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脑中忽然想象到一个画面,春暖花开,少年穿着中山装,坐在秋千上跟她聊天。
华婕拉过一张椅子,便在这坐了下来,画面主体是思考着石膏像和一组茶杯茶盘及瓷器等静物。
这一组静物后方,是记录了沈墨童年的冬日小院。
钱冲盯了她一眼,拉了把椅子,在她身边坐了下去。
他的素描构图是竖版的,主体就是思想者石膏像。
华婕却是横版的,因为她想记录的不止是静物,还有窗外的小院,所以横幅作画,可以扩展很多内容。
难度是高了点,但构图时,她想象着刚搬来劲松的小小沈墨,没有母亲的陪伴,独自坐在院子里玩积木,或者形单影只荡秋千的样子,便觉得兴致勃勃。
耐着心将整张4开纸画的满满的,静物后小院里的松树、秋千、落雪和自行车车碾等,甚至比静物组的勾勒更细腻。
钱冲绘画间隙站在她身后,望着她的画,忍不住吐槽:
“你这主次完全搞错了吧,远景比近景还细致清晰,而且线条这么柔……连思想者都一脸慈祥是怎么回事?
“你这画的也太娘了吧?”
“我乐意,你别管。”华婕转手推他。
“……”钱冲冷哼一声,瞪她一眼才转身回到自己画前继续上他的调子。
几个小时过去,到中午快下课了,华婕的构图终于完成。
老师让所有学生将画摆在客厅窗前,连同华婕前两天画的素描一起。
除了华婕的素描外,其他所有画都还停留在造型环节。
画4开对所有人来说,难度都不小。
大家一起点评画时,方少珺一直盯着华婕前两天画完的那幅素描看。
华婕的调子很柔,并没有如高考素描那般将深化用力黑到不透光,恰恰相反,华婕这幅素描甚至没有纯黑色的暗部。
整幅画看起来都比较灰,但又莫名的有种高完成度的美感。
结构和明暗关系完成的都比较完整,方少珺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画。
“华婕这幅是完成了吗?”当老师点评到华婕这幅时,方少珺忍不住发问。
沈佳儒沉默了一会儿,才走到华婕那幅素描前。
他看了眼自己所有的学生,最后目光落回华婕身上。
这位学生总是给他惊喜,事实上这幅素描也是如此。
这幅画华婕画了很久,每画半个小时,便会停下来陷入思考。
沈佳儒知道,她不仅想通过这幅画得到他的认可,以期快些进入4开水彩画的阶段。
而且她还在绘画的过程中,重新思考结构和光影的表达。
最初时,她是将明暗分界线做的很清晰的,以此做非常明确的结构展示。
但画着画着,她就将过度和边界都融进了调子里。
沈佳儒在这个过程中,也一直在跟着她的画思考。
昨天下午时,她其实已经完成了这幅画,但仍在不断静修细节。
他再来看时,才发现,画面中没有一个纯黑不透光的暗调子,却仍完成了素描画对一组静物的立体关系、光影关系能做的表达。
环视一圈儿,他与每个学生对视,然后开口道:
“所谓的完成一幅画,并不一定要将所有内容都画到极致。黑要黑到暗无天日,亮要亮到晃眼睛,所谓的明暗关系,都是绘画者表现自己看到的东西时的一种方式而已。
“事实上,当你画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开始重新思考绘画这件事。
“如果没有传统的素描课,你会如何用素描纸和9支铅笔将这幅画的立体形态画出来?”
“……”方少珺皱起眉,盯着华婕画的目光变得沉凝起来。
“教了你们这么久,我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沈佳儒忽然笑了笑,“最初或许只是想将技巧教给你们,但慢慢的看到你们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我又想引导你们拥有独特的审美和前卫的难以被复制和超越的风格与画法。
“现在,我又开始有了更上一层的期许。
“或许你们可以开创新鲜的绘画方式,全新的绘画角度,改变一代人对图形这种表达形式的认知。”
“……”
“……”
四个孩子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沈佳儒,表情各异,但都有点吃惊。
“当然,你们不必有压力,我也只是想一想而已。”沈佳儒见孩子们一副快要炸毛的焦虑模样,淡笑道:
“你们不需要真的有这样的创新,毕竟各个行业每一次的创新,都有大时代背景的推动作用。
“时势造英雄,硬想做出类拔萃的那一个,也并不现实。
“我只是觉得,可以没有达成创新的结果。但绘画时对自己做的这件事的思考,却一分一秒都不能停。
“华婕这幅素描,大概也源于这样的一种思考。
“为什么画素描一定要是那么一种方式,这样的全画灰调子,不也一样可以完成素描的表达吗?”
“……”钱冲盯着老师张了张嘴,最后转头看一眼华婕,吐出两个字:“牛逼!”
华婕有点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
实际上她这幅画采用的风格,是后来比较流行的高级灰画法。
高级灰在色彩画中更流行,是一种充满柔和、稳重、和谐气质的低纯度画法,后世有人专门提取了高级灰大师莫兰迪的配色,帮助许多学生和画者学习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