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王熙凤也颇为担忧,一边命心腹小幺儿(年纪很小的小厮)到仪门外探着,一边又对贾母等道:“老太太,这外面天凉风大,不如老太太先回屋,我们在这儿等着,一有消息立马进来通秉。”
贾母不置可否,忽然开口问道:“怎么宝玉会接了旨意,还跑临川伯府去了?东城那么远,谁叫他去的?”
说着,贾母一双老迈却依旧有神的眼睛盯着贾赦。
贾赦浑身不自在,还是出来解释:“我到这边的时候,他们人已经走了,并不是我叫去的。”
贾母这才没再看他。
王熙凤作为贾赦的儿媳,见贾赦无端背了锅,她便出来开解道:“老太太别担心,刚才我已经打听过了,宝玉之所以代老爷接了旨意,是因为传旨的公公们着急,偏偏当时老太太、太太,大老爷都还没赶到。至于宝玉会和林之孝一起去临川伯府,是怕奴才们误事,耽搁了老爷进宫面圣的时辰,这才亲自去的。
这半年来,宝玉虽然看起来变化不少,但是到底没经历过事,从这一次的事看来,宝玉确实是长大懂事,知道为老爷分忧了,老太太该高兴才是。”
贾母听了虽然觉得是王熙凤说的这么一回事,但是她就是担心。宝玉一直养尊处优,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
别说接圣旨办事了,以前的宝玉,说起朝廷当差的人和事,那都是一脸鄙夷,唯恐避之不及的。
说来也怪之前通传的小厮们没说清楚,她们一听说是接旨,便以为是有圣旨进门,所以按品大妆之后才出门迎接。
因为既然是圣旨,就不会是着急的事,传旨的公公们在厅内坐着喝喝茶,多等一会儿也是无妨的。
没成想是口谕。口谕不同于圣旨,圣旨一般是一定要交到当事人手中的。若是今天来的是圣旨,那么夏守忠等人多半会在荣国府等着贾政回府接旨,要么干脆直接去临川伯府找贾政……
口谕就只是传达命令,只要保证命令能传达给当事人便可。
因为没弄清楚这个,导致贾母等人因为换妆容耽误了时间,给了贾宝玉一个出头的机会。
贾母因为担心贾政和贾宝玉,不愿意会荣庆堂,众人也都在这里陪着她。王夫人怕贾母久站劳乏,将贾母扶进大厅内坐等。
于是一府女眷皆从贾母,移步荣禧堂前厅。
对于三春姐妹,甚至是王熙凤来说,荣禧堂她们也是少来的。
对于这宽敞不输荣庆堂,甚至威严肃穆上比荣庆堂更胜一筹的厅堂,她们都趁机仔细打量、观赏。
“林姐姐。”
探春悄悄离座,走到黛玉身边,拉了她一下。
黛玉偏头,以秋水般的眼眸横了她一下,张口道:“做什么。”
“林姐姐,你说二哥哥这次为什么要帮老爷接旨,还主动跑临川伯府去通知老爷。以前的二哥哥对这些事,都是嗤之以鼻的……”
“我怎么知道。”
“你一定是知道的。”
黛玉再次偏头,才发现探春竟是一脸认真的看着她,眼中有些狡黠之意。
黛玉虽然不明白探春的意思,但还是恼道:“我不知道!”
“嗬嗬,这半年来,林姐姐和二哥哥越发亲近了,也不拌嘴赌气了,你们两个那么好,我还以为二哥哥的事林姐姐都清楚呢。”探春笑道。
黛玉这才知道探春竟然是来找茬的,面色一红,瞪了她一眼,背过身子不理探春。
哼,谁说不生气了,你哪里知道,他如今可比以前更能惹人生气,只是,也更会哄人了……
想起每次被某人故意弄生气,然后又一次次被对方哄好,黛玉就羞的直欲捂脸。
臭二哥哥,每次好像人家在想什么他都知道,偏还喜欢故意使坏,大恶人!
探春自然也不是故意找茬,她只是觉得无聊,过来打趣一下黛玉。
事实上,贾宝玉的改变她比其他人更留心。
说实话,以前的二哥哥,虽然也令人亲近,但是爱发脾气,眼中只有“林妹妹”,对于她这个妹妹实则不甚关心。
但是自从二哥哥大病从金陵回来之后,人就变得更好了!至少在她眼里是变得更好了。
从不发脾气了不说,而且对她这个妹妹也比以前更关心。
虽然还是比不得他的“林妹妹”,但是年纪如她,也知道她和“林妹妹”是有些不一样的。
她是妹妹,林姐姐是表妹……
这些都是小事,就不说了。最让她在意的是,二哥哥自此以后,再也不说那些毁僧谤道、国贼禄蠹之类的话,而且还认真进学了!
对于从小便有几分独立,心内怀有志气的她而言,这样的二哥哥,显然更让人尊敬。
所以,对于贾宝玉今日的举动,旁人诧异,她却一点不意外。
二哥哥,将来定是要立一番事业的。她笃定。
就在探春坐在黛玉身边而黛玉不理她,她在想怎么找个理由拉回黛玉的兴趣,忽然外面人传道:“琏二爷回来了。”
贾母顿时站起,带着一屋的人跟着云动。
到了厅外,果然见穿堂之中,一个五尺左右的年轻公子满面喜色,脚下带风而来。
“见过老太太……”
“你们老爷呢,发生了什么事?”
要说平时贾母也是善能察言观色的人,只是今日担忧太久,因此见了贾琏便急忙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