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莫里亚蒂扔出了这一句话,踱步离开。
在这间屋子以外,是伦敦最繁华的街道,这几天街头热议的话题又变成了达西小姐杀害劳伦先生的原因。
“听说啊,是劳伦先生知道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达西小姐才会杀人灭口。”
“我认为这是一桩冤假错案,达西小姐再怎么憎恶劳伦先生也不至于就要杀了他。”
“是啊,我听我在苏格兰场工作的亲戚说,达西小姐没有认罪,一直提出上诉。”
“可是,证据确凿了。”
“感觉扑朔迷离的,得有人去替达西小姐查明真相才行啊,诶,最近怎么没有听到福尔摩斯先生的消息啊,这应该归他管啊。”
“对啊,福尔摩斯先生呢?”
有人提到了名誉伦敦的大侦探,可是那位大侦探……
莫里亚蒂戴上了帽子,穿过人群,他混着讨论声而行,由衷觉得有时候能够听一听人民的声音,也是一件不错得到事情呀。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3章 恨铁不成钢
传闻达西先生和达西夫人回到了德比郡,所有德比郡的律师都被邀请到了他们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但是没有一位律师愿意接下达西小姐的案子。
有记者去拜访其中一位律师,询问他缘由,律师摆了摆手,十分为难:“达西小姐这桩案子已经证据确凿,没有任何人能够为她翻案。”
事实上,实情远不止于此。
达西先生的财富虽然能购买下半个德比郡,可是在面对达西小姐谋杀劳伦先生一案,他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找不到一个愿意接下此案的律师,听说在德比郡碰壁以后,达西先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德比郡,而是放到了整个国家,只要能够接下此桩案件,必有重谢。
新闻媒体持续跟踪这桩案件,认为克洛莉斯·达西是杀人凶手和认为克洛莉斯·达西不是杀人凶手的各占一半,前者有艾琳的供词和凶器上的指纹为证。而后者认为克洛莉斯·达西没有杀害劳伦先生的动机。
直到《伦敦晨报》披露了克洛莉斯·达西杀害劳伦先生是因为她写给劳伦先生信件的另一部分,信的另一部分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艾琳·莫里亚蒂已经确认这个说法属实。
达西小姐那封丢失的信件还没有被找到,《伦敦晨报》的消息一出,金钱、绯闻、杀人动机这些事物如同裹上了金光闪闪的外衣,它诱惑着人们,吸引着人们。
信件是被一个流浪儿给弄丢的,所以有许多人认为那封信还在流浪儿的手里,伦敦的流浪儿比蚂蚁还要多,他们又是居无定所的一群人,寻找一个流浪儿无异于大浪淘沙,不过依旧有人在执着地寻找着。
除此以外,伦敦有不少人希望福尔摩斯先生能够接下这桩案件,如果克洛莉斯·达西小姐真的没有犯罪,那么在证据确凿、又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只有住在贝克街221号的侦探先生能够帮助她洗清冤屈了。
可是,贝克街221号的门紧闭,诺利·斯克的忠实粉丝特意上门请求大侦探接下这桩奇妙的杀人案件,得到的只有房东太太一句:“他们已经出门有一阵子了。”
房东太太也不知道两位房客去了哪里,诺利·斯克的忠实粉丝满怀希望而来,满怀失望而去。
福尔摩斯的不回应也让人渐渐记起一条旧闻,大侦探蹲在床底下,目光空洞,神情瑟缩,侦探的神话看来已经成为了过去。
知道福尔摩斯去处的人同样知道他这一阵子着实不好过。对于一个天才而言,丧失天分已经是一件悲剧。更悲剧的是,没有天分的庸人还要承担所有人的希冀。
“要是福尔摩斯在就好了。”这句话成为了西弗斯花园人最近说起最多的话。
“福尔摩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句话成为了西弗斯花园人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福尔摩斯受不了灼热的目光,开始一天天把自己关在柜子里,不愿意出来。
这种种都被西弗斯花园的佣人记录下来,传递给米尔沃顿那边,米尔沃顿又一字不漏地将消息传达给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看着这些消息,突然觉得没有福尔摩斯捣乱坏事,日子顺利是顺利了,但是却没有那么有意思了。
福尔摩斯是莫里亚蒂最得意的学生,可是他也是一个脆弱的年轻人。
学生还是不如老师的,青出于蓝,可是青毕竟不是蓝。
莫里亚蒂的手里还有一件大事未了。如果这件事情了了,他就要把他的事业拓展到美洲、东方,征服世界的渴望刺激着他。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达西小姐身上,甚少有人发现,有几批远道而来的客人陆续来到了伦敦,他们受到了莫里亚蒂教授的邀请,来伦敦共商大事。
大事就在伦敦最繁华的街道上,无人知晓在这里关着一个不死之身,他颓废、衰老,如同热带雨林中一滩腐烂了的泥水,他的头发披散着,和流浪汉也没什么两样,莫里亚蒂像驯养马匹一样驯养他,饿他几顿又让他饱餐一顿,当一碗新鲜的血液端到了他的面前时,他的表现全无骨气可言,哪里还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模样。在饥饿面前,一切美好的品德都如风消散。
他已经完全诚服于莫里亚蒂,他的身体诚实地表达了他的忠诚,他没有力气再为自己修饰皮囊,露出了曾经耗费苦心隐藏的模样,莫里亚蒂「嘁」了一声,饶有兴趣地给他拍了几张照片,递去米尔沃顿封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