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小和尚将头伸到他跟前,肥嘟嘟的手指点了点他手中的经书,“你是不认识这个字吗?为什么这么久都不翻页啊?”
李元昭正想辩解,一低头,发现这页正是下一篇章的开端。
整页只有一个字,“伍”。
在小和尚的疑惑下,慧通和尚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小庙。
-------------------------------
山路其实算不上滑,今日上午阳光正好,将昨日里湿漉漉的地方早已晒干,偶尔有些小小的水汪,也完全可以绕开。
李挽浑身上下只有手中的那根充作拐杖的木棍,极为轻便。
李元昭背着药篓跟在二人后面。
慧通也不问他怎会有闲心跟着上来,仍如平常一般和李挽闲聊。
“施主可还记得我上次说过的话?”
李挽记得。
她那次上来替李大柱求医,在庙中避雨时,慧通问她是否愿意同去南方。
当时毫无心思,现在竟觉得未必不可。
她并非一念执着于过去之人,经过这一遭,倒似拔去了沉疴痼疾。
只余生漫漫,确也不知该向何方。
“贫僧已经决定后日便要启程了。”
李挽有些疑惑,怎会突然提前这样多日子?
慧通和尚笑看了李元和李元昭二人一眼,“因为贫僧已了却了半桩心事。”
“不知师傅上次邀约是否仍然作数?”
“若是有缘,自是作数。”
若是有缘?
李挽还待再问,慧通却摇摇头不肯再说。
李挽只认识简单几样药材,却从未动手亲自挖过,拿着小铲子看着眼前的一株小药苗迫有些无从下手。
她手中的这只小铲子前几日刚刚磨过,铲头能清楚反射出阳光来,李元昭总觉得下一刻那铲子就能招呼到手上去。
他叹了一口气,心想算了,来都来了,帮他采棵药也没事。
走到李挽身边,李元昭回想着自己在外祖父家见到的自己外祖父采草药的样子,大手一挥,“你在旁边看着,我来。”
“……要先从外围慢慢向里移动,注意不要伤了根部,待到土松软之后,拿住靠近根部的地方缓缓向上拉,这样就能轻松拔出——”
然后戛然而止。
他拔了两下,那小苗竟愣自不动。
李元昭其实这也是第一次动手实践,虽然脸上胸有成竹,实际上也有点忐忑,更是没想到这地面上小小的一棵竟然有这么深的根。
“这种一下子拔不出来很正常,需要继续再挖深一点。”
又挖了几下,竟还是拔不出来。
李元昭感到自己额头差不多都要冒汗。
接近半盏茶过去,李元昭看了自己手中带着长长根须的药苗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把还带着不少泥巴的完整药苗在李挽面前晃了晃,一脸骄傲,“你一看力气就不大,要是喊我声李兄,接下来我就都替你挖了!”
李挽实在没忍住,眼神复杂的看了他一眼。
李元昭愣是读懂了这个眼神的含义:
这人是脑子不正常吗?
唉,也有些可怜。
算了算了,不与他计较……
“咦!”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旁边忽响起了慧通和尚的惊讶声。
“李公子你怎么把整株都挖出来了?”慧通看着李元昭手中的小苗一脸疑惑,“这种药材只要根上部分就可以了,其根一般都长的极深,也没什么作用,挖出来只是白费力气。”
看了眼地上的深深的大坑,李元昭清了清嗓子正想转移话题避免尴尬,一抬头却对上了李挽紧紧抿住的嘴角,以及抑制不住笑意的眼睛。
察觉到他看过去,眼睫毛不自然的扑闪几下。
像扇子一般浓密。
李元昭忘记了刚刚要说的话。
他开始了新的忧心:
这少年幸好在这偏僻地方长大,倘若长在京城里,怕是要惹上一众仗着权势为所欲为的人。
就只怕乡下也有心术不端的人,长成这般,又这样瘦弱……
就是娶妻,万一娶了个性子跋扈的,岂不是要被自己妻子压得抬不起头来。
他这边越想越愁,简直想问问问少年的家里人怎么教养的孩子。
那边,李挽却全然不知这些,她看见了熟人。
柳枝是趁着刘翠花和李玉都不在家时偷偷跑出来的。
她幼时烧坏了脑子,做事要比旁人慢半拍,自小被家中人丢弃后便在街头和其他的小乞丐们一起捡些吃的喝的,知道后来在街头发了高烧就要没了命时被十一岁的李挽捡了回去,后来在李家做些帮工。
刘翠花、李玉二人时常骂她,她倒也不在乎,有的吃有的睡就很满足了。
李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李挽。
只有李挽会把糖留给她一颗,会给她带烤红薯,会告诉她常常落到李家院子里的那只漂亮的红尾巴鸟儿叫什么名字。
但平日里,她又不敢靠近李挽,她听到旁人说,痴傻会传染别人,她怕害了李挽。
可昨晚,她迷迷糊糊听到有人说李挽不是李家的孩子,今早又听到刘翠花和李大柱二人商议倘若李挽回去后就将李挽关起来,当下吓得便想出来通知李挽千万不要回去。
可她脑子里装不下太多事情,只知道要去通知李挽,却出了门没多远便迷了路,从早上折腾到了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