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什么?”阚枳一愣:“我没说啊。”
闻言,沈清狂喜:“那就是假的咯?”
“也不算是。”阚枳搓着下巴,笑眯眯道。
她奇怪的答案让在场所有人都有种开口骂娘的冲动。
到底是真是假,给个痛快!
沈清一脸急色:“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阚枳轻咳一声,缓缓开口解释:“这个座子,起先我确实没看出什么问题。无论从材料、雕刻风格、选用的图案,都属于汉代的流行样式。但它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又有区别于当时的主流,比如说这个荷叶的雕法,还有鱼种的选择。”
这时,金学文旁边的一个男生按捺不住,急吼吼道:“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
“小集。”金学文低声制止住他:“听她讲完。”
这个男生是他带的学生之一,专业技能不错,只是性格有些急功近利,其实不太适合做学问,但谁让他碰上了和他有点相像的金学文。
金学文没觉得阚枳能说出什么,但从她刚讲的话也能看出,她对这方面确实是有点了解的。
阚枳瞥了眼那个男生,没有搭理他,继续道:“加上这个雕工十分眼熟,我便想到了一个人,也就是叶不为。叶不为性格乖戾,不屑世俗。但他家境贫寒,需要用钱。两点相加,便早就了他的作品的些许不合时宜之处。”
当阚枳说这些的时候,原本就在一旁关注着这边动静的导演杨哲不禁向前走了几步,认真听了起来。
阚枳说:“但,仅凭这些,并不足以抵消我感觉不对劲的地方。于是我突然想起来,和叶不为同一时期的大雕刻家,还有一位,名为齐豫之。”
说到这里,众人有些发懵。
见状,阚枳似笑非笑的瞥了眼金学文,问:“金老师,都说您是这行的大师,请问您可知道这中间的故事?”
金学文虽是学者,但他近两年在学问上花费的功夫已经少了很多,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敛财上。
阚枳乍一提齐豫之,他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他就想到:“那是位宫廷御用雕刻师,多雕刻王公贵族喜欢的玩意儿。”
“没错。”阚枳点头:“但您可否知道,他与叶不为师从一人?”
金学文沉默了。
阚枳也无意太过为难他,自顾自继续说道:“齐豫之和叶不为师从一人,因此他们早期的雕刻手法非常相像。出师后,叶不为不屑为官,与皇家扯上关系,便开始接散活儿,而齐豫之进了宫,拿着俸禄,为达官贵人们服务。
可齐豫之虽然身在宫中,心却在外面。他一边不舍厚禄,一边又羡慕叶不为潇洒落拓的生活。于是,他开始找人调查叶不为每天的接了什么活,然后他自己再在空闲时候,雕刻一遍,然后打着叶不为的名号在外兜售。”
这个故事,在场没有人听过。
而阚枳知道也是因为她亲爹阚戴泽,是叶不为的一枚墙头粉,虽然不狂热,但也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
一来二去收的多了,他们便发现了这些作品中细微的差别。
“叶不为雕刻习惯用圆刀和平刀;而齐豫之的工具种类基于他的职位,便丰富的多。因此,把两者的作品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便能看出因为工具不同而造成的差别。”
说着,阚枳将手中的底座举起来,道:“你们看,这朵荷叶的茎秆这儿,如果用圆刀,吃木很深,但细度不够。可若是用玉婉刀,它就不会吃木那么深。”
众人凑上前看,连摄影师都忍不住抬脚走了几步,刚挪动步伐,摄影师又想起来,他的镜头可以远距离放大再看。
“好像真的是这样——”
“这个吃木确实比我见过的有点作品浅。”
“确实,我闲来无事也做雕工,看得出来其中细微的差别。”这话是四位专家中的书画专家李昌和说的。
有了专家的认同,阚枳的话一下子可信起来。
虽说这行流行论资排辈,但有真才实学的认也同样非常值得尊敬。
说到这儿,大家不禁把目光若有若无的移向沉默不语的金学文。
金学文是杂项专家,又是京城博物馆的研究员,按理说,他不应该对这种事情不知晓。但——
毕竟只是普通人,也不能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杂项杂项,除了竹木,还有漆器铜器金银器等多个门类,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嘛。
不过,连专家都不知道的专业功底,阚枳却讲的头头是道。
在场众人的眼神变了又变,最终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尊敬之意。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她只是恰巧碰上听过这么个冷门知识,论综合素养,她肯定和专家们还是有差距的。
阚枳当然不否认这点。
旁边的沈清已经彻底被阚枳折服了。其他人不知道,他还不晓得吗?
这丫头不就是因为当时一眼看出他捡漏的瓷杯是假的,才被他拉来这里吗?
不管别人怎么想,沈清现在笃定,这绝对是有真才实学在里面的。甭论她的深度在哪,宽度已经在这儿摆着了。更何况,她才二十岁出头,就已经可以和行业里的前辈们讨论学问了。
后生可畏啊。
沈清叹道。
不过这份感叹还没持续多久,他又得意起来。
管阚枳有多厉害,不都是他叫来的人?啧啧啧,金学文刚还打包票说这玩意儿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