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9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的态度非常坚决,高太后只能放人。
    他在杭州治理瘟疫,建立了最早的"火神山医院给百姓熬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药方是他自己提供的。
    没错,苏轼还擅长中医,他经常亲自上山采药,给人治病,和沈括一起整理药方。
    他有个医生朋友,医生手里有个药方特别好用,连自己儿子都不愿意传,苏轼苦苦哀求,终于求来了药方。
    这种药方叫做“圣散子”,药材的价格非常便宜。巧的是,这个方子特别对症,治好了无数百姓。
    他把这个药方传给了当地的名医。名医把这个药方记在了《伤寒总病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这个药方已经广为流传。】
    古青青顺手把苏轼用的政策以及配方全部都放在了屏幕上。
    圣散子方在古代人眼里,已经非常先进了。比如汉代巫医不分家,还流行请巫师驱鬼呢。
    很多朝代的人趁着这个机会,疯狂抄录文章。
    东汉名医张仲景连忙记下药方,东汉时期疫病流行,短短二十年,死了许多万人,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亡,导致十室九空。他把这种病称为伤寒。
    如果这圣散子方能对伤寒有用,那就太好了!
    这方子的材料非常便宜,张仲景试着熬了药,给自己的患者服用。对有些患者来说没用,而另一些患者病情好转。
    传染病分不同种类,圣散子方并不万能。但能治好一些人,已经非常难得。
    后来,不少被治好的人如同天幕中的杭州百姓一样,干恩万谢,家中挂着苏轼的画像,每到吃饭必定
    拜一会。
    李白望着天幕,有点发呆,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会写诗,会治水,会画画,会做饭,还会治瘟疫……好像没什么他不会的事情。
    他以一己之力拉高诗人这个榜单的技能数啊!
    高适也深有同感,忍不住说:"太白,我觉得你肯定能上榜,也就是第一第二的区别。第三的苏轼居然如此博学,你有什么能压倒他的技能吗?不然到时候……"
    天幕盘点的不只是诗词,而是这个诗人,像是给诗人做传记,会提到诗人整个人的闪光点。
    苏轼整个人好像没什么短板。在他之后的诗人,都要有压力了。
    李白想到了言位,可是他也就六品官,苏轼可是升到了三品啊。要说政绩,李
    白也想治理地方,可是皇上没给他机会,所以政绩这方面也不行。
    李白想来想去,陷入沉默,他酒量特别厉害,这能算吗?
    如果他知道现在的网络用语,那么他会说:“苏轼也太卷了吧!”
    与此同时,北宋还有一部分人对天幕中的高太后表示不满。
    目前,宋神宗还没有逝世,所以母亲高太后还没有走向前朝。
    立刻有大臣劝说宋神宗:"陛下,你绝对不能把事情交给高太后啊。高太后不仅不同意陛下的变法,还胡乱提拔人才,这是要让国家大乱吗?"
    “是啊,牡鸡司晨,惟家之索。”
    宋神宗心中忧虑,没有说话。
    算算时间,他也就几年寿命了,他的儿子年纪还小,不让太后垂帘听政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死局,没有办法解开。
    他也不怨恨高太后不支持他变法,因为压根就没几个人支持他。他早就有预感了,自己一旦驾崩,变法就会消亡。
    宋神宗说道:“母后贤良淑德,见多识广,爱卿们为什么觉得她做得不好?”
    立刻有大臣说:“苏轼文章做得好,政绩也不错,可是当宰相还差得远了。高太后凭一己之私,非要抬苏轼兄弟上位,说不定大宋就亡在这一代。"
    这个大臣为什么如此激进,那是因为他家跟皇后娘家关系不错。宋神宗死后妻子和母亲到底哪个摄政,能让他们打得你死我活。
    宋神宗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心里直打鼓。
    可没过多久,听完天幕后,他们的面色都变了。
    什么?高太后居然被称为"女中尧舜",这么优秀的吗?
    【五十岁到六十岁这十年,是苏轼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位高权重,名声斐然。
    他治好了杭州的瘟疫,过得非常惬意,本以为可以在这里终老。
    可1094年,保护伞高太后去世了。
    高太后这一生勤俭节约,励精图治,连自己的亲戚都不提拔。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北宋最后一个国力较强的时代。
    仁慈的高太后于是告诉苏轼他们这些旧臣,要主动隐退,以免被报复。】
    “女中尧舜”这个称呼简直让无数人下巴都掉下来了。
    吕后称制、武则天称帝……或多或少都为人诟病,但是高太后居然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那些反对高太后提政的人说不出话了。别说女中尧舜,就连数量特别多的男性君主也很难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看来高太后是真的一心为民啊。
    宋神宗也稍稍松了口气,看来母后做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如果母后能同意变法,等过几年,他的身后事或许可以托付给母后了。
    唐高宗李治轻咳两声,这些年,他的身体是越来越不好了,他的孩子还太年轻,未来肯定也是媚娘辅佐。
    他仿佛无意一样地说:“媚娘,女中尧舜这个称号真好听。”
    武媚娘能做到吗?
    武媚娘听出他试探的意思,笑笑:“是啊,主少国疑,高太后真不容易。”
    唐高宗李治:“你能做到吗?”
    武媚娘心神震颤,来了,终于来了。他终于把身后事提到明面上来了。如果回答得不好,自己可能就跟大权无缘了。
    武媚娘连忙说:“陛下您这是何意?不要想这些事情。”
    唐高宗李治喜欢武媚娘有野心,不过恰当的野心才是好的,多了就过犹不及。武媚娘要真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比得上高太后,唐高宗李治就要忌惮了。
    唐高宗李治拍她的手:“好,不说了。不过在朕眼里,媚娘肯定比高太后好。”
    武媚娘唇角含笑,心中不以为然,当太后哪里有当皇帝爽?
    【高太后的担心是正确的。
    果不其然,宋哲宗并不赞同高太后,反而非常支持父亲宋神宗,变法派重新燃起了火光!
    得势的是苏轼曾经的好朋友,变法派章淳,他官至宰相。
    曾经在乌台诗案中,章淳还给苏轼说过话,结果现在,直接把苏轼给拍飞了。
    为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当谏官的时候经常找章谆的麻烦。
    再好的友情也被磨干了。】
    天幕下,真正的
    苏轼倒吸口凉气。
    他还以为能和好基友重归于好,结果基友未来居然会下死手?!
    他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想怪章淳,可是又觉得他的做法情有可原。弟弟主动弹劾他,两方结怨也是应该的。
    弟弟算是给他找了个大麻烦,直接导致他晚年流离失所。
    他理应怨恨弟弟,但是完全怨不起来。
    他们两个党派立场不同,最终总会分道扬镳。即使没有弟弟,他们这对好朋友也会分离。
    他想来想去,只能怪大宋了。
    唉,倘若自己能压制住党争之风,那该有多好?大家就不会变得面目全非了。
    【苏轼一开始被贬到了广东惠州,后来章淳觉得这个惩罚不够,于是把苏轼贬到了海南。
    这在当时是和满门抄斩差不多的罪行。苏轼都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材,感觉自己要客死异乡。
    好在,他的第三位太后向他走来了。
    宋哲宗过世,宋徽宗继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向太后也是苏轼的粉丝,于是给苏轼平反,把他从海南捞了回来。
    苏轼才避免客死异乡的结局。】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回来的路上,苏轼病了,病得快死了。
    苏轼面对死亡非常平静,他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做圆滑狡诈的政治家,但是他没有去做。
    他自认光明磊落,告诉儿子们:"不用替我担心。我这辈子没做过恶,此后一定不会坠落到地狱去。"
    没过多久,苏轼已经病得失去听觉。
    朋友在他耳边大声喊:“先生死后不要忘了西方世界,赶紧去想自己的来世吧。”
    苏轼:"西方世界是有的,但是不能使力。"
    朋友:“先生一辈子都在追寻佛法,怎么能半途而废,一定要使力气啊。”
    苏轼气若游丝:“使力气就错了。”
    随后朋友再问,没了回应,原来苏轼已经没了气息。
    消息传出去,万古同悲,几百个太学生来到寺庙,悼念文曲星的陨落。
    苏辙看见,吴越之地是苏轼待过的地方,那些百姓不顾场合,在闹市中哭泣。君子躲
    在家中哭。无论是读过书的还是没读过书的,都在为苏轼哭泣。
    这还仅仅是他看见的,在看不见的地方,悼念的仪式更加多。
    ……
    天幕下,承天寺中,张怀民望着天幕中的场景,实在没忍住,哭出了声。
    如果他能活到那个时候,一定也是为苏轼哭泣的一员!
    他哭了半天,才回过神,准备安慰苏轼。
    毕竟苏轼晚年的生活好坎坷,居然都被贬到了海南去。
    谁知他扭过头,就见苏轼一脸平静,好像天幕中死的人不是他自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