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张宝莹正亲昵地站在谢君娴身旁,仿佛一片心甘情愿的绿叶。
沈清月眸光冰冷,张家兄妹,都很喜欢谢君娴,难怪张宝莹总是挑剔她,可张宝莹从未想过,永恩伯府哪里是张家攀附得起的?
伯府的姑娘,怎么可能嫁去张家。
沈清月渐渐收回目光,沈清慧便于沈清妍小声议论起来:这张宝莹怎么也混进来了
沈清妍低声道:许是借着伯府的光。
沈清慧轻哼一声,很是不屑,从前张轩德在张家读书的时候,她们几个与张宝莹结交过,但是张宝莹太眼高于顶,瞧不起人,两家姑娘就没了来往。
虽没来往,可旧仇还在,沈清慧也许四书五经记不清楚,记仇却是记得很清楚,张宝莹用什么眼神什么言语蔑视沈家,她到现在还记得呢!
沈清月弯腰捡起了棋子,没有说话,她还不知道永南郡主叫她来的目的,更不想在此生事。
暖阁里姑娘们都准备好了要写要画,独独谢君同侯府下人道:劳烦姑娘替我准备一段白缎和松烟墨以及一些次刺绣用的细丝线。
丫鬟不解,并未多问,笑着应下就出去禀了永南郡主。
永南郡主好奇,特地着人来问,怎么要缎子和丝线又要松烟墨,是要画还是要绣呢?
谢君娴浅笑道:又画又绣。
大家丫鬟见多识广,很快反应过来,问道:姑娘可是要绣顾绣?
谢君娴点点头。
有人道:胡小娘子要绣苏绣,岂不是有两个绣的了!
胡小娘子温声道:顾绣与苏绣相去甚远,且顾绣高雅,我苏绣马马虎虎,未必能与谢姑娘相比。
她这话说的倒像是实心实意,可她身边的丫鬟,不知道为何悄悄抬头示意了她一眼,她却装作没瞧见,完全没有要与谢君娴争风头的意思。
谢君娴则笑着回了一句:顾绣与苏绣各有千秋,你与我各有所长,取乐的事儿,可别放在心上。
胡小娘子柔和地笑了笑,点了一下头。
很快暖阁里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小娘子们各有准备,但粗粗一算,画画作诗的有十几人,刺绣的只有三个人,顾绣的更是只有谢君娴一人。
沈家的姑娘,一个都没参加。
沈清慧不参加是有自知之明,她明知道沈清月顾绣好,又见不惯张宝莹在谢君娴面前狐假虎威的样子,便悄声凑到沈清月身边道:二姐,你怎么不参与!压她们一头啊!
沈清月淡扫沈清慧一眼,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沈清慧才不管这个,但她又不敢和沈清月顶嘴,便闷闷不乐地坐在旁边,琢磨又琢磨,便打算撺掇沈清舟去。
沈清舟都定亲了,婚事还没退,她更不会在这些夫人面前出风头,否则将来一退婚,事情便闹得满城风雨,能不招眼就不招眼最好,她摇摇头,靠沈清月更近了一些。
沈清慧只好消停下来。
沈清月正以为没事儿的时候,侯府的丫鬟打了帘子进来,笑吟吟问她:郡主使我问姑娘,怎么没参与进去?
沈清月微愣,永南郡主怎么这般在意她?她起身笑答道:一时没有好主意,棋局又没完,便没有凑这个热闹。
丫鬟大方道:姑娘拘束了,郡主说让姑娘随意作个什么玩意,图个意头便是,有没有好主意有什么要紧的!
沈清月有些盛情难却,张宝莹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高声道:不是听说沈二姑娘素有才名,且精于顾绣么?怎么藏拙起来?郡主也请不动你吗?
沈清月会顾绣的事,知道的人不多,张宝莹是从张轩德嘴里知道的,她不光知道这个,她还知道沈清月除了会些刺绣之外,琴棋书画,每一样都很差劲,顾绣又要画又要绣,沈清月肯定比不上谢君娴!
这些都是张轩德离开沈家族学之前告诉张宝莹的,全是人尽皆知的事,准确无误!
谢君娴眼尾轻微地挑了一下,嘴角略扬,虽有些嗔怪张宝莹胡乱言语的意思,却丝毫没有意外的神色,她原先学了多年苏绣,后来闻得顾绣,苦心学了一年多,小有所成,连她的师傅都因技不如她,辞别回家,前些时听张宝莹说沈清月会顾绣,她着实意外,却又惊喜。
简直是老天爷赏机会让她找回脸面。
但愿从此以后,和沈清月彻底撇开关系。
沈清月脸色微冷,往张宝莹和谢君娴两人身上扫了一眼,便同郡主的丫鬟笑道:原先是没有好主意,现如今倒有了。劳烦姑娘给我也准备绫布、墨条和丝线。
丫鬟连忙去了。
张宝莹朝着沈清月这边挑衅地扬了扬眉,沈清慧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暖阁里原先热闹的氛围忽然就变了,多了些窃窃私语,顾绣既是画与绣的结合,这儿谁不知道谢君娴琴棋书画京城一绝!便是不知道谢君娴绣的如何,她的画谁能比得了!沈清月即便是有些才名,到底是小门户里养出来的姑娘,父亲又平平无奇,哪里有这个能力去请了好绣娘学顾绣?
好一会儿过去,屋子里的人才泰然自若起来。
丫鬟很快送来了东西,铺陈在沈清月跟前。
--