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当然这两者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就是了。
诶等等!
刘犇再仔细一看,发现了点不对,“刘”、“屋”、“村”三个字中间偏下的位置,还分别雕刻了两个小字。一个是“啊”,一个是“里”。
所以连起来就是——刘啊屋里村。
刘犇:……这个乡土味儿一下子就冲上来了。
这么威严华丽的大牌楼,放在古城里都显得庄重,然后雕了一个“刘啊屋里村”。
好怪哦。
那俩字虽然小,但涂了红色,不去把它们当成一体的人随意一扫不会注意,但仔细读,还是很明显的。
刘犇转头看向旁边人群里正在抬着头观赏的成子哥,不太肯定地问他:“我们村子是叫……?”
“刘啊屋里村呀,怎么?没错啊?”刘成激动的脸喜气洋洋,听见刘犇问,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阿犇你来村里这么久,还不知道村子全名叫啥?”
刘犇:……他还还真不知道。
刘犇挠挠头,看很多人都拿着手机拍照,发给其他没来看的亲朋好友,他也掏出手机多方位地拍了几张,发给了游应和村群里。
刘犇:“我今天才知道我们村叫这名字。[图片]”
游应:“……真是,挺有特色。”
游应也觉得,乍一看,这庄重的牌楼,和这个随意的名字,真不搭。
刘犇抬头再次看了一遍,嗯,还是有点怪,不过用本地的土话读起来还挺顺口。
接下来几天,刘犇经常从这经过,每天看每天看,也就越看越顺眼了,而且这个名字雕在村口,一开始可能觉得怪,但看久了,反而很有些本村的特色。
一天饭后,刘一彪把刘犇喊住,问他:“你最近签了多少种植无双米的合同?”
“我看看,光这个月就有上百家,应该还有不少家在想。”刘犇拿出本子,他年前开始用的新本子,现在已经记录很多东西了,其中就包括签订了合同的各家户主和要种植的亩数。
“我看过几天就要开始育苗了,在那之前还没有签订的,可能赶不上趟,你再通知一声,让他们要签就赶紧吧,”刘一彪看看日历,沉吟了一会,又问刘犇:“这么多户人家,到时候种植出来的米,吃得下吗?”
“没问题,肯定会解决的,您就别担心了,”刘犇拍胸脯打包票:“到时候,我们就全做成农副产品,比如做成米浆、粥、自热米饭等等,还能卖更贵,哈哈哈!”刘犇爽朗地笑了。
“咦,你这是和游应学的吧?越来越精了!”刘一彪点点刘犇的额头。
刘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还确实是游应给他提的建议,刘犇又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管,就算他不管,系统也曾经提醒过他,到今年要从村民手里收的无双米会很多,刘犇也有点担心。
刘犇担心了,自然会和游应说上那么一点。
游应就给他提出了做副产品在网店出售的想法。
游应:“游果果以前去店里喝过那种冲泡的米浆,用的是普通的米,磨成粉,只有小半杯,冲泡后就显得很多,里面加了特别多糖,再加几粒燕麦片、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的水果粒,你猜一杯卖多少?”
刘犇没买过,当然不知道,他只能猜:“1元?”
游应:“15元。”
刘犇:!
游应:“其实在网上买,一支粉也就1到2元,但在奶茶店里,冲泡一杯现成的,她们就觉得划算。”
刘犇:“大师我悟了。”
游应好笑:“你悟了什么?我觉得你研制食品产品的能力不差,东西又好,肯定可以解决的。”
刘犇:[牛牛比赞.jpg]
刘犇把所有合同的数字都加了一遍,算了一下最后可能得到的无双米数量,确实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可能放都没处放。但刘一彪让他不用担心这个存储问题,因为刘屋村有很多闲置的粮仓,虽然已经很久没用了,但绝对结实、安全。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犇就一边在空间里种田,一边琢磨要研制什么产品,虽然现在村里的无双米还没种,但种下到收获也就两个月,时间太紧了。
到了分发种子时,刘犇已经有粗略的计划了,他拿出了大袋大袋的未脱壳无双米,召集了所有签了合同的村民,开始分发粮种。
“诶……”刘全有领完自己的那份后,看着热热闹闹来领粮种的别家人,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刘一彪见着了,就问他:“这好事你叹气做啥?”
“我就是想着我二儿子,他过年都没回来,我给他送了米,他也没个回应,不知道他要不要种啊!”刘全有诉苦道。
“哼,我想他也看不上我们这土里刨食的。”
刘一彪显然不待见刘全有的二儿子刘立业,明明住的地方也离村子这不远,过年却找借口没回来,说去岳家过年了,上次他听见刘相思和刘安家聊天,好像连养老钱都没给刘全有。刘全有倒是提二儿子说好话,说他没钱。怎么可能没钱!刘全有家几个孩子,就二儿子刘立业最有钱,而且他妹妹刚离婚,他是一点都不关心啊!
“哎不是这样族长,”刘全有又替刘立业说话了:“他就是忙的,可能没空……”
“忙啥啊忙到回家过年的时间都没有……”刘一彪嘟囔了几声,看刘全有愁眉苦脸的,心软了,孩子不孝,苦的还是刘全有这个老父亲,继续说下去也只是让他难过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