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还有陆昀的婚事,为何他决定之后再告诉王妃?
而王妃那样的心性,竟然也未曾因此对晋王撒火——他自己说是她气未消,可他却是半点都没看出来她因此有气。
“世子快喝汤吧,回头凉了。”魏春催道。
陆瞻依言喝了两口,抿抿唇,他又道:“我大哥,他是怎么夭折的?”
晋王妃在生下敏嘉后,还生过一个儿子,但却夭折了。要不是因为这个,他陆瞻也没有这么好的命得到这样的养育。
大约都知道这是王妃心底的疮疤,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个孩子,陆瞻小时候知道过这回事,当然也从来没有问过。
“……自然是病薨的。”
陆瞻注目:“什么病?”
魏春叹了口气。道:“世子还是喝汤吧,小的也不敢多说。”
陆瞻愈发把勺子放了:“说。”
魏春急得攥手,最后无奈,只能道:“这事儿小的说了,世子可别往别处说去,不然小的恐怕就得挨板子了。”
“别罗嗦,快点!”
魏春道:“太平王原本健健康康,读书习武都准备启蒙了的,那年夏天突然生了场大病,嘴里胡言乱语,不吃不喝,没几日就不好了。太医回天无术,于是……”
“怎么会突然如此,没有去查原因吗?”
“自然有查,不过查出来什么,小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应该没查出什么异状,因为后来王爷和王妃都没有再提起此事。如果牵涉到旁的人,王爷王妃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陆瞻凝眉,又问:“是哪年?”
“景平十三年。”
太平王是后来皇帝赐予的谥号,景平十三年是十九年前,算起来太平王陆旸那会儿也才五岁。
那是王妃的长子,足见发生这件事对王妃而言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如此说来,后来陆瞻出生了,而且又失去了生母,所以王妃便寄情于他身上。
“为什么你记得这么清楚,是夏天?”他又问。
作为晋王府的嫡长子,身边扈从之多?按理说陆旸不该出现意外才是。怎么突然之间就胡言乱语了呢?这是病糊涂了还是被什么吓着了?
“因为太平王患病之前几日,就是七巧节。七巧节那晚,王妃还带他入寺里吃过斋食来着。”
“为何要在七巧节进寺吃斋食?”
“不知道,每年七月王妃都会进寺住一晚。只是那年刚好是七巧节罢了。因为民间七月有鬼门开的说法,当时很多人都猜测太平王是不是撞见了不干净的东西?究竟是不是,小的也不晓得。却因此记得了这个时候。”
魏春说到这里,又想到:“王妃信佛,到如今不是还在城中各佛寺有捐香火么?每年七月她也会去寺里住来着。只是后来就再也没带过孩子了。”
王妃究竟是不是每逢七月要去寺里吃斋食陆瞻记不得,因为她逢一和十五都要去寺里上香,也无从分辩。只不过有时是在相国寺,有时是在拂云寺罢了。
不过他虽然经历重生这种离奇之事,但对于怪力乱神还是不那么笃定地相信。
他把汤端在手上,又说道:“这么说来,岂非是大哥夭折之后没多久,王爷就与云侧妃有了安惠王?”
而且紧随之后陆昀也出生了,再之后是自己……
反倒是晋王妃这个嫡妻再未有所出,就这样还能说“情深义重”,不觉得越发讽刺了吗?
“云侧妃是王妃作主纳进来的。”
“母妃?”
“是啊。”魏春道,“太平王薨逝之后很久一段时间,王妃沉浸于伤痛之中都未曾留宿王爷,就纳了云侧妃进来。直到后来世子您出生了,并且满三岁之后才……”
魏春也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闭上嘴了。
“那周侧妃怎么回事?”内宅这些事,他碍着是父母辈,竟是从来没有深究过。
“周侧妃……周侧妃大约是因缘际会。”
陆瞻听明白了。
宋湘说过,哀莫大于心死,王妃就算一开始与晋王琴瑟和鸣,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还能对他保留下来多少爱意呢?
所以,他们之间,压根就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和谐吧?
第187章 更重要的发现
一旦猜疑有了根据,它就变成了一把刀,将心底包裹着曾经笃信的那些东西的那块布割开了口子。
如果他笃信的父母双亲恩爱互信成为了谎言,那么很多事情的真实性也很值得怀疑了不是吗?
陆瞻手颤着,汤水晃荡了两下才被送到口中。
“传苏慕进来。”
……
夜阑风静后的栖梧宫,传来轻微剥啄之声。晋王妃在黑夜里睁开了眼睛,身旁晋王呼吸均匀,她看了眼,起身下了地。
英娘在门外等她,说道:“魏春来过了。”
“说什么了?”
“说世子方才突然问起了王爷和王妃,还有太平王。”
晋王妃顿了下,裹了裹衣裳:“还有别的吗?”
英娘摇摇头。
晋王妃道:“下去吧。”
英娘下去,晋王妃在原地站了站,才又转回来。
屋里晋王已经撑手坐起来,在月光里问她:“怎么了?”
晋王妃顺手倒了杯茶走过去:“英娘来了,说瞻儿又寻魏春的不是,魏春方才来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