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由姚含章牵线,芷珠认识了很多有才情的贤善女性,当说出她的请求时,在众人确认不是儿戏,考虑良久还是有几位夫人答应了下来。
就像芷珠和温喜给她们画的大饼那样,想过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不想浑浑噩噩,不想为了体面为了丈夫子女将自己卑微到泥地。
就算她们过不了,但是由他们改变的这一切也足够惊喜了。
其他或心系家庭,或家贫需忙于赚钱不能来,其他人明面上都表示理解,心里也是门清儿她们怕是觉得这样的事情轻率了,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能理解的事情,怎么改变其他。别人拉都拉不起来的你,也没必要拯救了。
授课先生的问题解决了,但开始时招生很困难,很多百姓要去开垦荒林,男娃女娃都得搭把手,最后还是用了那个老办法,孩子在学堂待满一年则奖银二两,满两年奖银四两,满三年奖银六两,上五休二,中午管饭,不论男女,在外城挑选十二岁以上的符合要求的男娃女娃,银钱一月一结,视在校表现给予奖励。
她们考虑到内城太多高官子弟,估计一个小小的白大人也不会放在心上,瞧不上置办的学堂,他们自持身份,可能也不会把子女送到外城去上学堂。
最重要的是,芷珠就没计划那一波人,家族大规矩多,她怕麻烦。
在招收的这批人中,芷珠意外发现有好几个女孩儿没有缠足。当她深入了解情况后才知晓,她们娘亲嫌弃缠足走不快,不能帮她们跑腿儿,她们上山割猪草,下地种菜,大脚更方便。
芷珠摸了摸她们泛黄的脸蛋儿,看着他们懵懂的眼神,“好好学知道吗?可不能混日子。”
她们点了点头,回头看了看目送她们进去的父母,跟着进了学堂。
看着她们的背影,会有那么一天,当她们推开家门走出去时,外面一定是没有限制的自由。
而实际上,朝堂上的保守派是十分不满的,自皇上将这白大人招进朝廷,时时刻刻都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重视洋人的无用之物,减少八股文与科举的存在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让女子进学堂,简直奇耻大辱。
女子就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遵从三从四德之教育,奉行三纲五常之标准,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这些事情全都被玄烨挡在了身后。
芷珠完全不知道,学堂招生后,她忙得脚不沾地,一心扑在这事儿上,哪里还顾得着流言蜚语。
夜间,玄烨疼惜的握着她红肿的脚,这是她去说服那些百姓将孩子送进学堂,奔波太久造成的,虽然有金钱诱惑在,但是想把女娃留在家里做农活,把男娃送去占便宜的是多数,芷珠怕女娃晚上回家还要被逼做活,只好改了规则,让她们走读变住校。
所以让工匠们夜以继日的重新修一栋楼,供孩子们住宿。
看她眼下青乌,睡着了还在念叨。
男人凑近一听,眉眼瞬间温柔,吻了吻她干裂的嘴唇,“我都会帮你。”
说完便给她清洁了双脚,又给她上了药,这才搂着她睡去。
其实玄烨是真的忍受着挺大的压力,他满以为乌雅能产生很大的价值,结果从乌雅那里得来的消息的确是刷新了他的认知,知识也非常先进,她描述的未来也很美好,可是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
什么马克思思想主义,能说服他这个所谓的封建君主,但改变不了贵族,因为这已经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况且就算给百姓说思想,但思想又是什么,没有物质基础,百姓哪里会想那么多。
谈他们实际身处一个球体之上,理由呢,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如果传播出去,怕是要引起动荡。
说科技兴国,只会说些飞机大炮计算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怎么制造呢?只是懂了皮毛的乌雅根本搞不来。
他叹息,他无奈,他只能让人记录在册,这些就交给以后的子孙吧。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历史的演变也不是一步到位,需要各辈的努力才行。
一代人做一代事,不管以后是什么社会主义也好,是封建君王也罢,他活在当下,做好他该做的就够了。
当然也有不错的想法,大力发展海上势力,当知道因守成不足清朝最后的结果,男人抑郁了两天,但他还是想通了,一个朝代是不可能永远屹立下去的,更新迭代也更利于一方土地的快速发展,所以不管将来如何,何不趁现在众国未崛起,抢先一步。
第二日天没亮,芷珠就又跑去说服那死犟死犟的老大爷,想让他孙女进学堂。
老大爷早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妻丧子,晚年身边只有一个独孙女,脾气古怪,说什么都不让他孙女去,芷珠好话都说尽了。
要问芷珠为什么这么坚持,其一是这个女娃没缠足,问就说是家里没有这个规矩,还会自己在外售卖东西,虽然有家庭原因在,但芷珠和她交流过,说话不怯场,谈吐得体,落落大方,面对豪绅子弟或官家小姐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身份而自卑。
最重要的是小孩也想去,但她十分听话,必须要征求祖父的同意,芷珠简直欲哭无泪,那老大爷油盐不进,这都是第四次来了,比三顾茅庐还多一次呢。
小女孩叫戴英,为难的看着面前的小哥哥,有些难过道,“小哥哥,我给你介绍我认识的几个姐妹吧,她们和我情况差不多,祖父年迈,我还是在他身边放心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