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56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象疑问。
    孙正做了个“请”的手势,低声对他道,“知州大人身边的师爷在屋里,——那守备大人身子不适,却强行与小妾同房,结果马上风,当场人就没了。常州府如今闹匪,如何能没有个领兵剿匪的?”
    刘象大喜。
    守备死的太及时了。
    知州临时抓人,只能抓住相熟的,又仿佛与沧州知府、以及丞相大老爷来往过甚的刘象,叫他临时顶替守备,做了副职,披挂上阵,命令新的副守备一个月之内剿灭常州附近所有的流寇盗贼。
    孙正每次与刘象出城洒下的网,渐渐收拢。
    兵符军饷到手,不到三日,常州府附近匪类尽除。
    “那些个贼人全都诏安到老子庄子里,用朝廷的钱养着了哈哈哈!”刘象得意忘形地给六娘讲他的丰功伟绩,恨不得六娘拜倒在他石榴裙下。
    叶玉杏这一回终于没有浇冷水给他,而是道了无数个恭喜,把人哄骗吹捧着送去了正院撒野。
    这知州汪大人不能让常州城没有能主事的军爷,勉为其难收了刘象的礼,写了好大一个请赏功的折子,力荐刘象做本地守备,说他十分神勇,一人能敌十人。
    前一任死在剿匪途中的守备,还是亏得刘千户,才救了回来。
    可惜守备年纪不小,药 * 石无用,很快撒手人寰。
    京城里原本给常州派遣了一个副守备,奈何这个副守备过惯了繁华生活,怎么都不愿离京赴任,甚至给兵部使了不少银钱,非要留在京城做官不可。
    兵部两头收钱,索性也不找别人,半推半就给上面递了报名。
    此事却是卡在了丞相陈诚手里。
    陈丞相大手一挥,给“守备”二字之上,添了个“副”,旁批,“权作正官。此地乱贼,暂不设正官”,叫兵部重新草拟文书,盖章分发下去。
    刘象得知自己果真成事,乐得如同窜天猴一般,他摇身一变,竟短短数月之间,真真做梦一般,成了知州以外,最大的官儿。
    简直是祖坟冒青烟。
    在孙正的悉心教导下,他慢慢看懂邸报,渐渐晓得原来在他还是城中浪荡子时,这朝廷四处都有人造反,不止常州,便是扬州那附近,近年的流寇都成倍成倍增加。
    为何他从前行走,很少遇事?
    从前有老大那镖局成群的好汉跟着,从未失手。
    那回去京里送生辰纲,回来时没有曹老大的帮衬,他就遇到许多流寇。
    刘象自从得了这个大官来做,便事事都听孙正,他说要去扬州附近剿匪,刘象就万般放心跟他出门。
    孙先生说要诏安小贼,他就买了庄子以外的好几个山头,用来养匪。
    孙先生认为粮草不足,饷银缺少,他就依言,带着养肥的流寇去隔壁州府打劫富户,总之是,越做官,越有钱。
    越有钱,就越能做大官。
    连六娘都夸他气派威风多了。
    这一日,刘象正在府里与众姬妾饮酒作乐,忽然孙先生着小厮冲进内院来给他送信。
    他搂着六娘毫不避讳,撕开信封,取出信来一看,顿时两眼僵直,不可置信的把眼睛凑得近近的,连着看了三遍,确认无误,撇下小老婆,奔去外面求教救命。
    叶玉杏早就将那信看得一清二楚,心里一时发紧。
    原来太原有一伙贼人,在本地作乱,不巧杀了当地父母官,给自己封了一个晋王,凑够了一万人,就浩浩荡荡往京城方向杀来。
    今年北方大旱,流民无数。
    朝廷官员以为这伙流民过不了一道关隘,就会被打散,谁料流民聚多成众,不到月余,竟然闹出了十万人的大兵,一鼓作气竟然攻打到了代州,眼看那群贼子就望着保定奔袭而去。
    各地纷纷受到惊吓,京城周围的兵马都要去勤王。 *
    这封信的落款,叶玉杏似乎有点印象,却一时想不起哪里见到过。
    她在床上辗转反侧,思来想去。
    睡到后半夜,梦里不知花落多少时,叶玉杏忽然惊醒,她出了一身的冷汗。
    她惊魂不定,摸着胸口,她慢慢将呼吸放缓,重新躺下。
    梦中,刘象浑身是血,头在他手里抱着,而他脖子上是个碗口大小的疤,汩汩的鲜血往外流;他周围,越氏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其余几个姬妾各种死状,惨烈至极。
    这些画面在她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一直捱到了天外泛了白色,她才混混沌沌睡着。
    第35章 十六(上) 将刘象拿下……
    16
    刘象匆匆忙忙到了外书房, 衣衫都不甚整齐。
    那孙正已经在等他,见到东主来了,忽略他一身乱穿衣, 笑着迎上来, 拱手贺喜道,“大人, 此去知州大人府邸,定会有好事,某在此等候大人归来!”
    刘象大急,拉着孙正的手就往屋里钻,屏退左右, 焦虑道,“先生看信!皇帝老儿要被乱贼打到京城了!”
    他把信撕拉出来,硬是塞进了孙正的手里,甚至还展开了给他举着,叫他一定要看完。
    孙正其实已经通过邸报的粮草调拨, 还有军防部署, 大致猜到了些许, 此时再看这信, ——知州大人为了叫刘象这个憨人看明白,用了最白话的言语写出了世道大变之情。
    他略略点头, “好叫东主晓得, 京城里坐着那位并不是什么老儿, 却是个八岁的男童。”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