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可是, 这云景县的变化未免也太大了!
她去年回来的时候, 明明不是这样的。荣时一人之力能引来这么大的变化吗?
林鱼看到了很多人,很多长袍青衫的读书人。她寻了个本地的大姐,询问县学在哪儿, 对方很热情的给她指了方向。
“你来送弟弟读书吗?”
林鱼看看少少,笑道:“是的”
“这半年啊咱们云景县的生人越来越多了,基本都是来读书的。从开春到现在,这人啊,源源不断,天南海北往这里赶。”
林鱼闻言非常奇怪,云景县有什么书院吗?根本没有,这里多少年都没出过士子,县学没有教喻也没有,就荣时说开了县学,那才多少日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
况且,他亲自登台讲学吗?
“这倒是件大事,以前从没听说过。”
“可不嘛,他们都是冲着知县大人的碑来的。”
“碑?”
“对啊。听说知县大人写了一冬天的书,一边写一边打发人刻碑。哎呀不能给你说了,有不少读书人借住在我们家,我得去给他们做饭了。”
林鱼心中疑惑更甚,她福身行礼谢过对方,对方也客气的回了礼。
少少看这动作很有趣,也跟着学,林鱼没好气的排他一下,“你是男人,不行这个礼,你得跟男人学。”
林鱼好奇心作祟,打听了地址,带着少少来到县城西南的一座宅院前,看门人有点惊讶。
“男人见得多了,小妇人还是头一回。大姐,你要进来看看吗?每个人五文入门费。”
林鱼正要摸口袋,长青却跑了过来,“唉唉唉,干什么呢,收钱收到自家人头上了。”
长青跑到跟前行了个礼,又呵斥门子“这碑是三爷造的,三爷的夫人看不得吗?”
门子大吃一惊:“夫人?你就是知县大人那传说中的夫人啊。”
林鱼:……我怎么就成传说了?
“唉,你们进不进啊,别挡路。”
林鱼到底摸了几个铜板出来,“别坏了你们的规矩。”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书院不如说是一个碑林。远远望去,迎面便是一方一方排列整齐的青石,并不是所有石料都适合刻碑,林鱼怀疑这一部分应该是荣时出的私囊。
青石上不是什么歌功颂德的铭文,而是一篇篇锦绣文章,但是它们跟林鱼以前看得诗文传记乃至笔记小说都不一样,如果非要说的话……林鱼看着它们的行文款式笔法套路,迅速发现了端倪。
“这就是科举范文啊。”
她一语叫破,倒叫其他士子颇为惊讶,大约没想到这个小妇人会这么有见识。
想想刚才身后排队入院观碑的人,林鱼心中忽然明悟。
“你家大人还忙着吗?带我去见他。”
“是忙着,但夫人要见,应该随时都可以。”
她见到荣时的时候,荣时正跟几个商贾模样的人商量着什么。他看到林鱼有些惊讶,但迅速收敛了下来,继续跟那几个人交谈,直到把客人送走,才对林鱼招手。
林鱼的视线若有若无的在他周身盘旋,良久才道:“大人真是……好想法。”
“你知道了啊。”荣时似乎还没从刚才的公事状态里走出来,面上无悲无喜,显得有些严肃。
“云景县太穷了。”他说,“百姓手里没有三文余财”
云景县的贫困不是没有原因的,本地没有资源也没有出路。一般情况下,地方官要做出政绩,不过是屯田,修水利,劝课农桑,肃清吏治,但本地不然,无田可治,无桑可种,甚至无人可用。
但荣时的眼光和手段,都远非平庸官僚可以比,在发现一般路子行不通后,他就选择了另辟蹊径。
云景县虽然困穷,但他在户部多时,自然知道皇朝整体上是奋发有为蒸蒸日上的。随着人口增长,钱谷累积,读书人数量也在增加,但官员缺额却等闲不会有大的变动。
所以科举考试变得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潜心研究往年的考题,文章,没有专业的书籍,问卷,要考上是不可能的。
但说到科举,荣时是行家里手,个中翘楚,没有人比他更精通。
去年秋天,他大病一场后,人倒是沉静许多。
不是以前那种强行把情绪镇压下去维持表面端庄的沉静,更像是淙淙河水流成了深潭,静水流深,内涵明月。
努力摒弃了私心杂念,他有了充足的时间思考谋划,开春时候一座简陋却宽敞的书院很快开工落成,随后不少士子应召而至。
他们当然不是冲着为云景县做贡献来的,而是冲着荣时编的书来的。
荣时经过一个冬天的冥思苦想,做出了一本文选,这不是其他文人会出的诗集文集,而是历年历代科举考试优秀例文参考,也就是说这是个科举专用教辅。
他没有把这本书刊发,而是他命人把文选刻碑放在一处专用院落,交钱可入,然而只许看不许抄。
同时利用自己在文坛和官场上的人脉多方调剂,推广鼓吹,为云景县找到了一个机会。
少少听得入了迷:“知县大人,这样能赚到多少呢?能赚到一头驴吗?”
少少对财富没有概念。
荣时没有应答,他又不是冲着赚钱来的。
他需要人,知书达礼识文断字又最关键是有经济实力的人,有人在,这个地方才能盘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