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往日里因为过于透明而在民间没有任何名声的八皇子,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卫国百姓的认可。
在卫国百姓眼中,八皇子是在亲征曾镇差点战死沙场的忠勇之辈,也是远在赵国仍旧惦记卫国的慈爱之主。
比起每天都活在混乱和对明日的担心之中,他们宁愿从卫国人变成赵国人。
他们的君主,已经为他们做出最好的选择。
在赵军攻破县城后,他们没被打扰,还能安稳躲在家中,就是最好的证明。
综合种种因素,虽然赵军攻占卫国的过程速度骇人听闻,但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攻破县镇后根基不稳被反扑的情况。
除了在被攻破前为了抢金银而大打出手的易县百姓,其他地方的卫国百姓,都十分平静的接受了县衙和驻军换人做主的事实。
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
对于如何安排易县百姓,宋佩瑜沉思良久,决定将他们全都迁走,分别安置到赵国各地。
就算赵国已经攻下易县,仍旧无法改变易县到蔚县之间是易攻难守的三不管地带的事实。
易县在赵国手中,也是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的要地。
虽然不是出于本意,但易县百姓已经有了与衙役、驻军抗争的经验,就不适合再生活在战略意义如此重要的易县。
宋佩瑜不打算将散给易县百姓的金银宝石要回来。
那些钱财不仅在重要性上,没法与易县相提并论。
与宋佩瑜、吕纪和从卫国使臣处总共坑到手的十八万两黄金相比,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宋佩瑜还会另外再给易县百姓发放安家费,让易县百姓心甘情愿的去赵国生活。
自从到了易县后,宋佩瑜就在为这件事做准备。
他还特意让安平王去有名望的父老家中慰问,提前暗示易县百姓会被迁走这件事。
目前看来,易县百姓只关心已经到手的金银宝石会不会被要回去。
听闻每人还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且到了赵国后,三年内开荒不收农税,土地能登记到自己名下后,易县百姓完全没有反抗的念头。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正好的上午。
宋佩瑜带着金宝银宝,抓着安平王,悄悄混在运送辎重的队伍中朝着重奕所在的廉县而去。
但愿吕纪和看到他留下的信时,不会太生气。
.
咸阳,勤政殿
永和帝是在大朝会上,听见殿外的护卫来报,有来自奇货城的八百里加急信件送到。
近两个月,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一圈的永和帝,立刻让孟公公将信件呈上来。
虽然永和帝没在面容上没露出端倪,但距离永和帝最近的人,比如孟公公、肃王、和最前方的朝臣,抬头就能看到永和帝颤抖的手。
密封严实的火漆被粗暴的撕扯开,永和帝迫不及待的将信纸展开,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却没能记住任何内容,再次从第一行开始看,不知不觉间已经热泪盈眶。
在其他人眼中,就是永和帝看了奇货城寄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件后良久无言,然后突然哭了。
同样衣带渐宽的肃王立刻从座位上起身,捂着心脏冲到永和帝身边,迫不及待的凑头看过去。
“哈?”肃王脸上的哀色尽消,突然坐在地上,捶地狂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下面的朝臣们已经不知不觉的从座位上起身,明知道什么都看不到,还是忍不住伸着脖子往前凑。
永和帝在哭,肃王在笑。
他们是跪还是不跪?
三省大佬没有这等顾虑,他们立刻学肃王,大步往台阶上走。
自从慕容靖病倒后,就位于武官首位的骆三也跟了上去。
骆三主要是单担心永和帝的安全,他第一时间站到永和帝身后,并不急着去看信。
穆侍中双拳难敌四手,被中书令与尚书令挤在后面,不想仪态尽失的做出争抢之态,就什么都看不到。
中书令狠狠的掐了下大腿,才面不改色的松下始终憋着的气,大步走回台阶下,大礼跪在百官之前。
“恭喜陛下后继有人,此乃国之幸事!”
尚书令慢了一拍才擦着眼角跟上,跪在中书令身侧。
骆勇也跟去了奇货城,骆三本就知晓些内情,又借着位置好,看到只言片语,见到中书令与尚书令的反应后,立刻单膝跪地,“恭喜陛下后继有人!”
穆侍中只来得及看到信上的某段字,‘……太子率军连破易县、华县……’
来不及再看更多内容,便只能与其他人一起匆忙跪下。
他死死低着头掩饰脸上的惊怒,虽然没看到整封信的内容,但老道如他,已经能从众人的反应中有所猜测。
这些人竟然始终瞒着他,只瞒着他!
后方仍旧满头雾水的站着的朝臣们,见到这些人的反映后,也如同下饺子似的跪下,跟着呼喊,“恭喜陛下后继有人!”
难道是肃王长子死而复生,被在奇货城的宋佩瑜找到?
不该啊,当年追随永和帝的人都看到了重宗的尸体,从来没人觉得有问题。
或者太子殿下流落奇货城的时候,与边境女子痴缠,留下了孩子?
想到这个可能,族中有适龄女孩,早就盯上东宫妃位的朝臣们脸色都不太好看。
永和帝抬起袖子粗鲁的在脸上抹过,将手中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捷报,递给身侧的骆三,声音虽低却带着股畅快的狠劲,“大声念给他们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