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难道你就高人一等吗你还有没有王法!”
“王法?老子就是王法。军爷我倒觉得你们像是暴民。不会是和闯贼一伙的吧。来人啊!把这小妞抓起来。我倒要审审她和闯贼有什么关系。”说完便笑容猥琐地抓住了那蓝衣女孩的手。
蓝衣女孩猛地咬了那军官一口。哇的大叫一声那军官一把将蓝衣女孩推倒在地。周围的难民连忙上去扶起了蓝衣女孩。几个年纪较轻的后生都紧拽着拳头想上去和那军官拼命。
“他妈的,死丫头,敢咬老子。看老子怎么教训你。”说着举起鞭子向那蓝衣女孩抽去。
“住手!”在一旁的杨绍清再也看不下去了一把抓住了那军官的鞭子大声呵斥道:“你一个堂堂七尺男儿不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却在这里当街调戏良家妇女。你就不觉得羞耻吗!”
“小子,你是谁?敢管你爷爷的闲事!”军官恼羞成怒的转而要打杨绍清。
忠叔见此情况连忙上去劝阻道:“军爷,息怒。军爷,息怒。小孩子不懂事还请军爷多多见谅。“说着将一锭银子塞在了军官手里。
“吴德贵,下面怎么了。这么吵!“此时一个穿玄色衣服的军官在城墙上大声喊道。
“禀大人,这些刁民聚众闹事,怎么也赶不走。这小子还防碍下官办事。”
“不是的大人,晚生是看这人在此调戏良家妇女。才出手制止的“杨绍清连忙解释道。
“哦?你又是谁啊?”
“晚生,广东贡生杨绍清。与家人路过此地。见此不平事才出手相助的。望大人明查。”说着对着那当官的作了个揖。
“哦,是杨公子啊。本官王集堡总旗王诚。来人啊,将这吴德贵给我拿下,先打20军棍。本官治军不严,还请公子多多见谅。“说着便让手下将吴德贵绑了起来。全然不顾吴德贵大叫冤枉。
“那里,王大人明察秋毫。晚生佩服不已。“看着恶首得到惩罚,杨绍清觉得还有天理存在的。
“天色已晚,这里前不着店,后不着院的。公子今天就屈尊在王集堡里住一夜吧。”
“这……”
“那就多谢大人了。”还未等杨绍清回答忠叔就先答应了。
“不过晚生有个请求,还请大人成全。就是这些百姓……”
“公子放心,这些百姓爱住哪儿住哪儿,本官决不干预。”
“那就谢大人成全了。“看来这世道还是有好官的杨绍清在心里这样想到。
“谢青天大老爷成全。“杨绍清身后的难民也一起向那官员道谢。
杨绍清又告诉忠叔要他向难民分发些粮食。就在他回头时,又看见了刚才的蓝衣女孩。四目相对,杨绍清忽然觉得自己脸一热,连忙又把头别了回去,跟大家一起进堡了。
“孙姐儿,那我们回去吧。”见官兵们不再赶他们走。其中一个难民对着蓝衣女孩恭敬的说道。
“啊,好吧。看来能待在外面就已经很不错了。”蓝衣女孩无奈的叹气道。这个蓝衣女孩正是孙露。
原来,当大家伙来到墩堡时发现并不能进去住。非但如此,堡里的兵丁还出来驱赶难民。于是孙露便带了猴子等几个人上前同他们理论,就发生了先前的一幕。幸好在刚才那位公子的帮助下大家仍旧可以在墩堡周围过夜。而孙露则对这个时代的官兵失望的很。算了,本来就没指望他们什么。毕竟刚才的那个总旗还算公正。抱着这样的想法孙露回到了营地。此时已经接近申时,营地里大家伙儿正忙着生火做饭。猴子一到营地便将先前的事情将给了大家听。当下李虎他们就吵着要找那个调戏孙露的官兵算帐。但都给李老疤和孙露给截下了。不久忠叔带着几个家丁给孙露他们带来了写粮食。于是大家伙对着忠叔他们千恩万谢着收下了粮食。
吃过晚饭后,孙露在帮凤儿她们洗碗时发现了一座小丘。从小丘上涣涣的流出一条小溪。孙露好奇地沿着小溪爬上了小丘,只见四周怪石嶙峋,奇异非凡。小丘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木。夕阳穿过树梢照在像地毯般铺在树根上的苔藓上。在湿滑的苔藓上零星的点缀着几朵野花。小溪的尽头是一个小石潭。清澈的溪水就是从这参差不齐的石缝中缓缓的流出。小溪旁有一株野生的海棠花,那雪白的花瓣一片片的飘落在石潭中。眼前的美景,让孙露想起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若是在以前自己一定会兴奋不已的在此拍照留念。可是现在的孙露并没有这份心情。
从小丘放眼望去,远处的墩堡在一片荒凉的平原上显得那么的凄凉。听李老疤说这个墩堡应该是属于田屯的。可眼前荒凉的情景却说明这里的官兵已经很久没有执行他们的职责了。这样的军队像这样吓吓老百姓还行,要是打仗的话。想到几年后满清的入关孙露不禁苦笑起来。现在大概也只有她会相信北方的那个小小的游牧民族会在几年后征服整个大明帝国吧。自己真的能改变历史吗?从到明朝的第一天起,孙露就不停的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自己身边已经有了这些追随者,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完成心中的计划她需要更多的人的帮助。他们中或许有志同道和者、或许有相互利用者、甚至是自己的敌人。
如果是林峰他会怎样呢?孙露又不自觉的想起了林峰。不得不承认自己女子的身份会在日后的行动中给自己带来诸多阻碍。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是十分底下的。凤儿的身世就是最好的例子。难道女人注定是要依附于男人的吗?不,是女人又怎样!有许多的伟大的女子她们的功绩不亚于男人。林峰已经不在自己身边了。现在的一切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林峰身后的小女生了。看着眼前的海棠花孙露不禁吟起秋瑾的《秋海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