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生死由天,不得反悔。
皇上最忌讳的就是前朝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因为当今皇家有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
当年太祖打进京城,推翻前朝统治之后,发现前朝的皇孙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逃出了皇城,与其一起失踪的,还有镇国玉玺。
这就成了太祖心中的一块病。
当今圣上从小就被太祖耳濡目染,自然继承了这种执念,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次事情是由一本书引起的。
钟大人的二儿子钟庆和,不知从哪儿倒腾到了一本宣扬光复前朝的反书,看完之后竟像魔怔了一般,联合他的狐朋狗友,天天偷偷摸摸的宣扬光复前朝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论。
还给他们起了一个道貌岸然的名头,叫锄奸光复会。
这个“奸”里,就包括了通天廷的掌廷德公公和谏皇司司长柳白昭。
本来他们这种小打小闹并不会被人发现,关键就在于钟庆和狐朋狗友们的胆子太小了,没过多久,就有一个人顶不住压力,把钟庆和给举报了,还把那本反书作为了证物。
皇上本就年轻气盛,又对前朝有着不小的执念,当即就唤了柳白昭来。
查!
一个人都不许漏掉!
钟庆和也不是傻瓜,发现自己的反书被偷了之后,当天就跑了。
皇上一听,勃然大怒!
限柳白昭一个月之内必须查到钟庆和的下落,最重要的,要查到那本书是出自谁的手笔,又是怎么传到了钟庆和的手中。
当今圣上的龙椅坐的还算稳当,但也不是那么舒服。
先不说前朝旧怨,就说朝中这些跟着太祖推翻前朝的三代元老们,就够当今圣上喝一壶。
倚老卖老,舍得了脸皮,凭他们身上那层开国的勋光,就够他们长笑到老。
皇上在做各种决定时,势必碍手碍脚,更别提那些靠着家中大树躺活的官宦弟子,一个个就是附着在元老身上的蛆虫。
先皇走得早,没来得及“卸磨杀驴”。
识时务的老臣们早就告老还乡,回家含饴弄孙。毕竟他们跟随太祖到先皇,已经走了两代。一朝天子一朝臣,下一朝的新人们上来,他们也该让位了。
但有些就是站着位置不挪坑。
先皇仙逝之后,那些不挪坑的就更不会主动告老还乡了。
忍得当今圣上牙根痒痒,还奈何不了他们身上的开国功勋。
因此当今圣上需要一把刀,来应对朝中这些倚老卖老的“缚骨之蛆”。
就是这一廷三司。
柳白昭之所以能一路走得这么横,就是因为他甘心做皇上的一把刀。
薄,且锋利。
做皇上的刀,就要做好相应的觉悟,朝上诸位都有可能成为他的碎刀石。
有朝一日,他若失了皇上的信任,那他柳白昭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柳白昭初登谏皇司司长,就接手了一个涉及当朝二品大员的受贿案。
若说这个二品大员,还真跟柳白昭有那么点关系。
朝中众人面上不显,心中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柳白昭会难做时,他绷着一张清凌凌的芙蓉面,一声不响的把案子查得明明白白,连受贿金额都摸索的清清楚楚。
直接给全天下人表演了一个教科书版的“大义灭亲”!
没错,按照辈分来说,他得称呼这个二品大员为外公。
只不过,这个外公跟他没有一点的血缘关系。
从此柳白昭就在“大义灭亲”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先是把他外公搞的回家养老,紧接着就把他外公的大儿子,也就是他的大舅也给薅了下来。
理由是,孝期出去喝花酒,还“碰巧”被同僚撞上了,不但撞上,还因为一个烟花女子大打出手。
这种丑闻,谁家都不会扯开里子给外人看。
为官世家,在乎的就是名声。
柳白昭倒好,参他大舅的本子上写得绘声绘色。
不但描绘了他大舅为了红楼女子是怎么勒紧裤腰带一掷千金,还从各个方面写了他怎么与人“大打出手”!
见文中用白描的手法写道:“……他在春楼为烟花女子斗殴的叫喊声,竟比家中丧曲吹的唢呐声还要大……”
文武百官:“……”
真狠啊。
谁家里有这么个当官的,祖坟都得自燃了!
但也有人在私底下偷偷说,柳白昭与他生父的关系原本就不好,他这是在公报私仇!
结果呢,柳白昭第二天就给皇上上书了。
先是说,自己为皇上做事,一心只求公正,但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皇上的信任!
接着再说,就算他这么秉公执法,居然还有人偷偷摸摸诋毁他!说他公私不分!
他冤枉!
亲友犯罪,他痛心棘手,但与国家大义相比,他柳白昭势必要忍痛选择大义!如此高风亮节的骚操作,居然有人质疑他!
皇上对柳白昭与他生父的事情有所耳闻,但柳白昭确实凡事公事公办,无论是不是自家亲人,他都没放过就是了……
所以皇上狠狠发作了一通,为柳白昭稳稳的当了一回大靠山。
打那之后,柳白昭就停止了大义灭亲。
不是他刻意避着亲友,想要让他人也“雨露均沾”,而是他生父一家老实多了,谁都挑不出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