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639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小侍端上来的清蒸鲥鱼上面仅仅盖了两片笋片和香菇片增香,夏安然一看顿时觉得没有火腿的世界果然缺乏了点鲜味,这份色彩还需要他在未来努力推广呀!
    但是无妨,对鲥鱼的期待足以让他暂时忽视一切,夏安然默默拿起了筷箸,眼瞳内满满都是渴望和食欲。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今天插个旗子,五张内解决身世问题然后浪起来!
    作者君小时候吃过鲥鱼,但是那真的不记得了,而且应该是养殖的吧,因为在写的时候我在看纪录片,然后我妈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你不是吃过吗?
    我:??????????????????
    妈妈啊!再给我一次吃鲥鱼的机会吧!
    其实鲥鱼还是有的,除了长江鲥鱼,南边也有,但是鲥鱼的美味其实不是在于这个物种,而是它在洄游时候逆水而上,一路吃到这些饵料,加上运动、追逐发生的质变啊!
    就是说海里的鲥鱼和江里的美味程度是不同的,同理刀鱼也是。
    第168章 北宋(三十七)
    大厨使用的是清蒸的烹饪方式, 故而鲥鱼在蒸制过程中淌下的油脂全数被承在了汤盘里,这层油脂是一层灿金色的光芒, 不光是汤底, 就连它的鳞片和躯体上都泛着一层灿金色,这就是这条鲥鱼已经到了美味巅峰的象征。
    如果它是活着的话,这一抹金色便会燃在它的头部至尾鳍, 此耀金会随着它在水里的游弋还有浮上水面时候于阳光下闪光。
    更有渔人夜渔时见到过被渔灯吸引来的鲥鱼,入目的就是一片金银之色,若不仔细看,便会以为自己将天上的月亮引了下来,极为壮观。
    而有了这一层金脂之后, 这尾鲥鱼的价格便和寻常鲥鱼不同,起码能够高上二至三成, 在吃货们口中, 它们更是脱胎于长江鲥鱼,有了金鲥的美称。
    金脂不仅仅是美味的象征,也是这条鲥鱼在鱼群里地位的象征,只有最强壮的鲥鱼才能吃到最肥美的浮游生物和水草。
    人有英雄惜英雄, 对食材也是一样。
    长江鲥鱼最美的便是鱼鳞。
    但很可惜,为了保鲜做出的种种处理付出的代价便是对其鱼鳞的损伤, 但是即便如此, 当爱吃鱼的夏安然在将带着鱼鳞的一块肉塞进嘴里的时候,还是感动到差点掉下眼泪来。
    在尝到极致的美味的时候,恰恰是没有形容词到时候。
    丰美腴润、满口脂香, 明明是鱼的鳞片,却如同脂膏一样在口中被吮化,其口感有些类似于蟹膏的醇密口感,却比之更为鲜香。
    可能是因为用药草防腐的关系,吃进嘴里的鲥鱼总带着一股清爽香料的香气,构成了另一种风味。
    长期和水流搏斗使得入江后的鲥鱼的鱼肉更为紧实,滋味极端丰厚,独特的防腐方式又使得鱼肉的鲜味在阳光、空气、风和炭火一同的努力下被浓缩,后经过水汽抚慰缓缓在餐盘中绽放,如今随着咀嚼,它们一同绽放开来,仿佛自己咬的不是一小口肉,而是一盆子肉一般。
    旁的肉类是越嚼越寡淡,鲥鱼则是越嚼越鲜香。
    尤其今年春暖,鲥鱼入江的时间要更早一些,而同时,又因为温暖的天气,河道里面的藻类和微生物大量的繁殖,在鲥鱼沿河道北上的时候,这些为了交交配做好完全准备的鲥鱼,胃口大开喂饱了自己的同时也将自己吃得膘肥体壮,味道自然加倍的鲜美,在餐前的介绍时候,伶牙俐齿的小侍便已经告诉了他们这一个好消息。
    如果要说缺点的话……就是骨头太多,每次吐骨头都恨不得把它再嚼上几遍,生怕把肉一起给吐喽!
    这一条作为主菜的鲥鱼也不过二三斤,体积极小,却轻而易举靠着其霸道的口感和滋味抢走了旁的江海鲜的美味。
    硬生生得让食客吃完了这一顿便只记得鲥鱼之鲜。
    虽然让吃宴之人都深恨为何只有这般大,但事实是一来这个尺寸的味道最好,二来也是稍大一些的或是更小的都被渔夫给丢回江里头让它们负责繁殖去了。
    这个尺寸的鱼对于三个成年男子说实话不过是一人两筷子的事,但是陆小凤和花满楼二人都很有默契得只意思意思动了一筷子就把这尾鱼让给了夏安然,白锦羲更是碰都没碰。
    他二人是江南人,咳,新鲜鲥鱼在江南其实也算不得极其珍贵,加上陆小凤和花满楼请夏安然吃这一顿,也是为了感谢他为花满楼指明了了然大师这一个求医方向。
    坦白说,了然大师虽然在佛道上颇有名声,但是在医道上并未传出过显赫声名,之前花家的确听说过了然大师擅医,但是一般的大和尚都懂些医术,故而大家都不曾在此多思。
    也正因此,在若干年前去拜访却和外出修行的了然大师擦身而过时,花家人也只是稍稍遗憾,并不曾多做在意,正是这般思想才导致花满楼硬生生得错过了救治的良机。
    但是了然先生也承认,若是几年前来,他对眼科的了解不如如今深,只怕效果还不如今日,也算是一番安慰。
    还有公孙先生,这一位若不是夏安然告知,陆小凤和花满楼二人根本不会去求医,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看不起公孙策。
    实则是因为公孙策如今并不是以医者的身份行走,而是以开封府师爷的身份,自然,他的名声被掩盖在了开封府之下,在外甚至没多少人知晓公孙策医术不错,偶尔传出的两三句风言风语也无人在意,权因在北宋,此事件的读书人多多少少也基本都会些医术。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