政权来说,最直接的利害关系就是能不能征收到合理的赋税。
    其实,大明朝廷也不是真的不想征收商税。
    只是大明的商税如果仔细论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即过税和住税。
    所谓过税即是过境税,像设立关卡收取的厘金、城门税等皆属于此类。
    而所谓住税,即是在货物落地、售卖的征收的税种,如前面宋企郊提到的“门摊税”、住税和房店税等税种。
    而明代对工业,包括工矿和手工业征税基本上却聊胜于无。
    其中万历等人不是没有派遣太监征收矿税,结果因为不得其法,不但经常激起民变,更是被上下官吏骂了个狗血喷头。
    其中关键在哪里?就在万历根本不掌握矿税的税基数据,只能强行摊派,闹得天怒人怨。
    所以张顺对此事颇为谨慎,并预留了足够的耐心。
    他不由叮嘱耀州知州宋企郊道:“其中关窍,首在登记,务必登记明白了,这才好征收赋税。”
    “宋知州可以特设一登记司,专管窑炉登记事宜,限期多少日内,无登记者,一发不许烧制瓷器。”
    “这作坊字号和所有人都好办,只是那作坊雇佣人员几何,每年产瓷器多少件,我担心作坊主不肯如实相告。”宋企郊不由担忧道。
    “此事简单!”张顺笑道,“耀州窑炉虽多,恐怕坩子土却不过数处出产。使人务必给我看严了。”
    “产瓷多者多领,产瓷少者少领,此其一也。”
    “及征收工税以后,宋知州雇佣灾民运输瓷器,亦按照作坊申报多寡进行运送。”
    “多报多送,少报少送,一切皆以登记为,此其二也。”
    “如有愿意扩大或减少规模者,一律报登记司核实以后,再行变更登记,此即是税基也,万万不可有差!”
    耀州知州宋企郊闻言顿时听的满头大汗,连忙寻了个碳笔,拽出衣衫来,搁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张顺见状瞳孔不由一凝,借着若无其事的继续道:“待字号登记完毕以后,复令每个字号须设会计至少一人,专门记录买卖、用工及纳税之数,谓之账册,以便日后查验。”
    “比如耀州岚记今年纳银五两,课税司须出具带有双方印章和签名的纳税证明一式三份。”
    “一份留档,一份交付省内,剩余一份则留给耀州岚记钉入账册待查。”
    “若耀州岚记已经缴纳,课税司欲加征或复征,耀州岚记便可以此为凭借状告课税之人。”
    “若耀州征收工税三千两,却上报省内两千两,自用一千两。那么省内便可召集作坊,逐一查验,以防其监守自盗。”
    那宋企郊听到这里,哪里不知张顺早有打算?
    历朝历代,课税乃第一艰难之事。
    课少则朝廷入不敷出,课多则祸患生于腋肘。
    故而课税第一要务便是掌握税基数据,然后方可课税。
    而课税之时,最怕欺上瞒下,随意摊派。
    你课一他敢征十,你课十他敢征百,一旦难制,则天下乱矣。
    而张顺此法甚妙,一式三份,相互制约,不至于纲纪败坏。
    若是官吏上下其手,不能出具纳税凭证,那么商户自知其私吞之事。
    若是威逼太过,自然是鱼死网破,层层上告。
    若是官吏胆敢出具纳税凭证,那么一旦上下核对,自然知其贪污受贿之事。
    既然如此,宋企郊当然知道张顺自有打算。
    若是自己把此事办的漂漂亮亮,自然是前程似锦。
    他连忙表态道:“秦王殿下放心,臣定把此事办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第53章 意外之喜
    等到张顺千叮万嘱了耀州知州宋企郊半晌,这才好似无意地问道:“宋知州这捡的是什么,书写起来还挺方便。”
    “哦,这个啊?”宋企郊不由伸着乌七八黑的手对张顺解释道,“此乃矸石,乃是煤炭之中夹杂的杂物。坚硬不燃,无甚用途,因为沾染了煤屑,正好用来聊作笔用。”
    “煤炭?”张顺先前路过过山西,对此物并不陌生。
    没想到这黄堡镇也产此物,不由颇为惊讶。
    “这煤炭普天皆生,尤以燕、齐、秦、晋为甚。”宋企郊见张顺颇为好奇,不由又道。
    “不用风箱鼓扇,以木炭少许引燃,炽达昼夜,是以此地以此烧瓷,更胜木炭远矣!”
    “我秦地以同州韩城煤最为出名,其物顺黄河而下,再转渭河,可直达西安,用来取暖、烧饭之用。”
    “韩城?”张顺这才恍然大悟当初西安城被自己围困以后,为何会缺乏薪柴。
    原来那韩城在西安府的东北角,临近黄河。
    当初义军从东而来,连续占领潼关、华阴、华州、临潼等地,封锁了渭河,导致韩城煤无法运入,所以西安城内不得不打柴做饭。
    而义军占据陕西以后,和官兵搁黄河对峙,这也导致了韩城煤炭难以再运入西安。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问道:“这附近都有何处产此物?可否取代韩城煤炭,售与西安等地。”
    “别处不知,仅附近黄堡镇和陈炉镇皆盛产此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耀州知州宋企郊闻言不由应道。
    “好,不知可否带我前去一观?”张顺心想:这陕西植被破坏严重,若是长此以往,恐怕会影响耕地数量。
    如果能推行以煤代柴,不但另有一番收入,也能减缓当地环境压力。
    黄堡镇的煤矿和窑炉一样,都位于漆水河畔。
    本来那窑炉依山就势半埋入土中,从外面看去,和当地居住的窑洞相差无几,已经让人难以分辨,张顺万万没想到采煤的矿井也同样不起眼。
    矿井,顾名思义就是掘井采矿。
    在那矿井上头,架了一个硕大的轱辘。
    在那轱辘旁边堆积了一堆黑漆漆的煤炭,又有七八个人一身漆黑坐在旁边,摇着个蒲扇歇息。
    原来古代的水井都是人工挖掘的而成,因为要容纳挖井人下井,所以实际直径要比现在水井大的多。
    这矿井的形制几乎和这时代水井无异,若非吊人和煤的轱辘硕大了许多,大多数人都未必能分辨出来。
    张顺先前看到这轱辘的时候,还以为同官人实在,水井轱辘做的坚固耐用而已。
    “老师傅,歇着呐?”张顺不由上前主动问道。
    “哎呦,冲撞了贵人,还请勿怪!”时值八九月份,天气正热,这几个人都光着膀子,他们一见张顺衣着华丽,身后还有女眷,不由连忙请罪道。
    由于这时代织布不易,赶到干活和热天的时候,大多数平民男人都会光着膀子。
    红娘子、马英娘出身底层,早已经见怪不怪。
    而王奇瑛出身稍好一些,奈何身边有多是武夫莽汉,也文雅不到哪里去,故而也不为怪。
    至于张顺,还没有到自家婆娘看到别的男人光着膀子,就责怪人的地步。
    三女稍做回避,张顺这才笑道:“不妨事,却是我们过来,耽误了你们片刻功夫。”
    “不知你们这采煤的活计辛苦不辛苦,何人可以做得?”
    “何止是苦?”众人闻言不由苦笑道,“若是运气不好,怕是命都没了。”
    “有人在‘刨根’的时候,煤炭突然‘落垛’,直接活埋在里面;有人刚进矿井,毒气升腾,熏死在井中。”
    矿井坍塌和瓦斯?张顺虽然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成?
    只是他毕竟不是这专业出身,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