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我在1982有个家 第4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等于是帮了白家两件事,老夫妻对他感恩戴德,无论如何要请他留下吃个饭,又要杀鸡又要买肉。
    王忆断然拒绝:“中午喝多了,现在想回去睡个觉,而且我们人也多,晚上睡哪里?”
    “我把我两个闺女喊过来,让她们给你们找旅馆,三里两里出去就是县城,还能没个住的地方?”白老汉坚持说。
    王忆说道:“不是不是,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什么呢?那个买菜,对,买菜!”
    他笑了起来:“生产队的社员都等着我们买点菜回去,队里的才都让台风给吹坏了,好些人家断菜了。”
    这下子老两口没法挽留了。
    白老汉琢磨着说道:“这样,老婆子,咱得给王老师和民兵兄弟们捎点东西,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但有两坛子老酒,这是存了多少年了?”
    老太太笑道:“咱俩结婚多少年了,它们就有多少年。”
    “嘿哟,那不得四五十年?”民兵们啧啧称奇。
    白老汉说道:“差不多,我是十七那年结婚,今年都六十五了,嗯,四十八年了,这酒四十八年了!”
    王忆愣了愣。
    四十八年的白酒?确实是老酒,但还能保存住吗?
    他将疑问提出来,白老汉说道:“肯定能保存住,买回来直接封泥了,那时候我本家叔叔在下沙的酒厂上工,他给我带回来的酒窖老泥来保存,一直在地窖里存着。”
    “当时我叔叔教我怎么保存了,因为我买了酒后就想着长期保存,保存了干什么?唉,不怕你们笑话,想保存了给儿子娶媳妇用。”
    白老太有些伤感的说:“结果儿子十多岁让小鬼子给用刺刀挑死了,这酒一直没动。”
    “还想着嫁闺女当嫁妆,两个闺女懂事,说这酒是个念想,就没让我们动。”
    王忆说道:“君子不夺人所好,叔婶,这酒你们留着吧,两个大姐说的对,这是一份念想。”
    “如果说你们想给我们点礼物,那我不客气了,我想点名要一样东西。”
    白老汉挥手说:“要什么?你放心的提吧。”
    王忆说:“我刚才来的时候听我婶子说你存了好些老报纸老刊物,那能不能把这东西转卖给我?”
    “我给你个合适价!”
    白老汉笑道:“你要这个呀?那给什么价?你要都拿走,你是文化人,报刊拿回去肯定不是准备当废纸卖了对不对?也不是要贴了当墙纸吧?”
    王忆说道:“确实不是,我有朋友家里老人怀旧,所以我准备弄点老报纸送给他们当礼物。”
    白老汉说道:“那行,绝对能当礼物,我这里有开国那天的报纸,49年10月1号,多少日子了?”
    王忆一听这话心里暗喜。
    开国大典那一天的报纸还真是挺值钱的老报纸!
    当然这个值钱跟文物古董不能比,也就是一份几百块、上千块的样子。
    他说道:“我按照现在的报刊价格给你折现,这些报纸现在没什么用、不太值钱,但对我来说比较有价值,因为可以当礼物。”
    “老话说的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给他们千里邮寄多年前的老报纸,这情义不是更重吗?”
    白老汉说道:“那可千万别,不用给我折现,你给我折现你可不用过日子了。”
    王忆一听这话明白了。
    很多!
    果然,打开厢房里面一摞摞的都是旧报纸或者老刊物。
    白老汉是个有心人,报纸刊物都是上下用草纸垫了起来,草纸本身吸水且易氧化,这样一定程度上保存了里面的报刊。
    大胆倚在门口看了看,说:“王老师,你真给人家折现的话,这一摞报纸得一百份吧?至少五块钱,这一共多少摞啊?我草,一百摞也不止!”
    王忆不在意的说:“那就五百块罢了,能有多少?”
    一份开国当天的《人民日报》就给赚回来了!
    他没注意多少报纸,他的注意力在厢房里的一个东西上。
    一辆自行车,具体来说是一辆大梁、车把都扭曲断裂了的自行车——由此可见当时刘大彪把老人撞成了什么样。
    老人能活下来这也算他命大了。
    不过不幸中有个万幸,自行车两个轮胎没坏,只是同样被撞的扭曲了。
    于是他把自行车拎了出来。
    白老汉倚在窗口问道:“你要吗?要拿走就行了,两个轮子和车链子还能用,其他的用不成了。”
    王东峰是民兵里头机灵的,他说道:“我要是没猜错,王老师是准备给大爷做个轮椅。”
    王忆笑道:“你没猜错,那你去给大爷介绍介绍吧,咱把车子拉回去,然后让老高叔给做个轮椅。”
    王东峰过去给白老汉解释起来。
    然后王忆这边让大胆跟着老太太出去雇驴车,一辆怕是不够,因为还得买蔬菜,这样得雇两辆车。
    白老汉跟没有出过岛屿的黄小花婆婆不一样,他有见识,王东峰连说带比划了一下他就全明白了。
    他相信王忆,知道这青年言而有信且有正义感、同情心,所以听了王忆要给他找木匠做个轮椅把他弄的激情澎湃。
    这样他无论如何都要让白老太去把那两坛白酒拿出来,说:“王老师你抱回去、抱回去吧,反正再怎么看儿子也回不来了,这两坛酒你拿回去,算我们两口子给你一点心意。”
    “要不然我不能找你要报刊钱啊,你给我按现折算,我怎么好意思找你要钱?传出去我这张脸不用要了,让人戳脊梁骨说恩将仇报吧!”
    王忆说道:“你那两坛酒四十八年了,这比老报刊值钱!”
    白老汉笑道:“没那么值钱,我那不是好酒,是下沙大麦烧!”
    王忆想了想。
    还真没听说过这款酒。
    大胆等人却兴致勃勃的说了起来:“啊?叔你收藏的是两坛子下沙大麦烧啊?哈哈,难怪你不怕它坏了,这酒不得六十度?”
    他们给王忆介绍说:“大麦烧是烈酒,口感真一般,这是咱江南本地酒,建国前就有了。”
    “那个年代三座大山压迫在老百姓头上,老百姓穷啊,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破衣烂衫,到了冬天还要去下水打渔,你想想那天多冷?是不是?老百姓们只能靠大麦烧暖身。”
    “对,所以那时候的人不在乎大麦烧的口感,就要一个烈,酒越烈,喝下去身子越暖。”
    民兵队里年纪最大的王祥海笑道:“其实你们没怎么喝这酒,大麦烧都是下沙人自己家里酿的,六几年开始就不让自己酿了,不好控制品质,容易喝死人。”
    “这酒我最后喝的时候二十来岁,从十四五开始喝,那时候冬天跟着叔伯长辈下海去抢潮头鱼,冬天的海水真是冷得刺骨,渔汛一来,大家闷上一口大麦烧就往水里冲,那家伙是真的烈,从嘴巴烧到肚子里,身子一下子滚烫!”
    白老汉说道:“对,是这么回事,而且我这大麦烧还不是现在的五六十度的工厂酿造大麦烧,我那是下沙陈家大麦烧,78度!”
    “虽然大麦烧不是好酒,可我这个不错,因为我当时想着多存一些年头,我叔就说得存高度酒,低度酒存不了几个年头,于是我就一咬牙一跺脚存了最贵的陈家大麦烧。”
    “一共两坛子,一坛子是十斤,那是民国二十二、二十三,嗯,反正民国二十来年的时候,一坛子陈家大麦烧要两个袁大头,别家的一个袁大头能买三坛子四坛子呢!”
    听着他的介绍,好酒的民兵们也是面露惊色:“78度,这是酒精啊!”
    白老太领着人赶车到来,他们开始将报刊装车。
    一摞报刊不是一百份是二百份,因为早年报纸都是版面少,有的一份只有八版两大张,不过有些是七十年代的报纸,到了七十年代报纸的刊面多起来了,一摞或许就没有二百份了。
    但王忆统一给十块钱,那两坛四十八年的下沙大麦烧在22年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最后这报刊是真的多,足足一百八十五摞。
    一千八百五十元!
    白老太听说真要折现后都急了。
    哪能要两重恩人这么多钱?毕竟以往卖废纸,这么多废纸都卖不了一百块。
    王忆跟她客套一番实在争执不过老两口,最后老太太只要一千块,这还是民兵们一起上阵的结果。
    他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就说现赊账。
    老两口没犹豫,挥挥手让他带走就行了。
    赶车的老汉倚在门口羡慕的说:“老白你行啊,难怪以前来了鸡毛换糖佬你不肯卖掉,这一下子一百张大团结到手了,一摞摞的旧书旧报换一摞子的大团结!”
    白老太不好意思的笑道:“人家王老师还要给我家老头做个轮椅,这样我们就能去承包市场报亭卖报纸刊物了,家里有活路了。”
    赶车老汉和儿子都会对王忆肃然起敬。
    他们去买了好些蔬菜,然后老汉把他们送去码头后死活不要钱,将淳朴的民风尽显无余。
    王忆这人吃软不吃硬,哪好意思让人家白忙活,父子两个可是把家里的大牲口都拉出来了。
    于是他照例递烟,一人给了一盒香烟:来吃宴席他自然带上了香烟。
    现在风还是挺大的,他们开始琢磨着找谁把自己送回生产队。
    王忆琢磨了一下子。
    然后笑了。
    一辆草绿色的机动船慢慢靠上码头,张有信在上面哼着歌。
    准备下班了。
    他撑起手挡着风喊道:“张老哥……”
    听到这声音,张有信身躯猛的一哆嗦,扭头看过来王忆发现他表情惊恐。
    然后他看见王忆后的反应很有意思:立马蹲下了!
    王忆疑惑了。
    这几个意思?
    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了?
    老张攒钱买新房,发现隔壁他姓王,遇上困难找帮忙,娇妻轻吟咣咣咣?
    问题是这老张没有娇妻,他怕自己干什么?
    王忆走过去盯着他问道:“张老哥你怎么了?”
    张有信讪笑道:“没、没怎么了。”
    他是个不会撒谎的人,王忆一眼看出他肯定有什么,于是问道:“张老哥,你最近躲着我是不是?咱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今天要不是我喊你,你看见我是不是要当没看见?”
    张有信继续讪笑:“哪能呢,咱不是那样人。”
    王忆问道:“撒谎的滋味不好受吧?老哥你有话直说好了,我哪里对不住你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