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81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与陈琳一起进了城。
    刘备闻讯,亲自出门迎接。据着陈登的手,刘备喜极而泣。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贺喜使君,光宗耀祖。”轻轻挣开刘备的手,拱手施礼。
    他已经从陈琳处知道了刘备恢复宗籍的事。虽然觉得这事挺荒唐的,但他还是向刘备表示了祝贺。
    他知道这对刘备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明白刘备为此愿意付出什么。
    “元龙有什么打算?”刘备迫不及待的说道。
    陈登一下子就明白了刘备的意思,不由得心中一动。
    袁绍撤走,天下会不会因此太平,他不清楚,但兖豫青徐大概率是不会再有战事了。他又有全军覆没的败绩在前,就算有战事,天子也不会用他。
    以天子对山东士族的排斥,他在朝堂上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如果不想回家闲居,跟着刘备征战辽东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将来刘备建国,他至少能封侯。
    陈登说道:“新年将至,我想先回家一趟,见见父母兄弟,然后再作计较。”
    刘备心领神会,连声答应。
    第六百六十四章 你长得很美
    陈登矜持,没有立刻答应刘备的邀请,陈琳却没有太多的选择,几乎主动投效。
    之前为袁绍写檄文攻击袁术,连及天子,他已经在天子那里挂了号。再考虑到天子不喜欢文士,他不觉得自己能在朝廷有什么发展。
    对他来说,随刘备远征辽东,朝鲜建国,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救出陈登,既是将功赎罪,也是找一个将来的盟友。
    他相信陈登无处可去,也不会甘于寂寞,只能为刘备效力。以陈登的能力,他将来必是刘备麾下大将,不亚于张飞。
    而他,则将是刘备麾下的第一文臣,简雍、孙乾之流根本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为了确保刘备能够接纳他,他还带来了另一个人。
    汝南人陈到。
    陈到护送张喜而来,本想着张喜回朝后引荐他从军。跟随张喜之后,他才意识到,张喜虽然贵为司空,却不受天子器重。就算他能从军,受张喜这个举主的影响,将来也未必会有好的机会。如今张喜死了,他更是断了念想。
    陈琳劝他追随刘备,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了。
    得到陈琳、陈到投效,刘备正中下怀,喜不自胜。
    他正愁人才不足,就有人来投,而且都是一流人才,简直是心想事成。
    早在何进大将军府时,他就认识陈琳。陈琳的才华,他也非常仰慕。只是那时候搭不上话,从来没想过陈琳会有为他效力的一天。
    至于陈到,稍一试身手,他就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亚于赵云、张飞。
    刘备随即拜陈到为部曲督,掌管他最精锐的部曲步骑。
    陈琳则为长史,负责文牍军书,参谋军事。
    刘备置宴,为陈登洗尘。他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让陈登带回家去,并当着张飞等人的面,请陈登入幕,许以重任,与张飞比肩。
    陈登感激不尽,虽然没有当场答应,却还是表达了这个意思。
    只要父母不反对,他一定会尽快赶回彭城,为刘备效力。
    第二天一早,刘备亲自出城,送走陈登后,便与陈琳商量,罗列军功,上书朝廷。
    陈到送张喜的棺椁回汝南老家,并安顿家人。
    ——
    进入腊月之后,朝廷先后接到了两个出乎意外的消息。
    一是司空张喜积劳成疾,不幸辞世。
    一是兖州牧曹操上书,请求入朝见驾。
    刘协不喜欢张喜是事实,但他也没想到张喜会积劳成疾,而且死在彭城了。
    这个时机太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张喜是为了天下太平而不辞劳苦的奔波,最后鞠躬尽瘁,死于任务达成之后。
    张喜死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袁绍全面撤军的时候。
    事实上,消息刚刚传出,就有人上书为张喜请谥,以表彰张喜这些年为朝廷做出的贡献。
    平心而论,张喜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确该予以表彰。加上死者为大,就算刘协对张喜有什么意见,这时候也不宜再提。
    但刘协很清楚,这件事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上书为张喜请谥只是幌子,试探朝廷对山东士大夫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目的。一旦朝廷对张喜做出了正面的评价,山东士大夫在朝堂上的名声就立住了,将来难免有些人会以张喜的名义为山东发声。
    比如度田。
    天下太平之后,大事莫过于度田。
    这是一切新政的基础。
    度田不成,万事难行。
    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土地兼并的问题不解决,以后做什么事都无法深入。
    这样的例子,刘协前世就经历过,两个东方大国为此做出了鲜明的对比。就眼前而言,高祖刘邦开国与光武帝刘秀中兴也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如今,他寄予厚望的革命变成了夹生饭,如何继续,就成了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任何可能影响到度田的因素,他都不能掉以轻心。
    接到上书后,刘协没有给出意见,只是命群臣讨论,同时召来了蔡琰。
    他要求蔡琰尽快完成张喜的生平事迹,作为定谥的依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