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见明庭出门还惦记着这事,桂花婶子感动得不行。
“婶子客气啥,我还记得我娘走得早,明丽没奶吃,饿得直哭,婶子奶了她几个月,明丽能有今天,也要谢谢婶子。”
明庭挥了挥手,“我走了,婶子回去吧!有好消息告诉我一声!”
就这样,明庭带着姜婆和奶娃离开了南湾村。
京大给明庭安排了一个仓库旁搭的小单间,他平时要值班,可以在保卫科办公室睡觉,这里就让姜婆住。
周阳已经8个多月大,能喂奶粉,这就省事多了。
姜婆六十多岁,是个小脚老太,有明庭这大半年来细细调理,她身子骨不错。
每天她和明庭换着来照看奶娃,明生和明丽休息也会来帮忙搭把手,一家人其乐融融。
本来,周明生还想和周明丽一起,利用假期找事情做,为家里分担一下压力,被明庭批评了一顿。
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他们能到大学读书,时间多么宝贵,更应该争分夺秒地学习,以后报效祖国。
“我这个大哥还在,轮不到你们操心。大哥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强大祖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明庭甚至拍胸脯说,只要他们愿意继续读下去,读研读博,哪怕出国留学都没问题。但是,学成之后必须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大哥,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让你失望的!”
周明生和周明丽眼里含着泪。
明庭空间里本来就种植了很多蔬菜、野菜、瓜果,甚至稻米小麦。
仓库旁只有一个小房间,他们单独住着,做菜也没人注意,除了鸡鸭鱼肉蛋,生活不需要多大开支。
他又从空间挖了一些药材,自己在家整理晒干炮制,卖到药店。
明庭手法专业,药材药性保留的很好,收购价格也很高。
靠着卖药材,他手里有了几千块钱,暂时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每当弟弟和妹妹回家,他都会买肉买鸡,给他们补身体。
现在又不是在村里,明庭熬补汤也不用遮遮掩掩。
来北京没两个月,不管是姜婆还是周明生、周明丽,不但都长肉了,肤色还白了很多。
明庭一边当保卫一边拿起书本学习,打算参加今年的高考。
听到这个消息,弟弟妹妹都很支持。
之前复习的时候,周明生就发现大哥很聪明,一本字典没几天就背了下来。要不是被家里拖累,说不定明庭去上学,成绩也会很好。
周明生在京大念书,平时回来次数更多,也会抽时间辅导明庭的功课。
给明庭上了几次课后,周明生大呼大哥是个天才,小学课程他一周就学会了。
他跟周明丽说了这事后,两人更是愧疚。
其实大哥天赋比他们俩都好,要是读书,肯定能考上大学。是大哥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他们。
后来,兄妹俩一有时间就给明庭辅导学习,他们相信大哥一定能考上大学。
和周家三兄妹携手共同进步相比,杜鹃的生活就过得一地鸡毛。
陈伟被招工进城,在钢铁厂当锅炉工,杜鹃也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回到市里。
只是,回来后的生活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钢铁厂工人很多,等着安排职工宿舍的人也很多,陈伟是新人,还要等着。
所以,杜鹃只能跟陈伟先住在他爸妈家。
陈妈妈说了,在家住可以,但是在家吃饭要交生活费,老大家也是这么做的。
杜鹃非常气愤,为什么陈伟在自己爸妈家还要给钱,难道他不是亲生的吗?
结果陈伟已经把钱交了,还说总不能让爸妈贴钱。
家里本来就面积不大,陈伟和杜鹃回来,面积就更小。陈爸爸隔了一个几平米的小房间,作为他们的卧室。
平时陈伟上班,杜鹃在家里复习。
陈爸爸和大哥都要工作,大嫂顶了陈妈妈的工,在纺织厂上班,家里白天只有陈妈妈和杜鹃在家。
中午这顿饭,陈妈妈都是随便搞搞,多是头天晚上的剩菜。只有晚上一大家都回来,她才仔细做饭。
杜鹃觉得自己是孕妇,应该区别对待。
她以前在周家都是单独开小灶,没理由陈家条件比周家好,她的日子还倒退了。
但陈妈妈觉得,剩菜倒了可惜,更何况晚上做的菜有好几个,营养完全不差。
再说有什么好吃的,当然应该全家人一起吃。
两人观念不同,很快就起了冲突,陈伟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本来烧锅炉就辛苦,回到家还要被亲妈碎碎念,回房又面对老婆的哭诉,陈伟头疼得快炸了。
“我觉得妈说的没错,大嫂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就你非要搞特殊?”
陈伟抓着头发。
“我在周家就是这么过的!”见陈伟提到大嫂,杜鹃更委屈。
因为她没有工作,在家吃闲饭,陈家大嫂总是阴阳怪气,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她这是丢妇女的脸了。
还有大姑姐,周末回娘家也阴阳怪气的,为陈伟叫屈,说小弟亏了,应该回城后找个条件般配的姑娘。
话里话外都是杜鹃诱惑了陈伟,让他迷了心智,做出糊涂事。
更别提还有个挑刺,处处看她不顺眼的陈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