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三 宣府
崇祯七年 作者:竹下梨
五五三 宣府
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化府于永乐七年设总兵官,始称宣府镇。
靖难之役的那几年里,大明朝的力量都被用到内斗里头去了,边地防务松弛,蒙古残存势力得以复兴,而永乐皇帝刚刚登基,又无力象后来那样出塞北征,只得在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的同时,加强边地防务。
“于边备甚谨。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隘口通车骑者百户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郑亨充总兵官,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原,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正统年间,也是屡次修建。
之后嘉靖隆庆年间,修建的规模更大。
甚至到了崇祯年间,卢象升还主持重修宣府长城,花费极大。
“勿论宣府一镇一千三百里之边,即就陵后一带言,东至火焰山,西至合河口,凡二百二十余里。筹其经费,每筑边墙一丈,虽甚省,约须工料食米等银五十两。其中或有旧墙并乱石土垣可固,通融计算,每丈必须银三十两。通计三百里,总该银一百六十万两。加以三里一墩,五里一台,计墩一百,台六十。墩以土为之,每座约二百金,台以砖石为主,每座约六百金,并墩台守御等具,壕堑等类又约该十余万两。”
其中说的墩,便是火路墩和边墩,像是董策曾经在的安乡墩,便是大型的墩台,每座花费白银约六百两建造。
宣府镇治所在宣化府,也就是俗称的宣府。
宣化在元代为宣德府,洪武三年改为宣府,洪武二十六年设前、左、右三卫,次年洪武帝敕令北平军士筑宣府城,第二年又封皇子为谷王,就藩宣府,展筑城垣,从此这里就成了大明朝最为重要的边防重镇之一了。北元各部侵扰多从这一带进入,故历来战事和屯兵最多。
《宣府镇志》载,从洪武元年起至崇祯二年的二
百六十一年里,共发生重大战斗九十二次,其中敌方入侵八十一次,屯兵最多时达十五万之众!宣德五年置宣府镇,设万全都指挥使司,成为全国十七个“省军区”之一,管辖两个州、十五个卫、两个千户所、五个堡、七座城。这一段的长城从成化年间总督余子俊开始,经嘉靖时总督翁万达、杨博等数十年的修建,较为坚固,军事设施可谓齐备。特别是景泰年间,昌平侯杨洪镇守宣府时,御军严肃,军士操练过硬,“骑座善驰射,步兵善弓弩”,“士兵精壮,为一时边将冠”。到了隆庆、万历年间,王崇古、方逢时任宣大山西总督期间,坚持“谨烽火、远斥侯,缮甲兵、勤操练”,经过多年历任官员的严格整饬和训练,在当时可谓兵强马壮、器械犀利,特别是其教场之盛,天下闻名。
当时宣府镇所辖各州、卫、所、堡、城均有教场、演武厅、军器局、火药局、神机库、神枪库等设施。其中宣府镇城的教场规模最大,最为壮观。建在昌平门外一里多地,建于洪熙初年,房屋、墙垣全用砖石砌成,时名“将台”,内有演武厅。嘉靖八年都御史刘源清增筑高台于前,名曰阅军台,东西两边建有各营将领的“官厅”。
昌平门外的这座大校场,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规模可谓是浩大之极,雄壮之极!
即便是站在专为阅兵所用的高台上,一眼望去也难能瞧见校场的边缘。便是把驻军最多时候的十五万大军都拉到校场上来,也根本是占不满,若都是骑兵的话或许还差不多。
举个确切的例子,这座校场,相当于嘉靖之前的六个北京城大小!
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九门,折算成后世的单位,面积三十五平方千米左右。嘉靖时,筑重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门七,也就是外城,面积二十四平方千米,内、外城面积合计差不多六十平方千米左右。
而一座大校场,差不多面积就在二百平方公里左右。
如此巨大,难怪名扬天下。
宣府乃是和大同一个级别,甚至还要重要一些的边陲重镇,镇城周围二十四里,城高三丈五尺,内有驻扎官军两万又三百四十八员名,马骡驼一万三千三百一十八匹头。
在永乐年间,宣府还是军镇的格局。东定安、西泰新、南昌平、北高远各留一门,城南昌平门外修关城,由此保留了一横
一纵的“十”字形主要干道,同时与次级街巷构成“田字格”路网,整座城池被分为十六个区,形成以镇国府为核心的非对称布局。
洪熙元年,宣府总兵谭广“修营垒,缮甲兵,严斥堠,复命工围四门,创建城楼、角楼各四座,以谨候望”。并在“四门之外各环以瓮城,砌如正城之法,瓮城之外又筑墙作门,设钓[吊]桥,预警则起,以绝奸路。隍堑浅狭,尚有待于浚涤”。正统五年,都御史罗亨信巡抚宣府时,疏请用砖石包城,四门外加瓮城。正统十一年工竣。包砖后,“其城厚四丈五尺,址石三层,余用砖砌,至垛口高二丈八尺,雉堞崇七尺,通高三丈有五尺,面阔则减基之一丈七尺。”
而后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市的规模与内涵不断扩大。洪熙年间,建“铺宇百七十二间”;景泰年间,设立仁、义、礼、智、信五所规模宏大的官店;嘉靖四十年宣化城内已有“米市、骡马店、猪羊店、盐麻行、鞭仗行、鲜菜行、鲜果行、皮袄行、煤炸行、柴草行、斗解行、水磨行”等十多个行业。
到了崇祯年间,宣府已经是发展成了一个人口数十万,百业兴旺的大城。
更因为离着蒙古近,虽说朝廷已经明令禁止和蒙古的互市,但私底下的交易是永远都停不了的,官员士兵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所以往来商队不绝,也很是带动了经济。
此时正是傍晚,天色昏暗,一阵阵狂风席卷着沙砾尘土,在天空中刮过一阵阵昏黄。
似乎连太阳都被遮蔽了。
这暴风扬尘天气,乃是宣府周围再常见不过的。
宣府这地界儿,本来就接近塞北,天气干旱,在秦汉时期这里还被称为上谷郡的时候,还是生满了茂密的森林的,山上山下,塞谷河川。不过那是多少年之前的事儿了,之后这里连年战乱,素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大仗小仗的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光大明朝这一朝就打了几百次,加上前面几朝的,那就不知多少了。这么多仗打下来,别说是周围那些森林了,便是再多十倍,也是会被砍伐的一干二净。打仗的话,攻城的一方就要制造军事器械,少不得就得大肆砍伐森林。而守城的那一方,也得伐木加固城墙城楼等。更别所,宣府镇城几次毁了建,建了毁,每次可都是要消耗掉极其大量的木材。
五五三 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