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页
这一夜过后,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王永珠脸色红润,眉目含情,娇艳欲滴,显见得气色极好。
宋重锦神色平和中透着一点饕足,两人携手进来,坐下来吃早饭,一举一动,真是情意绵绵,看得人眼红心跳。
一顿早饭吃得张婆子胃疼,辣眼睛。
好不容易用了早饭,就要整理一下,准备出发了。
驿站那边的,也早就准备好了。
看了看天色,宋重锦将张婆子和王永珠送上了马车,这才翻身上马,示意出发。
这一路,这塞北风光,看得京城来人,赞叹不已。
如今正是塞北最好的季节,凉爽宜人,河水潺潺,官道两边绿荫葱葱。
远远的,麦田金黄,一阵风吹过,麦浪滚滚,看起来就是丰收的一片景象。
几个京城来的司农官员,身子都探出了马车半截,恨不得立刻钻到地里去看看去。
好歹在宋重锦手下人劝说下,勉强忍耐住了。
这从京城来的官员中,有一人几年前可是被派遣来过这塞北之地的。
当初他还记忆犹新,这方圆几座县城,唯有临水城,因为地利,格外繁华些。
其他县城都是一片荒凉。
可这一路行来,这官道比当年不仅宽了,而且还平坦了许多,起码马车走上去,没以前颠簸了。
要知道,当年坐马车,即使是管道,一天下来,那屁股也能颠麻木了。
更不用说路边的麦田,当年他还记得,这路边好多地都荒着,而且就算是夏天,要么河水暴涨,附近都淹了。
要么就是河道都露出来,远远的看到的麦田,也是稀稀拉拉的麦子,瘦弱可怜。
哪里像今日看到的,这一路都一片塞北江南的好风光。
偶尔官道上也有行人经过,有商人的车队,还有看样子就是本地人。
看他们的衣着气色,虽然衣服还带着补丁,可气色却好了许多,不是那种黑瘦如柴的模样。
再看他们眼神,也不是那种麻木的绝望的。
经过他们的时候,还能听到他们说的话,商人都在讨论着,马上就要到赤城县的交易市场了,不知道这趟货,能赚多少钱?
本地人也在感叹着,今年的收成看着就不错,是个丰年,可以不饿肚子了,说不得年底还能割上两斤肉尝尝。
都充满了希望。
话里行间,经常能听到他们提及宋重锦这位县太爷的名字,都充满了感激。
京城的那些人,一个个心里有了数。
等到了赤城县,看着如今的县城模样,别的人还罢了,只那个曾经来过此地的,惊呆了。
其他人眼里,这赤城县虽然整洁,城墙结实高大,可并没什么稀奇的。
唯有那个人,知道,以前的赤城县是什么样子,才知道这变化有多大。
走进县城里,街道整洁,街上的行人,穿的衣服,比路上看到的更整齐些。
路边有小摊,都摆放得十分规矩,而且这些小摊贩不管是卖什么的,都衣着干净。
不时还有县衙的衙役几人一队,在街道上巡逻。
看不到多少乞丐,偶然遇到一两个,也都是年纪大了,在角落里悠闲的晒着太阳,面前摆着碗。
并不抓着人讨要,有人路过丢上一文钱,那乞丐也就行个礼,道个谢。
无人给钱,那乞丐也不着急,很是自得其乐。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回家
京城来的这批官员,并不是那种不通实务的。
不说司农的那些官员,他们都是和土地打交道,知道天下老百姓活得艰难。
一般情况下,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一年到头能吃饱穿暖,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从进入赤城县起,这些京城的官员,就感觉到了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围。
这里的百姓,满足而且自得。
气色看起来也健康,人人脸上带着笑,一看就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奔头。
而不是像在别处看到的那些百姓,脸色总是带着几分愁苦,眉心的皱纹深得可以夹死蚊子。
就算是笑容,也是带着愁色和担忧。
心中就高看了宋重锦一眼。
毕竟,若要百姓满足不愁苦,起码要衣食无忧,想来那小麦增产,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皇帝派来的,让考察开通商道和交易市场的官吏,则更多的关注在街边的店铺上。
这一路行来,路上看到不少的商队往赤城县而来,可这进城后,这路边却不见商队的影子,心中倒是疑惑。
直到马车一路往县衙这边行进,经过一条大街,就看到拐角处,路上看到的那些商队,都排着队,往里面走。
忍不住就有人问:“那些商队排队在做什么?”
旁边的护卫看了一眼,漫不经心的道:“那边是交易市场,这些南来北往的商队,都要到市场去登记。里面有仓库,有县衙组织的护卫队,一天十二个时辰看守着,这些商队到了咱们赤城县后,第一就是登记,然后租仓库存放货物。再到市场管理那里选摊位,签契约,签保证书,表示会遵守咱们市场的规矩。”
“等到明日,他们就可以在市场上摆出自己的货物,进行交易了!”
问话的几个官员,听了这护卫队解释,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是惊骇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