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眼看着如此众多的人头张家玉的心头也是猛的一堵。好果断而又狠毒的手段啊!杀人灭口连一个活口都不留。张家玉暗自又重新审视了一翻眼前的李双成。看来高一功说得没错此人心狠手辣确实不可不防。然而李双成终究还是一个投诚者。于是张家玉不动声色的回道:“李将军,既然如此时辰也不早了。我等还是早些入城这样也好安民心啊。”
“末将遵命。”李双成立刻上前引导道。却听明军的阵地上忽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炮火声。那声音犹如炸雷一般比起前些日子攻城时的炮声要骇人心肺得多。李双成部的马匹顿时就被惊得嘶鸣不已。原本整齐的骑兵队列即刻就被打乱了。而明军战马丝毫没有受火炮的影响依然保持着整齐划一的队型。眼看着身边李双成不经意间露出的惶恐张家玉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李将军,这只是礼炮。我们习惯用鸣炮来庆祝值得庆贺的事。”
“啊,是,是,那张将军请吧。”李双成一边偷偷的擦着汗一边将张家玉等人引入了洛阳城。他心里却在纳闷什么时候官军有了这样的习惯。不过李双成也同时意识到了这次的主儿不好伺候。
就这样张家玉和李双成各怀心事着进了洛阳城。洛阳城的收复使得豫西的清军受到了极大的重创。各地府县的汉军纷纷就此易帜归附隆武王朝。明军的势力一直扩张到了潼关以东。而整个河南也只剩下了开封这一座孤城。
第39节 杨府夜谈(一)
话分两头表,当河南的战事步步为营的进行着时。帝都南京迎来了隆武朝的第三个新年。时值元宵佳节一轮满月高悬夜空却也比不过南京城长街上灯火通明的各色花灯。按照习俗“闹元宵”得从正月初八开始燃灯,一直要狂欢到十八日为止。在这十天内帝都南京都会九门不闭,灯火通明,金鼓震天,游人如织。如今已是元月十八整个元宵节也将进入尾声,却也正是最高潮的时刻。大街上的人群比往日多了几倍。到处都是摩肩接踵,彩衣锦缎的游客。谁都不想放弃这最后的狂欢。
与此同时在南京城中的杨府中同样也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杨家从广东搬到南京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既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也没有太多的族人亲戚。然而这些日子杨府却成了整个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无论是名流士绅还是高官勋爵纷纷前来拜访贺喜。只因这杨家的媳妇是明帝国的首相,是执掌天下兵权的征虏大将军同样也是香江商会的会长。杨家更是香江商会的元老之一。
南京初春的晚上依然春寒料峭,正对戏台的露天包房中一个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正噼里啪啦燃烧着炭火。此刻座在楼台首席的孙露却丝毫不觉得寒冷。只见她头带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袄坐在铺有黑狐皮坐褥的太师椅上,膝盖上还搭着一块大白狐皮褥。在大梁上挂着的琉璃宫灯的照耀下她那粉柔的脸颊犹如新出水的荷瓣一般白里透着红。在太师椅的旁边还设着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手巾之类的物件。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孙露自从出任明帝国首相后更是有了股威严的气象。再加上这几年她结交到的不是巨贾名流便是亲贵官宦。以及她那难以计数的家产。于是同这个时代的有钱人一样孙露的起居生活当然带着同一时代的奢华气息。而这种金钱与名利带来的奢侈的生活。这对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
然而孙露却丝毫不敢就此放松警惕。若是她只是一个普通巨商或许真的会就此沉浸在这种奢华的生活中难以自拔。可她偏偏是明帝国的首相。政治斗争是残酷的。特别是对孙露这样的女子来说,一个不经意的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若她是个男子在经历了一次政治上或军事上的惨败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甚至大不了还可以退隐山岭。可是她偏偏是个女子还得罪了连她自己都数不清楚的仇家。对孙露来说失败即是死亡,即是毁灭。每一次的争斗都是以身家性命为赌注的生死之搏,容不得她有半点的大意。金钱与名利的背后是难以附加的生存压力。
此刻洛阳收复的消息还未传到南京。因此孙露虽身处南京温暖的楼阁之中可心中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河南的战事。攻打洛阳和开封是她再三权衡后的决定。对于收复河南孙露充满着信心。在河南明军占尽了天时与地利。夺下河南将清军捻过黄河对于南方的百姓来说将是一件欢心鼓舞的事情。特别是收复洛阳、开封这两座千年古都对于整个汉族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它们见证着大汉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在众人心中那是中原王气的聚集之地。因此虽然明军还未收复河南。近日就已经有不少大臣上书要求在收复河南后迁都洛阳或开封以确立隆武王朝中原正统的地位。
忽然间孙露觉得自己的左手一暖,她连忙低头一看。原来是杨绍清在不知不觉间瞧瞧的握住了自己的手。一阵暖意忽然涌上了孙露的心头,只见她轻轻的靠在了杨的肩膀之上。在楼阁上除了孙露夫妇还有汤来贺、陈邦彦、钱歉益等内阁大臣。却都没发现一旁这对年轻夫妇小小举动。汤来贺等人此刻都陶醉在了戏台上“杜丽娘”那委婉细腻,流利悠远“水磨腔”上了。这个时代流行的戏曲并不是日后有国粹之称的京戏。而是出自南方水乡昆山的——昆曲。那严谨的格律、雕琢到了极致的演唱风格都深受明朝士大夫们的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