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好有意思。”周灿听入迷了,她去了一趟草场,对北狄的风俗尤其感兴趣。
卫长缨瞟了众人一眼,道:“当然,祈福用的风幡是有规定的颜色,必须是沉香、虾子色、蒲桃青、鱼肚白、东方亮、苗色、千草色,不能是其他颜色。”
说着,卫长缨便从小珠端着的文盘里取出一条蒲桃青色的风幡,走到前面的一株含香樟树下,将风幡系下去。
卫长缨最爱凑闹的人,当即也学着卫长缨的样子,拿了一条鱼肚白色的风幡去树枝上系了。
“当然,也可以系在家里的花枝上,风拂动时,风幡飞扬,幡动,福动。”
这最后的四个字“幡动福动”太打动人心,在场的除了周灿,皆是士族女子,哪个都有希望自己夫君飞黄腾达的心愿,另外家宅平安也是众人在寺中常求的。
当即李元青便去系风幡,定襄郡主正在为她的女儿婚事发愁,心有所动,便也去系风幡。
“大阿姊,可以系几条风幡?”卫长绡问道。
“有多少心愿就系多少条。”
卫长绡对这个北狄风俗深信不疑心,况且北狄的风俗就是与中原不同,女子向男子表达爱意是将花环戴在他脖颈上,男子向女子表达爱意竟是送一张完整的羊皮,这些风俗都有趣得紧。
她拿了五条风嶓去系,周灿见她们都去系风幡,赶紧也拿了几条。
紫金苑中有不少游玩的老百姓,看见她们拿着风幡系在树枝上,便就停下驻足观看。
胆大的还去询问,小珠热情地将卫长缨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下众人都听懂了。
小珠瞧着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笑道:“我家主子说了,今日在场的人可以送一条风幡,先到先得,送完了就没有了。”
霎时,几十条风幡就被人领光。
这时还有许多人没领到,其中有一名六旬的老妪,向小珠索要风幡。
小珠解释半天说已经没有了,但老妪还是坚持索要,说自己的一只耳环刚刚掉了,那是她过世的夫婿给她的,必须要找回来,所以想要一条风幡去祈愿。
卫长缨听她如此说,便将自己手中的一条风幡给了她。
“小珠,你去帮帮这位阿婆。”卫长缨见她年纪大,怕她挂不了风幡。
小珠扶着老妪走向一株梧桐树,撑着她的身子,总算帮老妪挂好风幡。
忽然老妪大叫一声,吓得小珠打了个冷颤,还以为老妪身子不舒服。“阿婆,你怎么了?”
老妪指着右手袖子,道:“在这里,找到了。”
小珠定睛一看,一只极小的耳环挂在她的右袖上,这老妪大概太心急一时没有察觉挂在袖子上,便以为是掉了。
老妪取下耳环,兴奋得手舞足蹈,逢人便说挂风幡祈福太灵验,她才挂上去就找到失踪的耳环。
“李夫人,老身太感谢你了!”
说着,那老妪竟落下了泪,慌得卫长缨和小珠赶紧安慰她,才让她止住泪。
卫长缨见这老妪衣衫陈旧,知其家境不好,便拿出几两散碎银子,叫小珠悄悄给了她。
周围众人见老妪挂风幡就马上找到耳环,一些不信的立即就相信了,相信的就更信了。他们都嚷着要挂风幡,只是风幡早就挂完了。
小珠正要说让他们去南街“织襕”去买风幡,有个人认出了卫长缨。
“这位夫人就是长安侯的夫人,前几日在南街,以三面绣打败京畿最负盛名的应红妆。”
“明日我们就去南街李夫人的铺面买风幡挂起来,大家一起祈福。”
小珠喜得合不拢嘴。
到了明日,果然许多人来铺子买风幡,卫长缨没有加价,只在成本价上核算,因此风幡的价格不算贵。一日之内,所有裁出的风幡销售一空,京畿内到处可见风幡招扬,迎风飞舞。
渐渐挂风幡祈福越传越盛,不只是京畿,便连周边也开始盛行挂风幡。
原来只是裁出一条宽半尺长二尺的布条,便逐渐发展成在风幡上绣福字,真正的“风动福动”。还有的在风幡上挂铃铛,风一吹铃铛响,便是福至家门。
小珠也在长安侯府挂了风幡,树上挂了她不满足,便就爬到塔顶上挂风幡。
因这里是京畿的最高处,挂得越高,风就吹得风幡越响。
转眼端午节已过,进入七月,还有几日便是乞巧节,这是个女子们的节日,未婚的女子祈求美满姻缘,已婚女子祈求早生贵子,甚至还可以祈求手巧。
小珠这几日忙着捉蜘蛛,准备用于乞巧节验巧。
官府也准备在乞巧节这日举办一个”斗巧赛”,参赛者不分年龄,只要是女性皆可参加。
参赛的内容为穿针,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穿的针最多便胜,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一次性穿好几口针,这个难度稍大,比上一个更考眼力。
在“斗巧赛”这日,女子们可以将自己做过的女红展示出来,官府会委派几名评判,评选出最巧的手工。
这次官府除了颁给胜者赏银外,还会推荐她入宫进绣衣局。
据说,京畿各大绣坊都已经派人参加“斗巧赛”,而且已经有人开始下注押“斗巧赛”的胜者,本来大家都想押卫长缨,但传说的消息是卫长缨不参加“斗巧赛”,那么赛果就是扑朔迷离。
随时乞巧节的临近,京畿喜气洋洋,这时又传来消息,离京畿较近的几个州府,诸如腾州、保凤、临阳等,已经有绣娘准备赴京畿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