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1720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此这些人倒是都死心塌地的干活,生怕一个不好,就又被转手卖出去,这样的子可就难得了。
    至于花田,齐夫人每年都会抽出一部分收入来,慢慢购买附近的旱地或者山地,如今倒确实让荆县成了颇有名气的花城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礼物
    还说了些杜使君的近况,他去年参加了乡试,因为祖籍老家是荆县的,倒是正好就在这里考了,当然不出所料的落第了。
    书院的夫子也说杜使君还差几分火候,去见识一下也好,再历练几年,就有把握了。
    最后叮嘱王永珠,别以为当了官太太就可以不学习了,一旦入了他的门,做了他的徒弟,一辈子都得学医,手不释卷才是。
    若敢偷懒怠慢,让他知道了,定当亲自杀来赤城县教训她不可。
    王永珠吐吐舌头,她那里敢偷懒啊,每天都要背上几页医书的好吗?
    剩下的信件,有七里墩里正写的,也不过是写茶山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王永珠看了两眼就放在了一边。
    想着信中说的,给她们带了礼物,就是这七八个大箱子。
    王永珠兴致勃勃的打开箱子看起礼物来。
    打头两个箱子里,满满的就是两箱子医书,王永珠先将这箱子盖上,打算日后慢慢再来看。
    其他箱子里有齐夫人和杜老太医准备的礼物。
    有红袖添香这几年杜老太医又研制出来的两款新脂粉,好几盒子,上面写了签子,让王永珠自己用着,或者送人玩。
    还有一些新奇的首饰布料和玩意。
    杜老太医那边准备了大半箱子的常用药。
    这些满满的都是两人的心意。
    王家人那边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
    有腌制的腊肉、肉干还有酱和干货之类的,都是七里墩的特产。
    尤其是一些豇豆干、葫芦条干、还有什么春天的各色野菜,开水烫过后,晒干了收起来。
    各色都挑最好最干净的包了,整整齐齐的码在箱子里。
    另外有全氏还有江氏孝敬张婆子的两套衣裳鞋袜,虽然布料普通,可胜在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用了心做的。
    尤其是其中两双千层底的布鞋,鞋底厚实软密。
    张婆子一见就看上了,拿过来一试,就舍不得脱下来了。
    全氏还孝敬了王永珠一套衣裳,上面用了巧心思,绣了各色的花样,裙幅展开,简直晃花人的眼睛。
    虽然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看得出来用了心思,也是尽了全家之力的。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王家和杜老太医他们送的东西,不管贵贱,心意是毋庸置疑的。
    看了这铺满了一炕一屋的东西,不说王永珠了,就是张婆子也露出几分柔软之色来。
    相隔千里,又好几年不见,看到这些东西,以前的那些不痛快,此刻似乎也没那么浓烈了。
    再想起往日那几个不争气的棒槌儿子,张婆子此刻也只念着他们的好了。
    看完礼物,让人都给收拾归置起来,张婆子晚上就念叨着晚饭要用那七里墩送来的干菜。
    如今厨房里已经有了好几个人,丁婆子只总管着,也只负责几位主子的一日三顿。
    听了这话,忙不迭的答应着就去了。
    吃了一顿七里墩风味的晚饭,张婆子十分满足,将闺女和女婿赶回房间,自己倒是拉着丁婆子和吴婆子又回忆起当初在七里墩的日子来。
    王永珠和宋重锦回了房间,洗漱完毕。
    才说起对吴家人的安顿来。
    以宋重锦的想法,是想将吴中宝带在身边几日,先让他了解了解这赤城县的情况,再问问他自己的打算,再做安排。
    至于他们的住处,这几年,王永珠也没闲着。
    赤城县也陆陆续续开了几家铺子,也悄悄的买了些宅子地。
    在县衙隔着一条街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宅子,不过一进大小,住他们一家三口倒是没问题。
    这位置离县衙近,有什么事情,也来得及照应。
    就是将来吴中宝有事出门,留着吴夫人婆媳两人在家,也不担心安全问题。
    那附近住的都是赤城县比较富庶体面的人家,吴夫人婆媳也不至于觉得格格不入。
    宋重锦听了也觉得好,只点头说王永珠办事,他放心。
    王永珠一直记得当初王家陷入低谷时候,吴中宝父子给予的那点善意和帮助。
    后来救了吴老倌一命,还因此得了联邦那么多的好处。
    如今吴中宝一家千里迢迢投奔而来,她自然希望他们一家好好的。
    想了想,又道:“那宅子我倒是想赠与他们,只怕吴家不肯要,暂时也就罢了。只是我看那沈家姐姐是个心里有成算的,等他们出了孝,只怕就要预备生孩子了,手头没有点银钱也不行。”
    “直接给钱就打了他们的脸,我今日见那沈家姐姐倒是有一手好绣工,琢磨着,要不要开个绣花铺子,让沈家姐姐以技术入股,这样到年底了,也能多分些红利,让他们日子也好过些。”
    宋重锦听了,忍不住一把抱住王永珠,在她唇上狠狠的亲了一记,才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王永珠一把推开他,啐了一口,吹灯睡觉。
    第二日。
    吴家婆媳吃了早饭,就上门来拜访感谢。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