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当然,这是下意识的,她差点忘了这是京城,有卫兵把守的机关单位。况且,这个年代治安非常好,刑事案件很少。
*
田小苗顾不上休息,洗了一把脸,就去招待所。
江黎明陪着,说自己路线熟,给田叔叔当向导。
“江黎明,你下午不上班?”
“哦,我请了假……”
江黎明在另一个小组,不晓得咋这么自由?
田小苗不便多问,就跟着出了院子。
招待所离得不远,大概二里多地,走着过去就行。可江黎明推着一辆自行车,拍拍后座,示意小苗上来。
田小苗犹豫了一下,还是跳上了车。
风很大,吹起了头发,鼓起了衣襟
田小苗抓着车后座,不好靠得太近。
江黎明神色自若,可心咚咚直跳。
不过几分钟,就到了招待所。
田大旺在房间里,见了小苗长舒了一口气。
“田叔叔,走,去食堂吃饭。”
江黎明熟门熟路,掏出饭票和菜票,陪着田大旺和田小苗吃了一顿。
这两天在火车上,吃不好睡不好,疲劳得很。可田大旺说单位忙,不能请太长时间的假,打算买明天下午的火车票。
“爸,您多住几天……”
“小苗,等下一次吧。”
田大旺的任务是护送小苗。现在任务完成了,自然要赶回去。
休息了一会儿,就准备出门。
江黎明不晓得从哪里找了一台照相机,挎在脖子上。还借了一辆自行车,说:“田叔叔,骑车出去方便……”
只有半天时间,自然要去故宫和广场。
江黎明骑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介绍。
田小苗对京城的记忆,是古朴与现代相结合。而这趟来,穿行在胡同中,低矮的院墙,灰瓦屋脊溜着边儿,一个挨着一个的四合院,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这时候的京城,保留着浓郁的古城韵味,跟沪上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到了广场,视野顿时开阔起来。
田大旺很激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耸立,庄严肃穆。他不由得想起了战争年代,那些牺牲的战友,眼圈立马红了。他怕小苗和江黎明看见,就背过身去。
田小苗早就看见了,装着不知道的样子。
江黎明也扭过脸,装着看风景。
可内心却很触动。田叔叔跟他父亲一样,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最深厚的感情。
在广场上游览了一圈,就进了故宫。
赶在工作日,游客很少,空荡荡的,也越发显得宏伟壮观。
田大旺站在太和殿前,拍了照片,英姿挺拔。
“小苗,要是你娘也来,就好了……”
“爹,以后还有机会呢……”
田小苗忍不住喊了一声爹。
江黎明听见了,嘴角微微上翘。
这样的小苗,跟以往很不同。
*
京城令人印象深刻。
田大旺不便久留,第二天就登上了返程的列车。
田小苗来到了一个新环境,一切都是新鲜的。
简单培训了一下,就上岗了。
田小苗做翻译工作。除了大量的外文资料,还要从报纸、电台里收集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这个工作很枯燥,可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背后,就可能预示着什么,甚至藏着某条线索。
如何判断,需要经验。
王组长说:“先熟悉业务,后续会做系统的培训……”
翻译室属于保密单位,对外联络地址是城东的某家外文出版社,一个专用信箱。工作性质不能跟家人提起,统一口径为外文出版社的编辑。
田大旺隐隐猜到了。
他回到沪上跟人家说起来,都是小苗去了外文出版社,当编辑。
外语系毕业的,去外文出版社的不少,不会引起怀疑。
孙梅英没有任何疑问,可还是忍不住嘀咕着。
“都是做翻译,在沪上不是挺好嘛,干嘛跑那么远?”
田大旺犹豫再三,实在是憋不住。
他跟梅英从未撒过谎,除了刚解放那会儿,为了抓特务才不得不保密。可小苗的事儿瞒着梅英,只怕会落埋怨。
这天晚上,田大旺透了一点。
“喂,我跟你说哦……”
孙梅英听了,既激动又忐忑。
“小苗这是做大事呢,可做大事有没有危险啊?”
“小苗是个翻译,没什么危险。”
孙梅英这才放下心来。
为国家做事儿,很光荣。
第129章 .投入
*
七月骄阳似火。
相比起沪上,京城要好过很多。
外面日头很大,晒得人头皮发烫,可只要在树荫下或室内,立马凉爽起来。即便入了伏,只是干热干热的,没有南方那么潮湿憋闷。昼夜温差也很大,窗户一开,就有穿堂风,晚上睡觉好受多了。
这种气候条件,田小苗很满意。
她在信中写道:“爹,娘,京城一点也不热,有点像老家,夜里得盖床单子,不然会着凉的……”
不到一个星期,田小苗就适应了京城生活。
她早上六点起床,在院里打一套拳,踢踢腿,慢跑十圈。洗漱之后,去食堂吃饭。食堂也在大院里,供应上百人的伙食。吃罢早饭,就快八点了,直接去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到了中午,照常吃大伙。饭后,回宿舍休息一个钟头。下午干到六点,就收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