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页
没有桀骜不逊的措辞,没有痛哭流涕的求饶,洪承踌的回答至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从容冷静的语调。对于明军的种种盘问,他更是知无不言异常配合。这一点让坐在堂上的孙露等人都佩服不已。她不知道是什么促使洪承踌如此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不过,洪承踌的表现倒真引起了她的兴趣。于是孙露在提问完例行的种种问题后,又补充问道:“就这些吗?洪承踌你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没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被孙露这么一问,洪承踌脸这才露出了一丝异样的表情。难道自己就要以一个乱臣贼子的身份死在这儿了吗?一想到之前为明朝效力了几十年,一想到当初在战场上为朱明皇室出生入死。再看看端坐在两旁的高一功等“李闯余孽”,洪承踌的心中就泛起了一阵不甘与愤恨。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呼吸,沉声回答道:“没有了。首相大人,接下来该对老夫处刑了吧?”
虽然洪承踌极力保持着镇定,但他的声音却早已因为内心抑制不住的恐惧,而显得略微有些颤抖了。两旁的明军将领们则厌烦了他强装镇定的造作表现,各个眼中露出了鄙夷的神情。特别是高一功、赫摇旗、刘芳亮等闯系将军,更是对曾经围剿过他们的洪承踌充满着厌恶。只见赫摇旗狠狠地啐了一口大声嚷嚷道:“那是当然。对你这种汉奸,照咱们以前山上的规矩就该开大膛,凌迟碎剐!”
而不想看着曾经的上司死无全尸的史可法,连忙一个箭步上前进言道:“首相大人,洪承踌虽背叛大明投降满清。但念其之前也为大明效力了几十年,松山一战也是在力战而竭后被手下部将出卖被俘。还请首相网开一面,赐其全尸。”
对于史可法肯在此时为自己求情,洪承踌报以了一个感激的眼神。但他很快又将目光移向了孙露。因为无论别人怎么说,最后决定自己生死归宿的依旧是堂上的那个女人。却听此时的孙露清咳一声开口道:“恩,赫将军和史大人说的都有道理。洪承踌身为汉人却甘心做鞑虏的走狗,是为汉奸。但他在松山之战前的表现亦无愧于大明。特别是松山一战,洪承踌你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确实勇气可嘉奖。”
孙露说到这儿忽然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遍众人。发现大多数人都同意她的说法。而洪承踌也终于羞愧的低下了头。或许他现在最不能面对的就是当年战死松山的将士了。于是孙露又深吸了一口气,紧盯着洪承踌的双眼宣布道:“所以洪承踌你在松山力战而竭,直至最后被俘投降,均可原谅。但你之后投效伪清,出任伪清将官,并多次为虎作伥率军同我大明作战。这一行径无疑就是叛国。因此,你将以叛国罪被送交监军府审判。”
“首相大人,这洪承踌是汉奸,干嘛不以汉奸罪治他的罪啊?”一旁的高一功连忙不服气的说道。在他看来汉奸就该给按个汉奸罪。
高一功的这个提议让孙露不由想起了脑海中另一个汉奸辈出的年代。抗战时期是中国英雄辈出,同样又汉奸辈出的时代。以至于人们特地设立了“汉奸罪”这个罪名来起诉那些无耻的叛国者。然而汉奸一词虽然在当时已泛指一切叛国者。可在实际操作中依旧有许多犯人声称自己不是汉人,或不是中国人以此来逃避审判。让孙露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川岛芳子,以自己是满人而不是汉人的理由将起诉她“汉奸罪”的法官驳得哑口无言的事。孙露自然不会愚蠢的给自己作茧自缚。于是她嫣然一笑反问道:“汉奸罪?难道说汉人叛国就是罪。不是汉人叛国就没关系?那是不是洪承踌只要拿出他不是汉人的证据就可以逃脱罪责?”
被孙露这么一反问,四周的军官们顿时就哄堂大笑起来。而反应过来的高一功也不好意思的扰了扰头不再发话了。只见此时的孙露缓缓地站起了身子向着在场的众人宣布道:“汉人也好,不是汉人也罢。总之,只要是我大明的国民背叛了大明,那就是叛国者。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洪承踌你认不认罪?”
随着孙露铿锵有力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人都低下了头沉思起来。孙露的话语似乎向他们阐述了一个新的概念。这种概念虽然对在场的将领们来说还有些陌生。却已让底下的洪承踌心悦诚服了。却见他头一次恭敬地向孙露抱拳道:“是,老夫愿意认罪伏法。”
第42节 王神甫
1650年,当初春的寒风抚过紫禁城的上空之时,绝望恐惧的气息笼罩了整座北京城。随着明军的步步逼近,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清庭一边拼命地收拢军队四处告急。另一边则大肆搜罗抢夺京城上下一切可带走的财物和粮草,为即将到来的大逃亡做准备。一瞬间,抢劫、强奸、杀人等等恶行充斥了京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就连紫禁城朱红的高墙都不能阻止这股势头的蔓延。才开始恢复的生气的紫禁城转眼间就鸡飞狗跳,混乱不堪了。满清权贵们几乎将一切所能带走的宝物、器皿、瓷器通通打包装箱装车,以便搬去苦寒荒凉的关外。往日繁华的紫禁城刹时就被劫掠得干干净净。惟有残破萧瑟的殿堂楼阁冷眼旁观着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疯狂与绝望。
但对于顺治皇帝来说无论宫里宫外的时局如何的突变,他本身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生活路线依旧是两点一线寝宫——书房。只不过在寝宫里多了一个刁蛮任性的皇后,书房里多了一个博学多才的王神甫。这个王神甫同其他的老夫子不同,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为什么春天树丫儿会发芽,知道冬天为什么会下雪。会解答许多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手把手的教自己做孔明灯或风筝。总之在宫中大人们惶惶不安时,顺治帝却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快乐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