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文NP

第108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吴氏马上道:“对,舅公爷,淳哥儿,热水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快进宫复命吧!暖姐儿今天一早就进宫了。”
    温淳和王骁又马上去梳洗一番,换上干净的朝服,进宫复命。
    连一刻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第869章 议事
    皇宫
    温暖一早就进宫检查了一下宫里的鲜花布置,见一切都没有问题后,又去了皇上的御书房,和皇上,大臣们一起讨论万寿节的事。
    皇上:“今天朕收到消息,现在四国的使者队伍都快进入京城了!大概在大年初四就到达京城。接待使者的驿站都准备好了吗?”
    鸿胪寺卿马上道:“回皇上,驿站都准备好了!侍候的下人还有能做各国菜式的厨娘都已经安排好了!驿站的守卫也都挑选好了!等到各国的使者团来到,一定让他们宾至如归!”
    皇上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五城兵马司:“各国使者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京城的治安一定要搞好!绝对不能出现偷盗抢的事!还有武备司等地方要安排多些守卫,加强巡逻!”
    上次万寿节,北溟国的使者来到京城,上街买东西,光天化日之下被小偷偷了荷包!
    这种事一般很正常的,年底了,那些乞丐,还有强盗,小偷,山贼等出没得都比较活跃。
    大家都要找银子过年的。
    这种事,放在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啊!
    那个国家没有小偷,没有强盗,没有劫匪,没有山贼的?
    坏就坏在,那个小偷太没有眼色,皇上正的情愿他偷的是他自己的荷包,也不要偷其他国使者的荷包!
    北溟国的使者在万寿节国宴上,当着各国使者的脸,时不时就讽刺纳兰国民风好,百姓团结,小偷都专门找他国的人来偷,不偷本土人的荷包。
    然后又说不像他们北溟国,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小偷了,所以他们才会大意了!
    还说什么北溟国的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根本就不需要做小偷!什么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只有百姓穷困,走投无路,才会当小偷的歪理!
    简直是将皇上气得快爆血管了!
    这样的脸子,皇上是绝对丢不起了!
    五城兵马司马上拱手回道:“皇上,放心,下官已经安排好了!十二个时辰每个地方都会有士兵巡逻。”
    他哪里还敢再让小偷出现啊!
    不然他的乌纱帽都不保了!
    他这大半年,专门抓小偷,强盗,抓了就不放,罚他们去服劳役,最苦最累最脏的活计就是他们做!
    基本都是罚他们去收夜香,然后将夜香处理一下,变成肥料,给皇家稻田施肥!
    现在已经连续两个月整个京城,包括各地方衙门都没有传来有抓到小偷的消息了!
    皇上又看向礼部尚书:“那些乐师,最近一段时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别到时候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出不了场。”
    礼乐是一个国家的面子。
    纳兰国还是一个礼乐大国,在这方面比其他国家都要强的。
    国宴的歌舞表演,皇上已经看过了,非常不错,震撼人心,估计也能气死四国的使者!
    但是就是担心那些乐师和舞女身体会出什么差错。
    毕竟纳兰国又不是没有其他国家的细作在的!
    到时候给乐师和舞女的吃食下点泻药,那便麻烦了。
    虽然有后备,但是后备的人选,自然不是最好的人选。
    “是!微臣一定叮嘱好的!”礼部尚书恭敬的应下。
    皇上又看向温暖和纳兰瑾年,他们两人做事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士兵们都排练好了吧?”
    温暖:“回皇上,一切都准备好了!”
    皇上听了便放心了,其实所有的事情,皇上都亲自去确认过,看过了,就是忍不住担心。
    这两年他们纳兰国出尽了风头,皇上想在四国中好好的显摆一下!让各国使者憋屈一下。
    可不能被四国挑刺,恶心自己了!
    而且这应该是他最后一个万寿节了,皇上希望能完满结束。
    结束他的帝王生涯,从此云游四海,尝遍人家美味,看尽锦绣山河,挥金如土,浪迹天涯……
    这时,李公公走了进来:“皇上,温大人和王将军求见!”
    皇上听了挺直了腰间,可算回来了!
    “宣!”
    皇上又对御书房的臣子摆了摆手:“好了,今天是除夕,大家回府陪家人人,今晚还有宫宴,大家带上家眷来参加!”
    几位大臣纷纷站了起来告退。
    皇上对温暖和纳兰瑾年道:“慧安郡主和十七皇弟留下来!”
    待到大臣们都出了御书房后,温淳和王骁两人走了进来,行礼:“下官/末将,参见皇上!瑾王,慧安郡主。”
    皇上笑着道:“两位爱卿平身!”
    皇上指了指两张圈椅:“一路辛苦了,坐下来回话!”
    “谢皇上!”
    两人坐了下来。
    李公公识趣的给两人上了茶。
    皇上待他们坐下来后,迫不及待的问道:“温爱卿,两座城池的百姓安抚得如何了?”
    温淳拱手:“回皇上,基本是安抚好了!朝廷送过去的物资和银子都到了!年底的时候,大雪封山,许多百姓受不了都下山回到原来的家里。我们已经每户人给了二两银子的安家费。那些物资也都发到了百姓的手中。”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