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极致的喜悦铸就极致的眼泪,高原张着嘴,许久都说不出话来,唯有眼角的两行热泪,缓缓地沿着脸颊流淌。
终于拿到这块敲门砖了,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为了这张纸,自己付出了多少艰辛,自己的母亲又流了多少汗水?大江又在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为自己担忧伤神?
这张纸啊,你明明就是一张纸,可你却承载了我们这个家庭,所有的付出和希望!
高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能不停地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只能不停地摇头,却又止不住嘴角露出的喜悦。
邮递员没有进门喝茶,只是让俊兰把自己的水壶灌满。行啊,就不去屋里坐了,能喝个大学生的喜茶,也算我这趟没白跑。说完,邮递员就满面春风地含着笑,骑着摩托远去,继续穿梭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
这件事算彻底传开了,清美得知消息后,也赶紧给献忠打了电话,让他回来一趟。
虽说献忠不经常回家,虽说他与高原并无血缘关系;可他是看着高原这孩子,一点点长大的。他也以高原亲大伯的身份,肩负着教育和照料这孩子的责任。
他虽工作忙,可却从来都没忘记嘱咐自己的老婆清美,要好好照顾高原这孩子,要多给他一些帮助,这孩子一定能念出来,要拿他当自家孩子一样操心。
虽说大江歇了菜,可高原考出来了,王献忠是同样的开心。他攥着电话忍着鼻酸,只简单回复道:知道了,赶在明天中午之前,我就到家。
而高原则拿着录取通知书,陪父亲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他激动地抓着傻父的胳膊说:爸,我考上了!从今以后,我看谁还敢说您是傻子?!等着我,等我挣了钱,我就去带您治病。等您康复的那天,您就知道儿子已经出息了,给您争脸了!
王献忠在城里买这、买那,一直磨蹭到第二天下午,才开着同事的小车回来。
他进门就喊大江出来搬东西,三大袋子瓜子、两大袋子糖果,还有一箱红双喜的香烟。他把一个小盒子装起来,放到了里屋的衣柜里。
办完这些,他又忙着跟清美商议,说是要办酒席。
这又不是婚丧嫁娶的,办酒席合适吗?清美给丈夫切着西瓜,也是一脸兴奋地问。
咋不合适?咱村好不容易熬出个大学生,还考了工大,这不比婚丧嫁娶还重要?要我说不仅得办,而且得大办,咱村老少爷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请着吃一顿。王献忠不容置疑道。
清美想了想说:花钱咱倒不怕,就是这事儿,应该跟俊兰商议一下吧?
献忠摆手道:这事儿要跟俊兰商量,估计就黄了。她家日子过得紧,肯定不愿操办这些。可高原那孩子又懂事,别回头念了大学,日子再过得紧巴巴。我常年在外,心里可十分清楚,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到了外地,要是没有足够的费用傍身,你哭都找不着地方。
你的意思是,咱办酒席,收的礼钱当高原学费?清美精明地问。
那可不嘛!你直接给高原钱,他能要?献忠深思熟虑道。
站在一旁的大江,彻底被父亲周密的考虑给折服了。他突然发现,其实父亲特别善良,并不像儿时的记忆里,那样凶神恶煞、蛮不讲理。
他爱自己和母亲,也爱高原,更爱这个可爱的村子。只是他的爱无言,从不向任何人炫耀和诉说,他只是在用默默的行动,深切地表达着这份爱。
儿子,一会儿你去请厨子,告诉他明天在高原家门口,搭棚做饭。他妈,你去大队广播一下,就说明天中午,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去吃高原的升学宴。我这就去趟小原家,看看咱庄的这文曲星。献忠临危不乱地分配任务。
第117章 乡间温情
高原没想到,大伯能在这个时候赶回来。他5到10月份最忙,有时候连赶半年,才能抽时间回来一次。
大哥,你咋回来了?正刷碗的俊兰,忙把手擦干净,在院子里起身相迎道。
这么大的事,我要是不回来,那是我的遗憾,也是小原的遗憾。献忠走到高原近前,抬起大手摸着他脑袋说。
高原心里是特别高兴的,别看大伯常年在外,但他永远都是自己的主心骨,是这两家人的主心骨。大伯,你那么忙,我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高原扭捏道。
王献忠眉眼含笑地说:瞅瞅咱家这文曲星,真是越长越人物了。我看将来,不比俊山那小子长得赖,真到了外面,学校里的小姑娘,可喜欢着呢!
高原被说得满脸通红,俊兰就跟着在一旁笑。其实高原长得确实人物,而且个子也不矮。毕竟俊兰和俊山,当年在村里,那也是出了名的俊后生,这生出来的孩子,能差到哪儿?
只可惜高原内向,为人又低调安静,穿着打扮朴实,以至于很少有人去认真关注他。但献忠是看着高原长大的,屁股上几根毛都清楚;别人不在意这些,他还能不在意?
俊兰,过几天给小原些钱,让他和大江到县里商场逛逛,买几身像样的衣服穿。这都要去大城市念书了,太寒碜了不好。再往远了说,孩子念完书都得20多了,要是能在学校就搞个对象,不也让咱省心了嘛!献忠乐呵呵地拉着板凳,坐在槐树下爽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