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414 章
汽车黑科技 作者:蠢蠢凡愚QD
第 414 章
李凡愚一边看着手中的资料,一边对他点了点头。从现在就能看出来,当时让潘强来掌管动力公司的决定还是正确的;潘强有缜密的心思和长远的眼光,能把控好大方向。在这一点上,孙国义不如他。
刚才的一番话,潘强其实阐述了卖与不卖这两个选择的利害,并且将选择权交到了李凡愚手上。
可是有一点,他还不太明白。
要知道,正信现在旗下的车型都是定位在中高端的。就算最便宜的A4,在配置上也几乎站在国内B级车市场的顶端了。
这些资料上显示,这些车企……除了几家想做皮卡和SUV之外,定位可都是经济型家用轿车的啊。
正信现在自家使用的配件,无论是ZGX888也好,A4A6上的CVT变速箱也好,可都不便宜……
面对他的疑问,潘强只能无奈地笑道:“哎、关于这一点我打听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虽然现在税率还没有调整,但是国外的整车和零配企业似乎是示威一般,已经率先一步提价了。就拿三菱的发动机来说,之前因断轴质量造假事件的打击,<B><a /<B>" target="_blank">/<B></a>系列发动机曾经一度降价了百分之二十。但是现在,却已经在原售价的基础上还加价了百分之三十。这样一来,一台应用十几年前技术的1,6L自吸发动机,在价格上已经几乎与我们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等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车企当然会把目光投向咱们。”
李凡愚略一思量,便一拍大腿;握草!这群歪果仁贼呀!
要是按正常人的理解,企业自己提价把用户推向竞争对手可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他为什么说这些车企贼?
产量啊!产量!
虽然这些国内新兴车企想买正信的总成和技术,但是正信有那么大的产能去支撑这个市场么?
很显然没有!
正信动力的ZGX888生产线,就算是有精力声纳给工人加Buff,在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情况下,也将将满足A4A6迷你这三款车型所需。
正信已经是各个车企眼中钉肉中刺了,动力公司的情况基本已经被那些竞争对手摸透了。
所以在他们想来,正信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这些新兴车企只能回过头去捏着鼻子买高价配件。
而如果正信经受不住诱惑,牺牲自己的整车产量来做外销。那就要面临着相同配置遍地开花的窘境,这几乎是自毁长城——一般脑子里没有溃疡的老总也都不会这么干。
其实老孙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面对孙国义见缝插针,再一次的提醒,李凡愚咧了咧嘴,“就那么怕我经受不住诱惑?”
他这一问,潘强和孙国义这对搭档齐齐的挂出了一副“谁不知道你呀”的表情。
也难怪这俩人担心,自家老板的财迷属性,已经在之前多次得到了验证。从正信开业到现在,就没见过自己的老板错过一个赚钱的机会。
事实证明,他俩还真没看错李凡愚。
就像来之前在电话里对潘强所说的;卖肯定是要卖的,有钱不赚王八蛋。但是卖什么,怎么卖。
呵呵……这特么可就是老子说了算的了。
不是看我大正信产能不行么?
哼哼,小爷这回直接跟你们玩儿个大的。还真就不卖配件了,直接卖技术!Xpp的车型数据路里,可是还有那么多低端车型呢。既然正信因为产能的限制做不了,那就先扔一个出来,转赚点儿外快不说,还能跟外企怼一怼。
既然市场已经乱起来了,那不妨就让它更乱点儿。
不能,总是让咱正信自己个吸引火力嘛!
第0356章 给小白鼠们加Buff
安抚了潘强和孙国义二人,李凡愚便躲到了X超级生产线的车间里。
当然了,来车间纯粹是为了找个清净的地方,可不是为了直接造车的。
将车间的大门锁好,他直接就进入了Xpp空间之内。目的只有一个;找一个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一些,便于生产的经济家用车型。
然后……卖技术给国内的这些新兴车企圈钱!
其实目前家用经济型车,是中华市场上需求最大的一个类。但是讲真,以正信目前的实力,李凡愚都不敢贸然进入。
这一块市场,水简直是太深了。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技术,考验更多的是一个企业的产能规模,成本控制能力。
经济,家用。
既然是说了经济,这一类车的售价就注定不会太高,也就是一般从六七万到十二三万这个区间。年收入能达到十万的家庭,是这类车的主要受众,同时也是汽车市场上基数最大的用户。
而家用,就表示这类车必须有能基本满足家庭成员所需。多多少少,需要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安全性和舒适型配置。更重要的是,车还得省心耐用。
若是拿出来这两个元素其中的一个,都是好搞定的。但是两个元素同时存在,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较为经济的售价并保证耐用性达到条件下,满足家庭所需的一切配置。
这,就大有学问了。
想要在这个市场有所建树,车企必须具备李凡愚担心的那两点——也就是产能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一贯以大规模生产压低成本,以轻巧省油为主打,成本控制优秀且可选配置丰富的日系车,占据了中华家庭经济用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轻巧省油要是狠下心来不难做到,但是产能规模,配置和成本控制这三大块,可都是正信的硬伤。
或者说,是任何一个没有经历过时间沉淀,拥有极其完善的生产流程制度和庞大配套体系支撑的车企的通病。
单说成本控制这一块,它就不是一个车企想学就能马上学到的东西——这里边儿包含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将日本的车脆不脆,坑不坑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单说成本控制,怕是就连德美两系加起来都难及其项背。
原因?
国情也好,开发概念也罢,都是各方因素夹在一起才形成的。
日本这个国家不大,但是人口众多。直接点儿说,就是小日本弹丸之地,国土之内除了白银资源还算说得过去之外,除了渔就是鱼。
第 414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